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葡萄酒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而它作为一种独特的饮品,也引起更多的人开始对其品鉴产生兴趣。由世界一流葡萄酒导师迈克尔?舒斯特撰写的这本《“尝”识杯中酒:葡萄酒顶级导师舒斯特品酒教程》正是这方面的优秀书籍。书中将品酒知识理论讲述与实战技巧传授相结合,前面部分对品酒原理的讲述、对主要葡萄品种的剖析与对相应的酒特性的介绍提供了扎实的品酒理论基础,而后面的九节实战品酒课则涵盖了所有主流葡萄酒的风格,循序渐进讲解品酒技巧要点,注重实用性。书中并配有词汇表、关键葡萄酒生产国和产区的详细地图等大量补充材料。整本教程对于初学者来说足够清晰易明,而对于有经验的品酒者来说则足够全面。
《“尝”识杯中酒:葡萄酒顶级导师舒斯特品酒教程》的作者迈克尔·舒斯特是世界上最棒的葡萄酒导师之一。他所著的这本教程将品酒知识理论讲述与实战技巧传授相结合,前面部分对品酒原理的讲述、对主要葡萄品种的剖析与对相应的酒特性的介绍为后面的九节实战品酒课的讲授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九节品酒课则涵盖了所有主流葡萄酒的风格,循序渐进讲解品酒技巧要点,注重实用性。书中并配有词汇表、关键葡萄酒生产国和产区的详细地图等大量补充材料。整本教程对于初学者来说足够清晰易明,而对于有经验的品酒者来说则足够全面。
1. P12
摇晃之后:一些较重的分子则需要加以激励。端起酒杯,轻轻打圈(右撇子逆时针打旋,左撇子顺时针打旋),让杯中的酒到达杯壁的位置。这样就创造出了一个宽阔而稀薄的液面,便于更浓烈的香气更容易地挥发出来。立刻去闻,深深吸取此刻聚集在杯中的浓郁香气,然后记录下自己所闻到的气味。
2. P53
贵腐霉菌/葡萄孢菌。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葡萄果穗上覆盖着的灰色霉斑,是一种在特定温湿度前提下生长在花、叶上的霉菌(养花时常见)。在某些葡萄园中, 降雨与日照天气的交替出现,助长了此类霉菌在完全成熟的葡萄上的滋生,其形成的萎缩的葡萄(见上方配图)造就了世界上一些绝佳的甜葡萄酒:苏玳、托卡伊(Tokaji)以及高档的德国“精选”(Auslese)等。
3. P135
艾米塔吉和罗帝丘两地之间仅相距60千米,但两地所出产的葡萄酒区别很大。艾米塔吉葡萄酒颜色更深,更稠,果实里的成分浸出更多,无论闻或尝都有更重的黑醋栗味,尤其是在成熟之后。其单宁结构也更为扎实(如嘉伯乐Jaboulet、莎普蒂尔Chapoutier、莎雾Chave、德拉斯Delas、威菲庄园Vidal-Fleury)。而罗帝丘的产品通常颜色更淡,闻上去更为芳香、烟熏味更浓;果香稍逊,但酒香更为精致。其口感通常更为柔和,单宁较少(如吉佳乐Guigal、罗塞腾Rostaing、巴格Barge、香佩Champet、茉莉花Jasmin)。后三个厂商极少使用新橡木陈酿,其产品的酒香中除了带有黑醋栗味之外,更具乡土气息:橡胶味、焦肉味、鹿肉味、狩猎猎物味;尤其是经过几年瓶中陈酿之后。吉佳乐以采用非常成熟的葡萄并大量使用新橡木陈酿工艺而著称,酿出的酒较为柔和、丰富。
4. P204
品尝——1、2号酒:
品尝香味的深度以及余味的长度——品尝1号酒,用心感受,记下这种酒在以下两个方面给您的印象:香味的深度/宽度,还有余味的长度。品尝2号酒,同样考量这两个方面,并记下来。然后反过来从右到左(先尝2号酒,再尝1号酒)再尝一次,以确认您的感受。哪种酒的香味更多、余味更长?
两种酒的酸味*应该都很明显,这是长相思的天性,尤其是产自凉爽气候区的。但桑塞尔似乎更丰富、更圆润,香味更多,余味更长,与1号酒相比更为醇厚。当以相反顺序品尝对比,先尝桑塞尔酒时,这种感觉会更加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