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台味 : 从番薯糜到红蟳米糕
0.00     定价 ¥ 32.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打浦桥街道图书馆
  • ISBN:
    9787108043177
  • 作      者:
    陈静宜著
  • 出 版 社 :
    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陈静宜,资深美食记者,尤为重视食物与时代的脉络关系。现任台湾《联合报》美食记者,文章散见于各报刊杂志。著有《美味关系》。
展开
内容介绍
  《台味:从番薯糜到红蟳米糕》即在时代脉络中讲述台湾菜的过去与现在,有历史感和浓浓的台湾味儿,并附有名厨现身说法的教程贴士,令老饕吃主在家就可以轻松做出好菜。
展开
精彩书评
  人、食物跟土地是分不开的,这本书能在短短的时间内,让我们知道台菜的由来,字字吃得到辛酸、甜美与喜悦。
  ——台湾美食展筹委会总执行 蔡金川
  
  这是我看过目前市面上唯——本结合台菜的过去与现在的美食书,引出了脉络与方向,并且包藏了台湾令人动容的故事在里面。
  ——台湾开平餐饮学校创办人 夏惠汶
  
  与静宜论饮食,是乐事。她敢尝,敢吃,胆固醇难不了她。我常到她推荐的餐厅和小食档,没有失望过,厉害!
  ——香港美食家 蔡澜
展开
精彩书摘
  北京永泰福朋喜来登酒店中厨高级厨师长武力曾来台客座,他讶异台湾夜生活的萧条,“半夜两点,九成店家都打烊休息了,北京的夜生活才正热闹!”众人大赞北京人体力好,他回答:“这不是体力好不好的问题,是大家心情都好。”这也说明了台湾当时跟现今的大陆一样,经济快速起飞,生意人钱赚得多,意气风发,自然有十足精力跑上三摊。另一方面,人们在极短时间内遇到前所未有的经济环境的剧变,确实需要一种激烈的舒解渠道吧。
  当时,包括酒家、茶室这些特种行业都受政府管控,酒家称为“菜店”,酒店小姐私下被称为“菜店查某”。当时的侍应生与服务生需要接受训练,“侍应生”以现在说法应算是公娼,“服务生”应该算酒店公主,受训内容分为学科与术科,受训地点在戏院与公园,训练项目有救护、政治、防谍、宣慰讲话,看起来很像军训课程。
  不仅侍应生,连服务生都要定时进行性病检验(当时报纸写的是“检查下体”),经过检验发现,服务生得到淋病与梅毒的比例居然比侍应生还高。经深入了解才知道原来服务生也会偷偷接客,而且因为未领有牌照,夜度资比侍应生低,加上没有定期检查,也就未能及时治疗,使得花柳病益加蔓延。
  台北酒家平均每家都有上百位小姐,属于驻店形态,美色水准较北投一致。领有牌照的酒家,客人若有需要,会带出场吃宵夜或过夜;没有牌照的地下酒家则有神秘隔间,称之为“分房”,例如酒家的二三楼是用餐区,四楼就有空房可供“处理一下”。
  ……
展开
目录
前言 台菜的寻根之旅
辑一 台湾好滋味
番薯糜:最独特的台湾主食
菜脯蛋:最重要的台湾家常菜
煎猪肝:最戏剧性的台湾补品
香肠:最重要的台湾小食
切仔面与担仔面:台湾最重要的面食
红蟳米糕:最经典的台湾喜宴菜
鱿鱼螺肉蒜:最具代表性的台湾酒家菜
乌鱼子:台湾最珍贵的伴手礼
荫豉蚵仔:最特别的台湾调味品“荫豉”
瓜仔肉:台湾最重要的腌渍品“瓜仔”
五柳居:台菜中的百年老菜
凤梨苦瓜鸡:台湾的土鸡城料理代表
客家小炒:台湾独有的客家菜
丝鲁肉:台湾菜尾文化下的名菜

辑二 台莱的历史
台菜演进年代表
台菜中的酒家菜
北投·酒家·菜
女人撑起台菜的一片天
台菜中的土鸡城料理
台菜首重味淡
贫瘠的滋味

辑三 名店台莱进我家
01 掌握速度同步的番薯糜
02 一双筷子完成的菜脯蛋
03 讲究糖化的煎猪肝
04 少油小火煎香肠
05 虾汤浓郁的担仔面
06 渗入蟳香的红蟳米糕
07 一味罐头定乾坤的鱿鱼螺肉蒜锅
08 火候利刃伺候的乌鱼子
09 不勾芡才美味的荫鼓蚵仔
010 存其味不见其形的瓜仔肉
011 配料繁多的五柳居
012 越煮越甘甜的凤梨苦瓜鸡
013 工序重于一切的客家炒肉
014 加了蛋酥才正宗的丝鲁肉
注释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