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做马云的下一个对手
0.00     定价 ¥ 35.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打浦桥街道图书馆
  • ISBN:
    9787550413580
  • 作      者:
    陆新之著
  • 出 版 社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1.阿里巴巴九月上市,马云和阿里一起迎来了烈火烹油的好日子!
  2.互联网之神,平民英雄,是青年偶像,聚焦中国眼球!
  3.马云很可能成为中国首富,首富的成功学值得每一个创业学习!
  4.本书作者为著名财经作家,常年贴身跟踪马云等大佬,获取一线信息与经验。

展开
作者简介

  陆新之,商业观察家,亨通堂文化传播机构创办人之一。长期致力于研究中国商业环境转变和解读企业案例。
  曾出版有《王石管理日志》、《王石是怎样炼成的》、《巨商是怎样练成的》、《总裁论道》、《解读郎咸平》、《有钱好好用》、《中国式企业联盟》和《理解今日中国的财经文本》等书。其作品长期在财经图书领域有稳定销售量。
  是多个主流媒体栏目的嘉宾——包括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湖南卫视、内蒙古卫视、贵州卫视、山东卫视、腾讯网与中国经济网。
  还参与了网络财经剧“拆弹专家”系列的创作,并主演了第四集“股市秘笈”。

展开
内容介绍

  所有的创业者都应该花点时间学学习别人是怎么失败的,因为成功的原因有千千万万,失败的原因就一两个点。所以我的建议就是,少听成功学讲座,真正的成功学是用心感受的。有一天如果你成为了成功者,你讲任何话都是对的。——马云
  阿里巴巴上市成为千亿美元帝国,还能向马云学什么?
  通读一个周末,
  让你:掌握商业规则
  解读商业秘密
  培养商业思维
  全面武装你的商业头脑!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这些,我不说你未必知道
  所有的创业者都应该多花点时间,去学习别人是怎么失败的,因为成功的原因有千千万万,失败的原因就一两个点。所以我的建议就是,少听成功学讲座,真正的成功学是用心感受的。有一天如果你成为了成功者,你讲任何话都是对的。
  ——马云
  年轻的时候看三国,每每看到魏延一掀帐门,带进一股妖风,“扑哧”一下将孔明的七星灯给吹灭了,便匆忙掩卷,不忍心再读下去。所以后来的电脑游戏“三国志”一出,风行一时。玩家在抓到曹操之后,可以手起刀落,“咔嚓”一声将这一代枭雄的脑袋砍了,为天下苍生出一口恶气,感觉到无比的欣慰和快感。至于诸葛亮的崇拜者,可以让他扮演一下曹操的角色,搞一下篡权夺位,以满足自己那颗不安分的心,也不会有史官跑出来指手画脚,真是痛快。
  “三国志”游戏带给我们的是改写历史的快感,那有没有想过,以我们的天纵奇才,商业史也是大有改写的可能呢?
  事实上,看到雅虎近年的节节败退,好多人实在很想参与进去,替曾经的极客帅哥杨致远出一把力。当年那么家底雄厚辉煌的门户雅虎,怎么会反应迟钝,一步步陷入温水煮青蛙的困境呢?那边厢,看到手机老大诺基亚被苹果一年秒杀,更是让人怀念起拿着摔不坏的诺基亚玩贪食蛇的年轻岁月。这可是一百多年来都按照季度给股东分红的好公司啊,不应该这样就被击溃。理论上而言,还有很多机会反败为胜的。至于移动互联网的机会,更看得人好生手痒!“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商业是和平时代好儿郎大展身手的好场所,你看马云,由一个英文补习班教师起步,凑齐了18人踉踉跄跄地起步,最后打造出一个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商业帝国,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真实传奇啊!
  且慢!先醒醒,别兴奋得太早!每年创业的激情男女数以百万计,但是真正能够存活下来的比例据说只有几百分之一。小公司能够熬过五年的比例只有5%。我们不得不正视的是,开个公司能活下来,能够每个月给十几个员工发薪都挺艰难,改写商业历史哪有那么容易。真正的创业,与许多人对于创业的想当然的玫瑰色梦想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这本书,就是帮你解决这个问题。让你能够把握商业技能,先是存活,然后发展,最后发展到有一天,能够挑战一下马云的阿里巴巴——2013年5月,马云就退到幕后了,那么你可以先和他的接班人陆兆禧交手!
