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以外,少年马尔塞尤非常喜欢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空战故事,骨子里对冒险和刺激的追求令他在学校就极不安分,被视为爱胡思乱想的人。有一次在被父亲问到未来的理想,他明白地回答想成为一名航空兵。
l937年,17岁的少年以优异的成绩成为母校最年轻的毕业生之一。复活节那天,他手持毕业证书站在母亲面前,清晰地吐出自己的志向:
现在,我要去实现最大的梦想,做一名空军飞行员!三、军校生
1938年舂夏,在踏入德国空军前,马尔塞尤先在德国北部地区参加了一些引渠清污的义务劳动。他干劲十足,毫不嫌弃枯燥的体力活。有一次被分派较为艰巨的任务时,因为太过瘦小被排除在外,感觉受到侮辱的马尔塞尤抓着货物不松手,固执地对领队解释自己能和大家一样干任何活,直到领队被说服,重新将他编入队中。
10月,马尔塞尤告别了母亲、妹妹,以及在音乐会、电影院结交的各色小女友,离开了家乡柏林,在奎德林堡接受最基础的步兵操练。训练内容包括旨在加强肌肉力量的田径和持枪操练外,也有学习士兵行为举止规范。通过这段时期的训练,这个男孩在父母邻里宠爱下养成的懒散毛病得到了很好的纠正,教官在他的档案上留下的评语不错,不足之处是团队合作方面表现欠佳,他总是习惯一个人完成分派给他的任务,既不屑于寻求帮助也懒得施以援手。这个毛病在其后的空军服役生涯初期尤为明显。
此时他的生父齐格弗里德·马尔塞尤已经重回军队并晋升为上校,官至第二防区指挥部指挥官驻扎不来梅。但是父子之间极其生疏,在少年马尔塞尤眼中,父亲的花心才造成了离异。整整三年里,他拒绝与生父见面(他妹妹英格倒是和父亲相处融洽),直到步兵训练前夕,才到汉堡探望了一次。不知是为了缓和父子关系,还是觉得儿子对母亲和妹妹太过依恋,老马尔塞尤带他去酒吧体验了灯红酒绿的夜生活,虽然无法确定这个缺乏自制力的少年其后走上纵情声色的道路与此事有没有关系,但据说这次会面后没过多久,18岁的马尔塞尤怒不可遏地冲回了家,此后再也没去看过他父亲。
后来在战友路德维希·弗兰齐斯克特(LudwigFranzisket)印象里,马尔塞尤“和母亲、妹妹感情深厚,时常会谈起她们,但从没提过父亲”。马尔塞尤短暂的一生中,“父亲”是个关键又微妙的角色,对他早年的人格成型以及其后的军事生涯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深远影响,这种影响甚至不以父子之间亲密疏离、见与不见为转移。马尔塞尤一生离经叛道、蔑视权威的个性就和自幼对生父的抵触和排斥不无关系;可也正因为他父亲特殊的地位,进入军队后的马尔塞尤发展出了恃宠而骄、无法无天的狂妄个性,几次差点断送军事生涯。不管怎么样,对于儿子踌躇满志选择了一条和自己相同的道路,深受普鲁士军国主义熏陶的老马尔塞尤并未表示反对,反而动用关系把儿子介绍进了航空学校训练。1939年3月,马尔塞尤挂着列兵衔候补军官(Fahnenjunker)的头衔进入位于巴伐利亚的菲尔斯滕费尔德布鲁克(Ftirstenfeldbruck)的第4航空军事学校(Luftkriegsschule4)接受基础培训。在这里,他认识了未来第27战斗机联队的战友兼好朋友维尔纳-施勒埃尔(wernerSchr6er),也首次表现出了极高的航飞天赋,不出几个星期飞机就在他手里驾轻就熟,完全看不出新手的痕迹,一位同学曾做过形象的比喻:“只要给约亨一双翅膀,他即刻就能飞翔。”
到了第一次单飞考核,马尔塞尤先老老实实和同学们一起在机场上空绕了一圈,但降落时,他趁人不备,突然脱离编队,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压低高度自顾自做了一个低空迂回缠斗。这是飞行准则严令禁止的,马尔塞尤为此受到了警告处分,二等兵的晋升也暂时搁置,理由是“不称职”。
第二次长途单飞,他驾驶飞机路过马格德堡至布伦瑞克之间的高速路,也许是飞行途中实在穷极无聊,看到下方空荡荡的公路,他心血来潮压低高度放下起落架,缓缓降落在马路。很快,从不远处的农田里冲出几个查看究竟的农夫,螺旋桨带动的气流吹得他们跄踉后退了好几步,马尔塞尤若无其事从树后跳出来冲他们挥挥手示意,随后重新升空离去。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