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骗局开外挂:官商勾结延续前面小村庄的故事,现在已经发展到有“决定如何帮村民分配这些所得给所有公仆”的公仆了。
这些公仆开始用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要向你征收种种的税收,去支付种种的公共工程款以及各种公仆的薪资,然后,从中捞一笔。
你说为什么要这么负面呢?我们只是就事论事,毕竟回归到人性,公权力的掌握终究会对人产生致命的吸引力,终而将其改头换面。而且就人类有“政府”这个单位以来,恐怕很难让人信服真的有人能够完全大公无私地来执行公权力。
人是不可能没有私心的,尤其在内外都有这么大的诱惑之下。古人都说:“诗能入画方称妙,官到能穷乃是清。”美到能入画的诗我们都听过很多,而做官做到穷的自古以来好像很少听过,那些高官的小老婆们一个比一个漂亮倒是真的。
香港廉政公署有一条“实际收入与官职不相称”的罪名,直接就可以起诉贪污的官员,你没办法扯说这是我赌钱赢来的,也不可以说是我老婆做妓女赚来的。所以,我们一样直接从结果来检视,你知道吗?全台湾的酒店业者,都流传着一个已经算是半公开的秘密,那就是所有酒店一年的真实总消费当中,有高达将近七成的比例是公家直接或间接买单的。
是的,你没有听错,七成。所以诸如“台铁高层集体接受厂商性招待”这类的新闻,相信台湾的民众也早已见怪不怪。另外,所有公家单位的硬体设备采购,其单价往往是民间售价的二到五倍。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你是小村庄里决定公家采购预算的公仆,很多时候是你想清白都清白不了,我想大家都是大人了,不需要多说你也一定懂。
这不是黑暗,这只是人性,公权力交到人手上就是会这样,再完美的制度,交由不完美的人去执行,就不可能完美。而解决的办法绝对不是派更多的公仆去监督他们,而是让需要用到公权力的事情以及执行公权力的人都愈少愈好。
政府并不是从事生产的单位,它存在的必要只是“提供大家都需要的公共服务”以及“防止有人侵犯别人的自由”,以一家公司来讲,它应属于后勤单位,而这种单位理当是愈小愈好,但是现在推行“小政府”的国家已经微乎其微,所有国家的政府单位都是一年比一年庞大、一年花的钱比一年多。
假设你是政府某个部门的长官,今年的预算一亿元,你只花了八千万,你要是真的把剩下的两千万交回去,明年起你的预算就只剩八千万,这可不行,怎么办呢?全体同仁出国考察、全办公室更换新的垃圾桶,反正死也要把预算花到完,而且还要装不够花,明年的预算才有可能增加。而各部门除了比花钱,也比招人,谁也不想在这个规模竞赛中输了面子。
我还依稀记得初中的时候,公民老师跟我们说的一个例子:台北车站前的新光三越大楼,楼高51层、地下7层,历时五年盖好;而台北市议会大楼,楼高10层、地下5层,历时十年才盖好。当然,类似的例子我想不胜枚举发,自己上网搜寻就一大堆,或者打开电视应该也很容易看到,我们就不要浪费篇幅举这些例子。总之,你缴出去十块钱的税,真正直接或间接用回你身上的,搞不好连三块钱都不到,其他的可能就连“噗通”一声都听不到。
而所谓“公平”的税收制度基本上不存在于这个世界,焚化炉不管盖到哪里都会有人不满,各种税收不管怎么计算课税标准也都会有人不爽。但一人一票的“民主”制度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民粹当道,不但整体社会最大的产值无法发挥,其结果往往是大多数无知和无辜的人遭受欺骗和掠夺,而极少数的人获得绝大多数的利益。这,就是真正的游戏规则。
P51-54
展开
──巴菲特财务管家创办人 卢镜仁
赚钱致富是人人想要的结果,但真正有幸一窥致富之秘的人却不多。其主要的原因皆在于,是否了解世界真正的游戏规则?本书并没有时下许多书籍的惯用手法,以浮夸的内容造成读者错误的期待,也没有种种未经求证的唬烂猜测,更没有无种种虚幻的论述。在读完本书后,让人有种突然被敲醒的感觉,内在会莫名的出现一个自我对话的声音:“原本如此”!
──巅峰潜能教育机构执行长 卓天仁
《金融大骗局:我们的钱包为何越来越瘪》一语道出了现代人投资理财的盲点,并点出许多被刻意忽略的真相。书中大胆的言论和幽默的口吻,时而令人会心一笑、时而令人捏把冷汗。不论是其浅显易懂的比喻,或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的观点,本书都值得您仔细阅读。
──王鼎贵金属董事长 林进章
作者早已看透了金融游戏中的基本规则,并考虑了人一生财富积累的过程,寻找出金融价值的本源及真谛。
──上海首席金融律师 林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