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弘扬科学精神100题 : 社会科学版
0.00     定价 ¥ 10.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打浦桥街道图书馆
  • ISBN:
    7542723235
  • 作      者:
    上海市反邪教协会编
  • 出 版 社 :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3
收藏
内容介绍
    《弘扬科学精神100题(社会科学版)》最后一部分仍以拒绝邪教为主题:即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出发,高举弘扬科学精神的大旗,剖析伪科学及邪教组织炮制的新邪说,揭露国内外迷信邪教用于迷惑人的伎俩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需要指出的是,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精华,有着丰富而又深刻的理念,通过两卷书的有限篇幅不可能涵盖科学精神的所有内容。但对于这样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议题,如何将其弘扬,如何让每一位市民感受到科学精神,是我们广大科普工作者一个紧迫而重要的任务,这也是《弘扬科学精神100题(社会科学版)》的主要宗旨,希望《弘扬科学精神100题(社会科学版)》的出版能够在这方面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展开
精彩书摘
    法律的力量来自理性,但是这样一种力量是如何具体发挥作用的呢?这就涉及到法律中的理性是如何“实现自身”的问题,而这种实现的方式,简言之就是“程序”。人们希望每一件纠纷都能得到公正的解决,但是怎样在不同的情况下都能保持这种公正呢?这就需要有一个普遍的、大家都认可的、公正的操作方法或制度来帮助每一项公正都能获得落实。这种制度和方法便是“程序”。
    程序本身其实也是体现着理性的光芒的。举个例子,为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联合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协商机制和表决机制,这些程序都是有力地维护世界和平的制度保障。但是2003年3月14日,美国绕过了联合国的表决程序,一意孤行动用武力攻打伊拉克,这其实是一种破坏程序公正的行径。因为假如通过正常的联合国表决程序,美国无法在投票中获得多数票赞同,就不能通过“程序公正”这一关,所以为了达到目的,美国只能绕开程序。这从另一方面正说明了“程序公正”可以避免不正义行为的产生,所以我国政府强烈呼吁解决伊拉克问题要在联合国的框架内进行,就是出于依靠程序公正来维护世界和平的考虑。理性的程序本身就是实现理性的目的的有力保障。
    那么怎样的程序才称得上是理性的呢?这主要可以从如下三方面来理解。
    首先是程序的普遍性。法律的本质在于调节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把失衡的、不公正的关系纠正过来。所以,这就要求法律程  序必须是向所有的人开放,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通过诉诸于这个形式来求得公正,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由于经济原因而一时无法得到法律援助的人,可以要求暂时不交纳诉讼程序的费用或干脆就申请免交,因为经济拮据不能构成取消程序普遍性的原因;另一方面,由程序产生的结果对于所有人也同样是适用的,而且是具有强制性的。法院的执行庭就是专门负责判决结果的执行事宜的。那种“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封建特权在法治社会一定要被取消,否则无从体现普遍性。
    其次,程序必须是独立的。原告与被告都要执行同一套程序,所以为了维护程序的公正性,原、被告双方都无法通过操纵和改变程序,或者是影响程序的执行人——法官来使自己从中获益,所谓程序的“绝缘性”指的就是这点。程序只有独立,才能赢得信任,才能获得权威,才能充当仲裁者和调节人的角色。但有人要问,程序可能是独立的,但执行程序的法官不一定是没有偏见、秉公执法的。确实,人总有自己的利益,绝对公正的也许只有神,但也不能因噎废食,一方面既然能成为法官,那么其个人素质还是已经被认可了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设计另一种程序来制约法官,比如复审制度、上诉制度;虽然程序由人制定,但是一旦制定了,它就要凌驾于所有人之上,包括制定它的人。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官是由总统任命、经国会批准的,但是,最高法院的判决对于行政和立法两大机构都具有权威。
    第三,程序的执行必须有时间性。换句话说,程序必须是在一定时间内有限的,官司不可以无休止地打下去,有开始就要有结束。过分漫长的诉讼过程,会使作恶者侥幸免于惩罚,使申诉者对程序失去信心,因此,程序的执行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结束,并产生出结果。
    以上三点是一套公正的程序必备的条件。它们共同的特点在于三者都是形式性的,正是形式性的才是程序公正的充分必要条件,因为形式性杜绝了人为因素的掺入,这乃是西方法律传统的精髓,也是我们实施“法治”,结束以往那种由领导说了算的“人治”的关键之一。
    “砸它,还是告它”
    2001年的12月26日,在湖北武汉的街头出现了离奇的一幕:水牛拉着豪华奔驰牌轿车游街,随后5条大汉抡起木棒和大锤当众狂砸奔驰车。当问及砸车的理由,车主表示无法忍受奔驰公司糟糕的售后服务。砸车事件后,全国上下对不满意商品“一砸了之”的事件屡有发生。面对这样一些事件,多数消费者也许会觉得砸车长了消费者的志气,给那些仗着店大欺客的商家当头一棒。但是痛快归痛快,买得起奔驰车的老板可以一时性起砸车,一般的工薪阶层买了什么伪劣产品,恐怕这么处理的不会是多数。毕竟砸车是一个损己不利人、两败俱伤的下策。
    其实砸车引出的是一个消费者理性的问题:消费者怎样理性地保护自身利益?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有个必要的前提,就是它必须是一个法制的社会,法律以其公平和公正性充当着市场经济中买卖双方的仲裁者的角色。国家为了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特意颁布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各地方也成立了消费者协会,用组织的力量来替被侵权的消费者讨回公道,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也会有各种法律咨询活动;各省、市、自治区都开通了“12315”消费者权益保护热线。
展开
目录
崇尚理性
社会科学中的理性精神
理性从哪里来
科学与人文:共同创造文明进步
理性与情感的冲突
法律的力量来自理性
“程序”的意义
“砸它,还是告它”
财富与理性
理性的可持续发展观
科学家的宗教信仰
科学与迷信的分野
理性不该遗忘他们
事前诸葛亮——决策的科学性
精神健康中也有理性因素
理性看待职工下岗
学历与能力间的张力
伟人,同样是人
社会需要规则意识
理性不该回避“性”

求真务实
求真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目标
追求真理:人的崇高品质
心灵的幸福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实事求是:社科之魂
用事实讲话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虚拟经济不虚
假象不辨,真理难明
谬论难逞,真理必胜
盲目服从。错事满盈
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明辨之,笃行之
做实事。得民心
在民主实践中学会民主
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政意识
诚信:经济活动中所要求的求真精神
“小人物”成了大名人
形式主义害人不浅
反腐倡廉也要求真务实
如何理解艺术真实
真与美的统一
要准确定位
……
开拓创新
名家风范
拒绝邪教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