  第一节
  别让成功学耽误自己
  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版业进入一个增长期,有一种叫做励志书的作品生命力异常顽强。书里面,面目模糊的“大师”“高人”们苦口婆心地教人成功,教人出人头地,教人考托福高分,教人怎么生个神童,教人成为杰出的推销员,教人赚第一桶金,教人成为百万富翁……
  这类书十几年来不断有新款式流行,常常隔三差五地又冒出来,在各种图书排行榜上都少不了它们。我当然相信教化的力量,也就是知识的力量,但是我不相信激素的力量,想靠这类书成功的人,就相当于把自己速效催肥,特别不科学和不对路。
  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有前因来路,性格气质很难一样,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也都随着身边的一切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博弈。这不是命运,不一定真是有命运的操控,但是每个人有自己的际遇,际遇的变迁也并非让人轻易能够摆脱的。成功者有自己的个性和脉络,你可以偷师模仿,或者再高明一点,克隆他的某段经历或者某个招式,但是克隆不来他的整个思考决策和判断的过程。想用一本书为一个人脱胎换骨,要么是作者信口开河,要么是读者自己糊涂,总之都是不靠谱的。
  创业者心中的“大神”马云就曾说,所有的创业者都应该多花点时间,去学习别人是怎么失败的,因为成功的原因有千千万万,失败的原因就一两个点。所以他对大家的建议就是,少听成功学讲座,真正的成功学是用心感受的。有一天如果你成为了成功者,你讲任何话都是对的。
  阿里巴巴的员工早就一万多人了,里面自然也有人听成功学课程,对此马云也能理解,他说,“只是偶尔听一两次,振奋一下精神”也行,但是“如果以成功学为榜样,经常听,只会物极必反”,用马云的话说就是成功学讲座“听个四五次,这人就废了”。
  我们身边最常见的一幕是:那些做“直销产品”的业务员,产品虽好,但是听了太多的“培训课”,被严重“洗脑”,以至于见到一个人就推销自家产品,令人烦不胜烦。结果客户还没有听到重点,就提前找个借口逃之夭夭了。
  熟悉马云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创业者,崇尚激情创业、激情创新、激情冒险。这么多年,他始终保持激情,但这种持久的激情与成功学无关,成功学带来的激情只是短暂的。他说:“创业者的激情很重要,但是短暂的激情是没有用的。”
  所以,你们现在看到的这本书,并非那种让人激情一时、鼓吹一夜发达的书,而是一个伴随阅读为你进行商业智慧寻找和演练的过程。
  写作这本书,为的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有趣的尝试,一种将阅读和商业事件混合的体验。
  我们期待的读者,是16岁到46岁的人群,那些充满改变自己命运的愿望,希望在今天和未来的商业社会实现光荣和梦想的普通人。
  第二节
  成功人士没跟你提起的那些事
  这个时代传媒发达,人类八卦神经进化,社会经济现象娱乐化,我们看到的发家致富的故事都不约而同地具有戏剧性和偶然性,一夜暴富的故事不断地流传,成功企业家抓住机会短时间发迹的案例分析层出不穷,教人快速赚钱的书更是在各种场合纷纷抛头露面……同时不约而同地也隐瞒了许多成功人士在成功之前经历的艰辛和波折。
  许多人喜欢读成功人物传记,希望从他们的经验中汲取养分,但在这些人讲述自己成功心得的时候,自然也会对背后某些重大情节或者细节删删减减。这就如同很多游戏高手,对着新手菜鸟们动辄吹嘘神化自己在游戏之中如何达到今天的高级别一样,其实大都并非事件真相,切不可轻信。
  下面这个故事据说发生在美国。
  一位像你我一样相信自己能够做成一番大事业的年轻人,机缘巧合,遇到了一位商界之中声名显赫的亿万富翁。他心想,高人在旁,机不可失。但是转念又一想,贸然请教别人发达秘诀不仅不客气,还显得自己幼稚,于是他变通了一下,请教这位富翁当年是如何起步走向成功的。富翁倒是好耐性,娓娓道来。
  “那一年是大萧条,我只有5美分。”
  “哦,那是1929年,对吧?”年轻人说。
  “是啊。我就用这5美分买了一只苹果,第二天,用10美分卖了出去。”
  “哦,你赚了5分钱啦。”年轻人若有所思。
  “第二天,我又用这10美分,买了两个苹果。”
