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博览会与经济新观念滋生<br> 一个博览会的成功,创造千万以上的参观人潮尚在其次,其重点是呈现出人类未来的展望与方向,引领出新科技、新价值观、新生活观,是一个极具教育意义的场所。对主办国的意义,另有具体展现国力、人民素质、招商、吸引观光客等意义。其影响更深远的,则是从博览会锤炼、沉淀出国家及城市的再发展性,具有十分珍贵的长远效益。<br>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风俗习惯,意即我们生活在风俗习惯之中。所谓风俗习惯,主要就是指一个民族(或按地域、职业等划分的人群)在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长期形成的共同习惯,包括衣着、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等方面的规则、好尚、信仰和禁忌。这些是与我们日常生活丝毫不可分离的。风俗习惯具有传承性,年年如此,家家如此。聪明的商人利用这种传承性,在自己的经营活动中有意识地迎合人们在风俗习惯上的各种需求,从而获得商业上的好处。这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适销对路”。风俗习惯还具有变异性,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更聪明的商人利用这种变异性,在自己的经营活动中推陈出新,以新的商品、新的服务方式促进风俗习惯的改变。这就是所谓的“领导消费新潮流”。于是便出现了商人的媚俗与创新。<br> 商人的媚俗使商业与风俗习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风俗习惯发生变化的时候,必然引起商业的消长。所以有人说:“商界贸易,全视社会之意思以为进退也。”①晚清以降,中国社会民俗心理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不符合时代要求的陈旧过时的风俗或自然淘汰,或被革除,使得为这些风俗所需要的商品失去了市场,同时许多新的风尚逐渐兴起,导致各种新商品在市场上不断涌现。<br> 而博览会是引领世界新潮流的重要方式和场所。通过博览会,精明的商人能够窥测社会风尚演变的方向,擅长捕捉市场信息,急流勇退,果断决策,及时放弃原来经营的商品,改营销售前景看好的新品种,与时俱进,而不致被挤出风云变幻的市场行列。<br> 而商业具有强大活力,对经济、贸易、消费习尚等均具有导向功能,因此它常常利用商品的特殊影响力,主动地引导社会风尚的变异,表现出一种创新精神。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