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一颗土 : 九旬老兵讲述真实抗战故事
0.00     定价 ¥ 39.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打浦桥街道图书馆
  • ISBN:
    9787550012196
  • 作      者:
    王胜军著
  • 出 版 社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区别于大多数抗战小说,完全是一位抗战老兵的真实经历,原汁原味、鲜活生动而又惊心动魄,揭秘历史重大事件“黄金部队”、“赤脚大仙”,还原胶东抗战的真实细节。
展开
作者简介
  王胜军,山西大同人,青岛市黄岛区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黄岛区广播电视台。曾在海军部队服役10年,在《人民政协报》《解放军报》《人民海军报》《海军文艺》等报刊发表新闻及文艺作品300余万字。
展开
内容介绍
  《一颗土》为纪实体长篇小说,完全依据真实事件创作。
  1937年“七七事件”爆发后,日军侵占胶东。山东胶县农民傅二虎,怀着对鬼子的满腔仇恨,一个偶然的机会参加了革命,先后当过地下党员、游击队员、不入流的武工队队员、县大队战士和八路军独立团战士,与日伪军、汉奸进行殊死战斗……首次揭秘鲜为人知的秘密,比如黄金部队,赤脚大仙……
  本书原型人物傅清相,青岛市黄岛区(原胶县)铁山街办刘梅家庄村人,1920年12月出生,2014年2月去世,享年95岁。

展开
精彩书摘
  30.买枪
  开完全村大会的第二天上午,俺突然听到村边上响起了枪声,起初是零星的,很快像爆豆似的响个不停,村里的空气顿时紧张起来。很快听说,王戈庄的日伪军马上就要攻进村了,山里的民兵正进行着有力的阻击,村里的民兵则挨家挨户通知转移。
  娘赶紧收拾东西,把能带走的都放到了独轮车上,然后推着就往山里赶。一时间,乡间小道上全是乡亲们匆忙的身影。乡亲们刚躲到山上,就见山下火光四起,知道鬼子进了村,乡亲们看着山下一根根冲天的烟柱,就议论着谁家谁家的房子被烧了。
  在山上躲了两天两夜,好在十月的天气还不十分寒冷,乡亲们没受太多的苦,等日伪军走后,大家又返回村里。只见村里墙倒屋塌,狼藉一片,还弥漫着浓浓的烟熏火燎的气味。
  俺家的街门和屋门被砸烂了,好在屋顶还好好的,仔细一看,有被火点过的痕迹,不知为啥没有点着。把屋收拾好后,帮着娘骂了一顿小鬼子。傍晚时分,俺就和夏先生去买枪了,他说这是现在最要紧的事。
  远处的山峦已变成了黑色,渐渐地,那黑色把头顶的天也染黑了。西边的天上还有几片亮闪闪的云彩,似乎努力在与黑色做着最后的抗争。
  俺俩出了村,沿着山路向大珠山方向走去,俺背着沉甸甸的银元走在前头,回过头来笑嘻嘻地对夏先生说:“四百多块,能买不少枪吧,要是推个车就好了。”
  “买不了几支。”夏先生不以为然地说,“这些钱连个歪把子都买不着,只能买几支步枪。”
  “不会吧,枪这么贵?”
  “你以为呢,一支旧的汉阳造也得四十多块,中正式步枪五十块,三八大盖更贵点,得八十块。”
  “三八大盖,那不是小鬼子的枪吗?”
