根据中共中央“全民阅读,传承文化传统”的号召,我们策划推出“部编语文教材配套阅读”丛书,邀请著名学府的优秀语文教师帮助学生和家长解决面对名著无从下手的阅读困难,引导家长和孩子根据书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旨在借助“亲子共读”的方式来实现青少年读者对名著的深入理解,同时,促进家长重新将阅纳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实现全民族终身读书、终身学习的理想目标。《聊斋志异》是中国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最早的抄本在清朝康熙年间已有流传。全书共有短篇小说四百九十一篇,作品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抨击了科举制度的腐朽,强烈批判和讽刺了封建礼教对人民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本书精选了其中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作品百余篇,加有注释,原汁原味的再现了这部经典著作。同时我们邀请了北京八中的李文玲老师,从作品的人物、情节、环境、主题、艺术手法几方面,作一个总体阅读指导;全方位、深入解读人物性格、情节设置、主题开掘等问题引入到亲子讨论问题中,真正提升中学生对名著的理解深度。
《聊斋志异》是中国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最早的抄本在清朝康熙年间已有流传。全书共有短篇小说四百九十一篇,作品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抨击了科举制度的腐朽,强烈批判和讽刺了封建礼教对人民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本书精选了其中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作品百余篇,加有注释,原汁原味的再现了这部经典著作。同时我们邀请了北京八中的李文玲老师,从作品的人物、情节、环境、主题、艺术手法几方面,作一个总体阅读指导;全方位、深入解读人物性格、情节设置、主题开掘等问题引入到亲子讨论问题中,真正提升中学生对名著的理解深度。
画皮
太原王生,早行,遇一女郎,抱襆独奔,甚艰于步。急走趁之,乃二八姝丽,心相爱乐。问:“何夙夜踽踽独行?”女曰:“行道之人,不能解愁忧,何劳相问。”生曰:“卿何愁忧?或可效力,不辞也。”女黯然曰:“父母贪赂,鬻妾朱门。嫡妒甚,朝詈而夕楚辱之,所弗堪也,将远遁耳。”问:“何之?”曰:“在亡之人,乌有定所。”生言:“敝庐不远,即烦枉顾。”女喜,从之。生代携襆物,导与同归。女顾室无人,问:“君何无家口?”答云:“斋耳。”女曰:“此所良佳。如怜妾而活之,须秘密,勿泄。”生诺之。乃与寝合。使匿密室,过数日而人不知也。生微告妻。妻陈,疑为大家媵妾,劝遣之。生不听。
【注释】
①抱襆()独奔:怀抱包袱,独自赶路。
②趁:赶上去,凑上去。
③二八姝丽:十六岁上下的美女。姝,美女。
④贪赂:贪财。
⑤詈:骂。楚辱:捶打侮辱。
⑥在亡:处于逃亡境地。
⑦斋:此处指书斋,书房。
⑧媵()妾:古代诸侯嫁女所陪嫁的姬妾。
偶适市,遇一道士,顾生而愕。问:“何所遇?”答言:“无之。”道士曰:“君身邪气萦绕,何言无?”生又力白。道士乃去,曰:“惑哉!世固有死将临而不悟者!”生以其言异,颇疑女。转思明明丽人,何至为妖,意道士借魇禳以猎食者。无何,至斋门,门内杜,不得入。心疑所作,乃逾垝垣,则室门亦闭。蹑迹而窗窥之,见一狞鬼,面翠色,齿巉巉如锯,铺人皮于榻上,执采笔而绘之。已而掷笔,举皮,如振衣状,披于身,遂化为女子。睹此状,大惧,兽伏而出。急追道士,不知所往。遍迹之,遇于野,长跪乞救。道士曰:“请遣除之。此物亦良苦,甫能觅代者,予亦不忍伤其生。”乃以蝇拂授生,令挂寝门。临别,约会于青帝庙。
【注释】
①力白:竭力辩白。
②魇()禳():镇压邪祟,驱除灾变。
③垝()垣:残缺的院墙。
④蹑迹而窗窥之:放轻脚步,靠近窗前窥视它。
⑤兽伏而出:如兽伏地,爬行而出。
⑥蝇拂:又名拂尘,驱蝇除尘的用具,多以马尾制成。
⑦青帝:主宰东方的天帝。
生归,不敢入斋,乃寝内室,悬拂焉。一更许,闻门外戢戢有声。自不敢窥也,使妻窥之。但见女子来,望拂子不敢进,立而切齿,良久乃去。少时,复来,骂曰:“道士吓我。终不然,宁入口而吐之耶!”取拂碎之,坏寝门而入。径登生床,裂生腹,掬生心而去。妻号。婢入烛之,生已死,腔血狼藉。陈骇涕不敢声。
【注释】
①戢()戢有声:有嘁嘁嚓嚓的声响。
②终不然:终不会这样,提示下面所说的情况不会发生。
明日,使弟二郎奔告道士。道士怒曰:“我固怜之,鬼子乃敢尔!”即从生弟来。女子已失所在。既而仰首四望,曰:“幸遁未远。”问:“南院谁家?”二郎曰:“小生所舍也。”道士曰:“现在君所。”二郎愕然,以为未有。道士问曰:“曾否有不识者一人来?”答曰:“仆早赴青帝庙,良不知。当归问之。”去,少顷而返,曰:“果有之。晨间一妪来,欲佣为仆家操作,室人止之,尚在也。”道士曰:“即是物矣。”遂与俱往。仗木剑,立庭心,呼曰:“孽魅!偿我拂子来!”妪在室,惶遽无色,出门欲遁。道士逐击之。妪仆,人皮划然而脱,化为厉鬼,卧嗥如猪。道士以木剑枭其首,身变作浓烟,匝地作堆。道士出一葫芦,拔其塞,置烟中,飗飗然如口吸气,瞬息烟尽。道士塞口入囊。共视人皮,眉目手足,无不备具。道士卷之,如卷画轴声,亦囊之,乃别欲去。
卷一
考城隍
画壁
王六郎
偷桃
劳山道士
狐嫁女
娇娜
叶生
青凤
画皮
卷一 导读
卷二
陆判
婴宁
聂小倩
酒友
阿宝
口技
红玉
卷二 导读
卷三
夜叉国
连城
宫梦弼
雷曹
卷三 导读
卷四
罗刹海市
田七郎
公孙九娘
促织
续黄粱
辛十四娘
蹇偿债
卷四 导读
卷五
鸦头
花姑子
西湖主
莲花公主
绿衣女
卷五 导读
卷六
马介甫
云翠仙
细侯
考弊司
向杲
鸽异
江城
卷六 导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