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每天10分钟读懂金融学
0.00     定价 ¥ 38.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打浦桥街道图书馆
  • ISBN:
    9787113200527
  • 作      者:
    张振东, 周峰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从银行储蓄到刷卡消费,从物价上涨到利率调整,从股票、基金、黄金投资理财到外汇、期货投机,从国债投资到贷款买房……,金融就在我们身边,天天和我们打交道。懂点金融学必不可少!不需要懂得高深的数学和统计学,本书就是让你轻松读懂和掌握金融学。
展开
作者简介
  张振东,毕业于金融专业,从事多年经济学研究工作,熟悉我国经济形式,并对经融学现象有独到见解。
  
  周峰,毕业于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专业,从事多年金融行业软件产品开发工作,精通股票、期货和外汇的买卖和运作流程,在我社推出了《炒股软件一点通——同花顺、钱龙、大智慧实战指南》和《期货交易实战入门》等10多本理财图书,并取得了很好的销售成绩。
展开
内容介绍
  《每天10分钟读懂金融学》以实用性和可读性为原则,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对最主要的金融学原理及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包括货币的本质、通货膨胀、金融市场、利息和利率、投资理财、信用、融资、金融政策、金融危机、金融博弈、金融巨头、金融衍生品、货币发展、金融热点、金融学的未来等问题。
  《每天10分钟读懂金融学》适用于每个人、每个家庭以及个人企业。人人学点金融学,从小的角度来说,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进行理财;从大的角度来讲,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真实地认识世界经济。
展开
精彩书摘
  《每天10分钟读懂金融学》:
  以铜钱为辅。白银的单位仍然是两,清朝习惯将银和两合并,称银两,银两就成为清朝白银的单位。
  清朝后期银锭开始向银元转化。我国最初的银元由国外流入。自明朝中叶起,在对外贸易中,外国商人用他们的银元购买中国丝绸、瓷器和茶叶等商品,使各种外国银元开始在中国流通。
  到清代道光年间,从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开始,赔款用的银元都是“洋钱”,当时的清朝政府还没有国产银元。库存洋钱不足以支付数目剧增的对外赔款,于是迫使清政府开始自己铸造银元。我国最早的银元为光绪年间的“光绪元宝”,俗称“龙洋”,因银元背面一般铸有龙纹而得名。银元如图1.13所示。
  除了银两、银元和铜钱外,清代也发行纸币。清代纸币品种很繁杂,有官钞和私钞之分,官钞由官府金融机构发行,私钞由民间金融机构发行。
  纸钞可分铜钱票(可兑换方孔铜钱)、铜元票(可兑换铜元)、银两票(可兑换白银)、银元票(可兑换银元)四种。清代发行的纸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他相当于金融机构(银号、票号)出具的银元和铜钱的收据,真正执行流通功能的仍然是银两、银元和铜钱。因此,直至清朝灭亡,也没有出现类似元代、明代因滥发纸币引起物价飞涨的混乱局面。
  (十一)我国现行的币制
  现在我国及至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大都是纸币,由于这些纸币已经不在与金银等贵金属挂钩,即不能用纸币换回等价值的金银等贵金属。所以这些纸币,只是信用货币。
  (1)信用货币
  当货币形式发展到纸制品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时,曾先后出现过由借贷行为而产生的各种信用凭证,如银票、银行券、商业票据等,它们作为信用货币,无内在价值,但能够节省流通费用,方便携带与结算,这是广义上的信用货币。
  ……
展开
目录
第1章 货币的本质——关注金融理论要学的金融学
第一节 货币的历史——这是“钱”吗
第二节 币制模式——“孔方兄”的形状
第三节 货币需求——到底该发行多少钱才合适
第四节 M0、M1、M2、M3——货币供应量的判断依据
第五节 货币制度——纸币和硬币不是真正的钱
第六节 货币的时间价值——今天的1元比未来的1元值钱
第七节 货币幻觉——不要忽视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第八节 劣币驱逐良币——为什么货币具有排他性
第九节 虚拟货币——Q币究竟是货币还是商品
第十节 铸币税——为什么美元绑架全球

第2章 钱为什么越来越不值钱了——关注通货膨胀要学的金融学
第一节 通货膨胀——钱越来越不值钱
第二节 通货膨胀率——手中的钱到底贬值了多少
第三节 通货膨胀效应——正确认识通货膨胀
第四节 治理通膨的方法——如何应对通货膨胀
第五节 通货紧缩——经济萧条的借口

