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手上捧着的作品相当于李小龙的32年的生活写真集,其中收录的每一封信都是他32年生命的一个场景。作为20世纪的风云人物之一,这里的每一封信都记录了那个时代的风云,而在这风云之下,是李小龙别具特色的人生。当你的视线游走于字里行间,你将看到传奇如何被书写,被创造。<br> 传奇始于一艘开往美国的船,18岁的“现实的梦想”怀揣“现实的梦想”,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他的传奇之旅。在这里,你将看到梦想如何被筹划。<br> 传奇在奥克兰的街头酝酿,当李小龙开始在美国推广当时还不知名的功夫时,他已经在探索武术与哲学的关系。这些哲学思想由他最信任的朋友木村武之所提供。这位朋友也是他在华盛顿西雅图第一所正式武馆的助教。此时,你将分享梦想的哲学境界<br> 传奇借由一种独一无二的武术体系生根发芽。这个体系表达人性自由,展示个性,它就是现在广为传播的截拳道。这里,你将看到梦想在创意的帮助下茁壮成长。<br> 传奇在电视里开始,但开端却坎坷波折。20世纪60年代中期,李小龙获得电视剧《青蜂侠》中“加藤”一角,成功开始向他招手。当电视剧被取消,好莱坞又拒绝了这位充满激情的年轻人。这时,你又会看到梦想如何在现实压力下保持尊严和优雅。你看不到梦想在自怜中堕落,相反,在不停地忙于鼓励朋友的过程中,比如跆拳道师傅李峻九和学生拉里·哈斯勒,保持了热度和激情。<br> 这里的每一封信都是传奇的片段,有的深刻,有的温情,有的傲慢,有的睿智。你可能还会被他和妻子琳达之间的通信所感动。在他生命中最艰难的时刻,你能看到他为与家人的两地分居的愧疚,对孩子的爱和灵魂深处的自豪,为能抚养家庭的喜悦,以及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对“喷气机富豪”们的见解,他对名人的感受、友谊及经历,比如罗曼·波兰斯基、詹姆斯·柯本和史蒂夫·麦奎因。<br> 第一次在电影中担当主角,瞬间奠定了他在那个时代最刺激的功夫影星的地位,那些几个月前还认为他在北美票房上不卖座的电影公司,现在不远千里飞越太平洋来说服他在北美故事片中担任要角。也许从这些一手资料中,你能看到梦想并未止步于辉煌,而是锲而不舍地追求品质和自我提升。<br> 在这些信中,你还能体会到李小龙对人生的思考。在给朋友和生意合作伙伴写信时,他全心表达了做人之道,人与人之间应该“真实”、“真诚”和“真挚”。<br> 最后,在他生命中最后一封信中,我们还要带着悲痛的心情分享他最后的想法和希望。在死前最后几个小时,他写了一封信给他的朋友和律师阿德里安·修。这封信来对我们来说是悲剧的。<br> 这些信是一个了不起的男人写的,一个完成了很多事情,改变了世界的男人写的。它们见证了了李小龙如何充分利用了命运赐予他的32年时间。这些信按时间顺序编排,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对这些有幸读到这些信的人有所触动和启发。<br> 这些信集中反映了了李小龙一生的崇高特质:决不接受任何自己所擅长的东西。他的生命反映的人生哲学:日益进步、陶冶情操、正直、认识到人际关系的价值、克服逆境、超越人类精神。<br> 最后,李小龙的信反映了一个理念:爱、平和和兄弟情——而这些也正、是他经常在信的结尾所用的祝福语。<br> ——小约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