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剧毒
0.00     定价 ¥ 25.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打浦桥街道图书馆
  • ISBN:
    9787501441266
  • 作      者:
    (英)多萝西·利·塞耶斯(Dorothy L. Sayers)著
  • 出 版 社 :
    群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多萝西·利·塞耶斯,(1893-1957),生于英国牛津,是位牧师的女儿,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曾在研究中世纪文学方面获奖,是位有名的才女。1921年到1932年,她为一家广告代理公司撰写广告词。1923年首次发表侦探小说处女作《彼得勋爵出马》,引起很大轰动,以后又以彼得·温姆西勋爵作为系列侦探人物写了十五部作品。一时间彼得·温姆西勋爵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多萝西·利·塞耶斯也成为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乃至世界侦探小说王国的魁首。她的所有作品都被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
展开
内容介绍
    侦探小说女作家哈莉·瓦恩对于毒药颇有了解,而且还出版过专门的著作。她的未婚夫菲利普·博耶斯居然死于砒霜,而且和哈莉的一部作品中描述的情节一模一样。不仅如此,根据推测无论是死者摄入毒药的时间或是地点,都令哈莉无从洗清她身上的嫌疑。
    然而,彼得·温姆西勋爵坚信哈莉不是凶手,他决意要为哈莉洗清罪名。距离哈莉的最终判决只有短短的三十天,温姆西勋爵必须如期找到铁证,证实哈莉无辜。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温姆西勋爵的推理,从谁将从博耶斯的死亡当中受益开始。当嫌疑的焦点最终聚集在博耶斯的叔伯乌尔哈特先生身上的时候,一道难题摆在温姆西勋爵面前。博耶斯生前的最后一顿晚餐是和乌尔哈特先生共进,如果说是乌尔哈特先生在晚餐里面下毒,那么他本人也应必死无疑。而乌尔哈特先生却无恙地活着,这本身就向温姆西勋爵的推理提出一个强有力的反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一起滴水不露的谋杀案,经过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旷日持久的蓄谋与筹划。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长椅上的玫瑰如鲜血般猩红。
    法官是一位老人,老态龙钟。他的脸颊清瘦,声音如鹦鹉一样干涩,双手青筋暴露,身上穿的鲜红长袍映衬着椅子上猩红的玫瑰。尽管令人窒息的审判已经持续了三天之久,他却看不出一丝的疲倦。
    法官把自己的记录整齐地收进一个夹子,转头向陪审团说话。他没有看那个被告,但被告却一直看着他。被告眉毛浓密、目光呆滞,看起来好像既不害怕,对审判也不抱任何希望。他们都在等待着。
    “各位陪审员——”
    耐心的老法官似乎要求大家集中注意力同时又好像在估量着大家的智慧。陪审团中有三位有名气的商人,一个高个子,喜欢争辩;一个体态臃肿,留着胡须;另一个得了重感冒,无精打采。此外还有一位似乎非常希望陪审团不要耽误他的宝贵时间的大公司的首脑;一位很不合时宜地显得兴高采烈的酒店老板;两位属于技工阶层的年轻人;一位想必曾经有些地位,文质彬彬却又其貌不扬的老人;一位留着红色胡子、尖下巴的艺术家。陪审团里还有三位女士,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处女,一位体态臃肿而又精明的糖果店老板,一位忧郁的家庭主妇,好像她的思绪还围绕着自己被抛弃的家庭。
    “各位陪审员——你们已经很专心也很耐心地听取了这件棘手的案子的情况,现在我要做的工作是将由博学的大律师和辩护律师提供的证据和疑点尽量清楚地进行归纳,以便大家做出裁定。
    “但是首先我想对判决本身说几句。我相信大家都知道,英国的法律中有一条重要的原则是被指控者在被证实确实有罪之前,他是无罪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有必要证明他或她是无罪。用句时髦的话来说,法院的责任在于证明他是有罪的,但是如果各位和法院针对每一个‘合理的疑问’都无法证明他有罪的话,那么你们的责任就回到了下一个‘无罪’的判决。当然这并不是说本案的被告已经被证明无罪了,简单地说,只是法院无法证明她有罪。”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