  “是的,小鬼子人坏,可枪做得比咱好,初速快,打得远,打得也准,有效射程是八百至一千一百米,子弹飞行的稳定性能也好。咱国产的汉阳造就不行了,有效射程才六百米,子弹飞行的稳定性也不好,这些还不要紧,最大的坏处是还经常炸膛,没把鬼子打死自己人先受伤了。中正式步枪比汉阳造强点儿,不过有些方面比三八大盖还差很多。”
  “是吗,那咱多买些三八大盖。”
  “老子说得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优劣都是相对的……”夏先生笑着说。
  “啥,老子?”这个词俺没听明白。
  “哦。”夏先生迟愣了一下,然后恍然大悟,“老子,老子是古代的一位圣人,和孔子是同时代的,老子是道家之祖,孔子是儒家之宗。”
  听夏先生这么一说,俺明白了:“老子就是老道的祖宗。”
  “可以这么说。”夏先生说,“二虎呀你还年轻,平时要多学点知识,没有知识就是当个土匪都不合格。”
  “当土匪还学啥知识,去抢就行了呀。”
  “不认字的土匪就是抢东西都抢不好。给你讲个真实的故事,说是清末的某一年,一伙土匪窜到集镇上,想到各大店铺抢些金银细软,他们对‘钱’和‘铁’两字分不清,错把‘老铁铺’当成‘老钱铺’了,进去翻了半天一无所获,一怒之下将穷铁匠暴打一顿。”
  听完这个故事,俺嘿嘿地笑了,觉得很搞笑。夏先生又说:“咋扯到铁匠上了,还有很多正事没说哪,刚才说到哪儿了?”
  “买枪。”
  “哦,买枪。”夏先生接着说,“跟汉阳造比,三八大盖最大的好处是射程远、打得准。用在战场上,好比人家拿了杆红缨枪,咱拿着短刀,咱还没凑上去人家的枪就刺了过来。不过,三八大盖虽好,可在战场上有时效果并不理想。”
  “为啥?”俺对这个事不能理解,在自己的意识里,好东西就是好东西,咋好东西又不好用了呢。
  “三八大盖的枪管长,初速快,弹头在空中飞行的稳定性又好,所以打到人体上后都是贯通伤,并不发生翻滚,也就是子弹通过身体进去多大眼,出来还是多大眼,如果没打到心脏、大脑这些要害部位,人就没有事。伤比较重的,在家养上几天很快就又上了战场,伤轻的,打到身上人都没啥感觉,还跟正常人一样端着枪射击哪。这样的枪用作狙击还行,但在战场上效果一般,还不如汉阳造和中正式哪。汉阳造射出来的弹头,由于飞行不稳定,经常是翻着跟头过去的,打到人体后,进去的眼小,出来能带出一块肉来,你说说被这样的枪打中了人还有个好?不死也是重伤。不过,要想让三八大盖杀伤力大一点还可以加工,一般是把弹头用钢锯锯几道口子,这样效果就好一点儿。”
  “哦,这枪还有这么多的道道,对了,那咱跟谁买啊?”
  “到日占区或者国统区,那里有很多倒卖枪支弹药的。这次赖哥派人联系好了,咱只管交钱拿货。一支三八大盖,两把汉阳造,一支中正式,再买二百多发子弹。”
  “子弹便宜吧?”
  “也不便宜,一发一块现大洋。”
  “这么贵?”
  “子弹的成本并不高,可咱们国家缺钢少铁的,产量太低了,物以稀为贵嘛。”
  ……
  和夏先生边走边聊,翻山越岭一个时辰后来到大珠山的一个山坳里,卖枪的人早已等着了。尽管天上的月亮挺圆,可是月光被大山挡住了,在阴冷潮湿的山坳里看不清对方的长相,只感觉一胖一瘦的两个人。对上暗号后,夏先生先递上银元,胖子接过来掂了掂,数都没数就让俺们去验货。货就放在不远的山洞里,那两人取出来放在地上,夏先生把枪拿起来挨个拉了拉枪栓,又看了看袋子里的子弹,然后俺俩拿着货拱手告辞了。
  回去的路上,俺背了杆汉阳造,手上端着三八大盖,找了个亮光处左瞧右看:“这就是三八大盖?小鬼子做得真不赖。”
  “是,小鬼子的工业发达,不光枪做得好,飞机大炮都很厉害。”夏先生说,“鬼子的兵器好对咱来说是个祸害。日军飞机一直对重庆进行着狂轰滥炸,你说每天要炸死炸伤多少人,烧掉多少房子?”他缓了一会儿又说,“从目前看,形势非常严峻啊。在鬼子的政治诱降下,一贯亲日又对抗战缺乏信心的汪精卫今年通电投敌,这个大汉奸一投敌,很多人都站到他那边去了,党中央现在最大的担心就是国民党全面降日,如果那样咱们国家就很危险了。”
  “那咋办?”
