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为推广美食,曾委我邀请作家与媒体,举办“白酒美食”之旅,当时我心中着实疑惑:金门哪来的美食?
以往物资缺,馒头在我心中已是美味。馒头刚刚蒸好时,颜色柔,气味香;轻触碰,馒头表皮如一层呼吸的皮肤,按下去,微微凹陷,手一放,又回复浑圆可爱的原状,这个神奇的表演为馒头大大加分。馒头放凉时,咀嚼的口感不再香Q,变得结实,撕下的馒头片不再卷如虾,而是硬邦邦,如站岗的士兵,毫不妥协。硬邦邦的馒头,且又是冬天,变得更坚实,耐嚼,香味持久。冷馒头有几个好处远胜热馒头,比如结实了,有饱足感,更能吃得久。
军队设有伙夫,能自己蒸馒头,除了军队外,只后浦、山外等城镇才有馒头卖,得母亲或父亲专程去,且存着犒赏子女的念头,才会买几颗回来。我跟孩子说童年往事,他很难相信没有包馅、没有撒上巧克力粉或糖霜,只是纯粹的白、纯粹的馒头,有何好吃的?一样的童年,一样的十岁,生活在战乱与承平时期,价值分享真是天壤之别了。
参访的作家、记者,多对大炮、坑道好奇,摆姿势、按快门。战后,战地成为金门的观光资产,昔今对比,苦难成了观光资源,又是一种天壤之别。我补充说,对方单日击炮,双号休息,没有规定炮击的时间,比如说,凌晨一点跟晚上八点,都是单号,在八点打,居民虽慌,仍可从容应变,打在凌晨一点,可就手忙脚乱了。
我家昔果山,恰在岛的蜂腰位置,不易瞄准,因为位居机场附近,也成为炮击目标。单号击炮,我跟家人躲在防空洞,听着一枚一枚炮弹拉长了咻咻的尾音,划过夜空。我曾好奇,炮弹夜走天空,能把夜晚变得多红?
“白酒美食”之旅到了腌制白菜跟盛产蚵仔的村落,同行的记者不禁问我,我的家乡昔果山有何特色?昔果山地贫,景致普通。以前的俗谚唱到“昔果山溜大咧”,什么是“大咧”?就是蝉。昔果山蝉多,树矮,我的童年的确常抓蝉,抓蝉的情节也不断出现在我的书写中。我不禁想象当年那位“有心人”编撰俗谚,编到昔果山时大约就困惑了,找不着昔果山的特色,就以“溜大咧”替代。抓蝉不是一个经济活动,不是物产,不是民俗,而事实上,整个金门岛都抓得到蝉,一个不能称之为“特色”的特色,就成了昔果山的特色。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