  “哦,那么,第三天你一定把两个苹果都卖了出去。”聪明的年轻人恍然大悟。
  “哦,第三天,苹果我忘记哪里去了,因为第三天我就继承了一笔200万美元的遗产。”
  这个关于财富的冷笑话,生动地指出,所谓的商业成功,绝非坊间充斥的那些成功人士的自传或者他传之中几条简单的道理可以概括。
  千万记住,所谓成功企业和成功企业家对自己的经验总结与现实往往是两回事,流行的传记之中难以避免炒作和宣传的成分,回忆录中往往省去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关键点。所以看得、听得津津有味、血液奔腾的读者往往会被误导。事实上,因为存在很大的风险,做生意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选择的道路。据统计,美国每年有大约200万家新创企业,其中70万成功地完成注册,可能有成长的机会,成功注册的公司8年后仍生存的只有5%。在中国,创业公司5年后存活几率可能不到1%!
  不说你未必知道!从商创业是一个心理和生理都面临挑战的历程,初创阶段企业所面对的困难往往令创业者的个人和家庭生活都受到影响,财政上承受着巨大压力,万一创业失败还要承担失败所带来的一系列后遗症。所以,这场硬仗打赢了固然可以带来财富,但创业者在实施的过程中还要承受许多随之而来的东西,包括心理的压力、焦虑、挫折、喜悦、无助、成功的满足感、付出代价时的痛苦等。
  酸、甜、苦、辣是每个创业的人必经的历程,挫折、困境、失败都是必然存在的,每个人都可能因为自己的幼稚、鲁莽、无知、多疑或者轻率而导致失败,甚至无法翻身。商业世界不是谁都能莽莽撞撞地进入,更没有人能仅凭侥幸活下来。
  第三节
  屌丝才做“豪赌”梦
  港产片现在不如以前流行了,赌博题材的电影也少了。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初的20世纪80年代,赌侠、赌神、赌棍风行的时候,身穿黑风衣戴黑墨镜的大哥,手捏一把烂牌,气定神闲来一手Allin,抽根雪茄等着坏人主动认输投降,何其快哉!
  纵观如今的财经媒体,标题上“豪赌”二字也很眼熟。投资某领域是豪赌,在某地开厂是豪赌,用某人做CEO也是豪赌,说得好像做生意,除了豪赌就没别的出路,老板个个都是风险资本家似的。
  即使在华尔街最为硅谷神话倾倒的时候,风险投资家也不外乎只做两件事,他们会在人才身上下赌注,会在技术革命的创意上下赌注。他们早就知道,投资成功的比例是相当有限的。这些赌注,实际上大多数并不可能成功,但有一小部分却可以实现并改变世界。在他们的会计账目上,大约成功的案例不到10%,真正能赚大钱的,就只有百分之几了,其他百分之七八十的项目是玩玩的。可是风险投资家投的是别人的钱,这些钱可以当作打水漂,你可不能把自己当风险投资,否则一旦成为那不成功的百分之八九十,就是血本无归了。
  豪赌不是人人都能玩的。做生意从来不是靠豪赌能够成功的。把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面,想孵出无数小鸡再变成老母鸡然后再生无穷鸡蛋的模式,基本上是屌丝睡觉之前的好梦,操作性微乎其微啊!
  作为白手起家的成功代表,马云创建阿里巴巴所做的每一个战略、跨出的每一步,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你有看到他两眼一闭,就把一堆钱砸向某个领域吗?他就算笑嘻嘻地谦虚着这么说,你也别信。纵观阿里巴巴一路走来,无论是当初下决心做互联网,还是做淘宝网、拆分淘宝网、与雅虎合并、回购雅虎股权,还是后来退市,哪次是马云豪赌的结果?
  说到马云的成功,常被人提及的是他的坚持,这固然不假,但是如果没有看到互联网的前景,没有看到B2B、C2C的前景,他会坚持吗?一句话,因为他看到了这个领域的未来,所以他相信,因为他坚信,所以他坚持;因为他坚持,所以他成功。换个角度,如果马云有豪赌之意,恐怕没有哪个投资人敢把钱交给一个赌徒。
  成功的商人总是喜欢把自己的成功掺上些许豪赌的戏剧性成分,但实际上他们比任何其他人都具备风险意识,他们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也愿意冒险,但必须面对的是经过严谨计算并可以有效控制的风险。毕竟一旦失败,他们付出的代价会是倾家荡产。他们需要收集和筛选足够的数据和事实,通过精确计算风险来支持他们的决定。当然,勇气对于创业者来说很重要,不去逐步加码就不可能真正知道做大生意的滋味,也无法证实自己真正的能力。关键,就看循序渐进这个尺度如何把握。
  ……