第3章 “钱生钱”的市场——关注金融市场要学的金融学
第一节 金融市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第二节 股票市场——投资理财的主战场
第三节 基金市场——让基金经理帮你投资理财
第四节 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孪生兄弟
第五节 期货市场——投资未来
第六节 期权市场——你是否有“权”投资
第七节 外汇市场——最大的无形金融市场
第八节 保险市场——给未来的幸福加上保障
第九节 黄金市场——金灿灿的天然货币投资

第4章 存钱也有学问——关注利息和利率要学的金融学
第一节 利息——钱是怎样“生”钱的
第二节 利率体系与利息计算——怎么有那么多种利率
第三节 利率市场化——银行利率为什么会不断变动
第四节 利率由谁决定——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
第五节 存款准备金率——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的信号
第六节 利率和股票——利率是怎样影响股价波动的
第七节 利率和债券——利率调整怎样影响债券收益

第5章 让“钱”生“钱”——关注投资理财要学的金融学
第一节 复利——战胜通货膨胀的秘密
第二节 财务杠杆——金融投资中的神奇杠杆
第三节 股价指数——股票价格指数是怎么来的
第四节 股票估价——该不该买入某股票
第五节 套利——怎样确定股票投资组合
第六节 IPO——打新股的方法与技巧
第七节 价值投资——如何寻找真正的投资目标
第八节 预期收益——投资不能“画饼充饥”

第6章 怎样成为资本运作高手——关注金融融资要学的金融学
第一节 金融中介——资金余缺调剂的桥梁
第二节 债权融资——拿别人的钱为自己办事
第三节 股权融资——以权力换资金
第四节 VC和PE——与风险同在的权益性投资
第五节 洗钱——“漂白”赃款的非法行为

第7章 如何调整金融市场——关注金融政策要学的金融学
第一节 货币政策——国家宏观政策的保证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央行的三大法宝
第三节 休克疗法——激进的货币政策
第四节 汇率政策——国内挣钱,国外消费
第五节 三元悖论——神奇的不可能三角形
第六节 华盛顿共识——市场原教主义
第七节 北京共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之路

第8章 无法躲避的金融危机——关注金融危机要学的金融学
第一节 次贷危机——罗圈账引发的问题
第二节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龙卷风”
第三节 泡沫经济——被鼓吹起来的“肥皂泡泡”
第四节 经济周期——绕不开的金融怪圈
第五节 金融预警和防范——金融危机的警报器

第9章 没有硝烟的货币大战——关注国际金融要学的金融学
第一节 汇率——货币与货币的交换差异
第二节 汇率浮动——大国博弈的筹法
第三节 国际金融体系——被软禁的货币之王
第四节 国际金融机构——国家破产谁来接管
第五节 国际收支——钱真的越多越好吗
第六节 外汇储备——有钱也烦恼
第七节 热钱——会烫伤嘴的“热豆腐”
第八节 货币战——为什么美国逼着人民币升值

第10章 世界货币的未来——关注后美元时代要学的金融学
第一节 欧元——美元霸权的最大挑战者
第二节 罗伯特·蒙代尔——最优货币区理论
第三节 亚元——亚洲人的梦想
第四节 超主权货币——世界元梦想

第11章 金融学热点与未来——关注金融热点与发展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如何走出国门
第二节 人民币离岸中心——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试验场
第三节 海外并购——中国式抄底
第四节 贸易保护主义——应付金融危机的策略
第五节 行为金融学——寻找比自己更笨的人
第六节 碳金融——未来金融市场的大蛋糕
第七节 互联网金融——二十一世纪最热门的话题

第12章 没有信用就没有现代金融——关注信用要学的金融学
第一节 信用的本质——金融的逻辑起点
第二节 商业信用——企业生存之本
第三节 国家信用——国家也可以借贷
第四节 银行信用——钱放在银行才放心
第五节 个人信用——如何给“信用”打分
第六节 信用陷阱——庞氏骗局

第13章 金融史上的人和事——关注金融理论要学的金融学
第一节 摩根士丹利——华尔街的拿破仓
第二节 高盛集团——华尔街曾经的笑柄
第三节 英格兰银行——最早的中央银行
第四节 美联储——私有的中央银行
第五节 世界金融中心——投机者的天堂
第六节 国储铜事件——都是金融衍生品闯的祸
第七节 沃伦·巴菲特——永远不败的神话
第八节 股圣彼得·林奇——全球最佳选股者
第九节 乔治·索罗斯——全球金融界的坏孩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