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们全家外出旅行。旅行中,我的年仅8岁的女儿就是凭借着梦来实现她那些幼稚可笑的愿望的。这次旅行我们还带着邻居家的爱米尔——一个外表文质彬彬、略有绅士风度的12岁小男孩,我的小女儿非常喜欢他。有一天早晨,我的小女儿对我讲了她的梦:爱米尔成了我们的家庭成员,他用“爸爸,妈妈”来称呼我们,并且与我的小儿子一起在卧室里睡觉。然后,我的妻子走了进去,把一大堆五颜六色的巧克力糖放在他们的床下。听完了这个梦,我那小儿子丝毫没有得到我有关释梦方面的才能,他像我说过的那些蹩脚作家一样开始嚷嚷他姐姐的这个梦荒诞至极。可我的小女儿却为这个梦中那些她认为真实的地方极力辩护。从精神分析论的观点来看,她认为哪些地方是真实的呢?她认为爱米尔变成了我们的家庭的一员,这一点是荒诞的,但巧克力糖却是有理可依的。如果我的妻子不为我解释,我还真的不明白那巧克力糖的意思——在我们回家的途中,孩子们曾停在自动售货机前让我的妻子给他们买那种包有闪闪发亮的糖纸的巧克力糖吃。但我的妻子当时没有满足孩子们的愿望,所以巧克力糖就出现在女儿的梦中了。经过妻子的解释,对小女儿的梦我就能够分析得差不多了。有一天,我听到爱米尔对我的小女儿说:“我们先歇会儿,等‘爸爸’、‘妈妈’跟上来再走。”也许,正是这句话使我的小女在梦中把这种暂时的关系永久化了。小女儿这个梦只是表现了儿童纯真的情感,她梦中的情感还不足以带着任何伴侣的意义,只是兄弟姐妹之间的情谊而已。但我妻子为什么非把巧克力糖放在床下呢?也许只有小孩子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吧!
我的一个朋友对我说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所做的梦。有一次,她的父亲带着家里的孩子们步行去都俄巴赫’游玩,本来还想去参观洛勒的小屋,但由于当时天已渐晚,只好返回家中。父亲为了安慰孩子们,就承诺下回再来。在回家的路上,路经一个指向哈密欧方向的标示牌,所以孩子们又要求去哈密欧,无奈的父亲只能又说下次我们再去那儿,现在我们要回家。第二天早晨,这个女孩激动地对她父亲说:“昨天夜里我梦到我们一起去参观了洛勒的小屋,而且我们还去了哈密欧。”由于这个女孩非常地希望去这两个地方玩,所以她等不到下次了,于是迫不及待地在梦里实现了愿望。 尽管儿童没有源于性欲的快乐,但是失望和放弃却是他们梦中内容有效的刺激源。我有一个只有22个月大的侄子,在我过生日时别人让他送我一小篮樱桃表示祝贺。因为当时市场上的樱桃很少,所以他不愿意执行这项困难的任务,他嘴里不停地嘟囔着“篮子里是樱桃”,而且迟迟不把这篮樱桃递给我。他曾经在路上看到一个身披白色风衣的士兵,以后他每天醒来都要对妈妈说他梦见了“白兵”。在我那次过完生目的第二天,他醒来说他梦见那个“白兵”把樱桃全吃完了。
我的女儿也做了一个类似的梦。有一次我们去奥赛湖旅游,她那时只有三岁零三个月。这次旅游中,她头一次乘坐渡船,但对这个小孩子来说,她还远远没有尽兴。当渡船到了码头后,她又哭又闹不想上岸。就在第二天早晨,她对我说:“昨天晚上我梦到我们又去坐渡船了。”我想,她在梦里游玩的时间一定比白天长得多。
如果儿童所说的梦话也包括在梦的范围里的话,那在我收集的所有梦例中有一个年纪最小的孩子的梦,她是我最小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所做的一个梦,那时她只有一岁零七个月。有一天早晨,她不停地呕吐,结果整整一天她都没有吃东西。就在当天夜里,我听到她在睡梦中激动地喊道:“安娜,草莓、野(草)莓、煎饼、布丁!”她在那时总是先说出自己的名字,以此来表示自己占有了某些东西。她所说的这些食物都是她平时最爱吃的。她的梦话中,草莓以不同的方式出现了两次,这也许是她在反抗家里的卫生情况。因为她没有忽视这点:她的保姆说她吃了很多的草莓才导致呕吐的,因此她在梦里对这个讨厌的说法表示了强烈的反对。
我的一位学生曾对我说过这么一句谚语:“鹅会梦到什么?”答日:“玉米!”看来梦是愿望的实现这一结论完全包涵在这两句民间谚语中。
通过上面那些简单例子,我们可以知道梦里隐含着的含义。当然,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话是讽刺和贬低梦的,比如科学家们经常所说的“梦犹如空中楼阁”等。但一般而言,梦确实是反映了“愿望的实现”的。比如,生活中发生了出人意料的事情时,我们往往会这样说:“啊!这件事我连做梦都不敢想。”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