展开
目录

前言:为什么是马云
第一章 这些,我不说你未必知道
第一节 别让成功学耽误自己
第二节 成功人士没跟你提起的那些事
第三节 屌丝才做“豪赌”梦
第四节 有钱不是“大晒”
第五节 二十几岁要保持灵活性
第六节 “机会财”别上当
第七节 商业世界比宫斗剧情更险恶
【课堂之外】你正在过的生活

第二章 创业之路从何处起步
第一节 当不好士兵,别想当将军
第二节 好上司胜过好导师
第三节 找个地方,踏踏实实“学生意”
【课堂之外】你离中产阶层还有多远

第三章 创业年代的非常道
第一节 最难的是第一桶金
第二节 你具备这些创业基因吗
第三节 为什么经理人创业往往以失败告终
第四节 一个在路上的创业者案例
第五节 模拟现实的商业游戏
【课堂之外】假如你有了足够的财富
第四章  圈子里的大玄机,你知道多少
第一节 圈子里的成功学
第二节 内部关系务必搞好
【课堂之外】放眼世界看富豪

第五章 管理是你的宿命
第一节 你不能不管
第二节 管理者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
第三节 卓越的管理之道
【课堂之外】中国富人活得不赖

第六章 在营销中怎么“击中”客户内心
第一节 营销没那么难
第二节 建议?我需要的是解决方案!
【课堂之外】看富豪如何把金钱玩起来

第七章 记住,你永远不是英雄
第一节 缔造共图的利益
第二节 理想团队中的九大角色
第三节 做一个真正的领导者
第四节 团队合作的另一种解读
【课堂之外】商人历史的快餐一览
第八章 登峰造极的商业对抗怎么玩
第一节 收购兼并越玩越大
第二节 收购兼并的游戏规则
第三节 吃多了小心不消化
第四节 并还是不并,这是一个问题
第五节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课堂之外】那些悲剧的企业人物

第九章 “用人”是个复杂问题
第一节 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第二节 把饭桶变成人才
第三节 激发潜力,可以用好多招
【课堂之外】企业成败太匆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