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国早期电影与外来影响
0.00     定价 ¥ 58.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上海市普陀区图书馆
  • ISBN:
    9787559475213
  • 作      者:
    胡文谦著
  • 出 版 社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
收藏
作者简介
胡文谦,1984年生。文学博士(中国南京大学、美国布朗大学联合培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电影及戏剧的教学和研究。
主要学术成果:于全国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有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舞台艺术(戏曲戏剧)》全文转载。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中国早期电影与外来影响》(16YJC760017,已结项);作为骨干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理论大系》,该项目获第八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一等奖(2020)、第十五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侣);作为骨干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二十世纪中国话剧创作主潮》,撰写香港话剧部分。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早期电影在接受外来影响,以及模仿、借鉴外国电影的基础上,对民族传统进行了现代性阐释和创造性转化的深度探索。本书以历史文献及影片文本为基础,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视野,以类型片作为研究对象,阐释了如何在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去创造具有人类普遍价值的现代民族电影的核心主题。
书中主要探讨了中国早期电影与外国电影的影响关系的形成,论述了中国早期电影是如何在外来影响下,以创建中国现代民族电影为宗旨,艰难地推进“现代民族电影”初创的,同时梳理了这一探索过程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经验教训。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从模仿西方到创建中国现代民族电影——中国早期电影与外国电影关系概述
(一)从引进到模仿(1905—1913)
(二)从模仿到尝试(1913—1923)
(三)从尝试到创造(1923—930)
第二章 滑稽片和侦探片——中国早期电影与好莱坞(一)
第一节 滑稽片:Keystone打闹喜剧的模仿
(一)大洋彼岸传来滑稽笑声
(二)美国喜剧片的“塞纳特传统”
(三)“从文明戏的骨架里复活起来”
(四)“尚不能认为真正滑稽片”
第二节 侦探片:凶杀、悬念和惊险
(一)美国侦探片在中国之反响
(二)“‘危险’与‘离奇’最能掀动观者之心”
(三)“机关之巧妙,武艺之高强”
(四)功过是非侦探片
第三章 言情片、伦理片和社会片——中国早期电影与好莱坞(二)
第一节 言情片:男女之情融画入影
(一)言情片“也相当受过关国电影的影响”
(二)透过哀情、爱情、艳情搬演人生
(三)电影的性格描写和情感表现
(四)“盖影戏之要素为美也”
第二节 伦理片:“在营业主义上加一点良心”
(一)摄制“银幕上的伦理剧”以“矫正世俗”
(二)“严正道德的基调和浓厚教诫的目的”
(三)“用艺术的方式,将戏表现出来”
(四)通俗易懂热闹刺激的影像呈现
第三节 社会片:“移风易俗,针砭社会”
(一)借鉴美国电影描写中国社会人生
(二)揭示社会问题以批判现实黑暗
(三)电影的文学深度和现代意识
(四)“实不啻现代社会之写真”
第四章 古装片和武侠神怪片——中国早期电影与好莱坞(三)
第一节 古装片:“发扬国光,显明民性”
(一)“发奋而起,能为历史之影片”
(二)美国“历史片”和中国“古装片”
(三)古装片的现代意识与反现代性
(四)古代社会生活的不同影像叙事
第二节 武侠神怪片:剑客侠士神力超然
(一)从武侠片到武侠神怪片
(二)现实社会内涵与侠义精神
(三)类型叙事:武侠、神怪和情爱
(四)镜头画面光影的影像奇观
第五章 欧洲电影的接受和影响
(一)好莱坞大潮中的欧风东渐
(二)“室内剧电影”与中国早期写实片
(三)表现主义、印象派等电影形式主义借鉴
第六章 电影观念的借鉴与建构
第一节 “影戏”:“传播文明”与“影”“戏”艺术
(一)“影戏为传播文明之利器”
(二)“影戏是由扮演的戏剧而摄成的影片”
(三)“电影剧”是“电影术”与“戏剧”的结合
(四)“影剧是一种独立的艺术”
第二节 “使电影从‘余兴’转变为‘艺术”’——格里菲斯与中国早期电影观念
(一)“电影摄影机是研究人类的器具”
(二)“期以极深刻之印象,镌入人心”
(三)“表演动作及化装等,均与人类的真实无异”
(四)“以美为根据,而制成动的图画”
第三节 “有代表电影改进时代之价值”——卓别林与中国早期电影观念
(一)“电影将成为人类之写真”
(二)“归根结底都不过是一种对人的认识”
(三)喜剧片:“有艺术价值的滑稽”
(四)导表演:戏剧处理和镜头设计合作无间
第四节 “刘别谦底艺术精神”和“中国刘别谦派”——刘别谦与中国早期电影观念
(一)电影与人生:“有益于世道人心”
(二)“优雅喜剧”:社会现实的揭示和婉讽
(三)“作者电影”与剧情、形象及表演
(四)“刘别谦笔触”的艺术创造和魅力
第五节 德国电影与中国早期电影观念
(一)电影的写实主义与表现主义
(二)真实描写社会人生和内心情感
(三)影片摄制的民族性和人类性
(四)银幕审美的文学性与电影性
附录 关于中国早期电影研究的几点思考
(一)在模仿和借鉴的摸索中艰难起步
(二)电影理论观念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三)创作实践艰难推动电影现代化进程
(四)注重伦理道德和追求戏剧刺激
(五)电影在营业、观众和艺术之间矛盾挣扎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