  “党中央正在想办法哪,应该会有办法的。”夏先生叹了口气说,“唉,现在这个世界乱糟糟的,这打打那打打,一直就没消停过。”
  “夏先生,别的国家也在打仗?”
  “是呀,从今年五月份开始,日本支持的伪满洲国和苏联支持的蒙古国打了一仗,也就是人们说的诺门罕战役;九月,德国袭击波兰,这样英国和法国肯定不会坐视不管,也许会发生更大的战争。打吧,不破不立,把世界打个稀巴烂,也许以后就好了……”
  夏先生说了很多话,俺只听了个半懂,真羡慕这些识文断字的,知道的就是多。
  俺背着枪沿着山路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这时月亮已经不见了,天空中飘着一块块黑色和深黑色的云,地面上笼罩着一团雾蒙蒙的黑,草丛里蛐蛐儿“唧唧吱唧唧吱”的叫声时起时伏。尽管沿路看不到它们,可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在黑漆漆的夜里,听到这样的叫声分外悦耳。
  “对了,现在还有件重要的事需要你去办。”夏先生说。
  “啥事?”俺问。
  “我这里有一百块大洋交给你,找人帮着买五十块的盐,再买五十块的磺胺嘧啶片,能买到吗啡啥的麻醉药更好。”
  “啊,五十块的盐?”俺吃了一惊,“现在一斤盐才一角四分钱,一块大洋能买七斤多,五十块?为啥要买这么多?”
  “现在鬼子对鲁南根据地进行了经济封锁,根据地的食盐、药品和布匹这些生活必需品非常短缺,有钱也买不到,咱这边控制得还不太严,帮他们买点儿。”
  “买这么多可不容易,现在咱这个蔫儿的盐和药也管得很紧,尤其是药品实行了禁运。”
  “他们管得再紧还是有漏洞的。”夏先生说,“盐他们要求每人一次只能买五斤,消炎药一次最多买三天的量,咱发动发动群众,多跑几家就是了。买的时候一定想好了借口,免得惹上麻烦。这些物资要抓紧去购买,快过年了,根据地可等不起了。”
  回到村后,把枪交给了刘喜山,就跟他商量购盐和药的事,最后选了四十八个可靠的群众,每人发了两块大洋分头行动。俺手里也有两块的任务,就去王台和王戈庄,跑了两家杂货店买了十斤盐,又跑了两家药铺买了六包磺胺嘧啶片。知道路口有日伪的路卡,每次买了盐和药先藏起来,然后再去别的店铺,尽管麻烦点,可是比较安全。俺拿着盐和药来到刘喜山家,只见他正拿着毛笔刷刷点点地在本子上写着字。他见俺过去,边写边乐着说:“都买超了,一百块大洋本来只能买三百五十多斤盐和三百二十包药,可现在盐已经五百三十斤了,药也有四百多包了。”
  俺知道多出来的盐和药都是乡亲们自己掏的腰包。在购买物资的过程中,大体上比较顺利,只有一家被王戈庄的伪军查着了。俺和刘喜山干着急没办法,只能找夏先生了。不过,夏先生倒显得成竹在胸:“没事,王戈庄的二鬼子里有咱们的人,他会负责营救出来的。”
  ……
展开
目录
上部 吹到空中
1.不饿“妙招”/3
2.杀鸡取卵(上)/6
3.杀鸡取卵(中)/13
4.杀鸡取卵(下)/17
5.路上奇遇(上)/22
6.路上奇遇(中)/26
7.路上奇遇(下)/31
8.胡子进村(上)/37
9.胡子进村(下)/42
10.“九一八”事变(上)/47
11.“九一八”事变(下)/52
12.归屯并户/55
13.活靶子/60
14.病来如山倒/65
15.鬼子进村/69
16.挣钱赎娘/73
17.报国无门/78
18.赤脚大仙/82
中部 地面狂舞
19.初识地下党/89
20.百两黄金/92
21.祸从口出/95
22.俺宣誓/101
23.赤脚大仙的秘密/105
24.农救会长/111
25.红黑账/115
26.藏身炮楼/120
27.脱身“妙招”/124
28.明察暗访/129
29.团练/132
30.买枪/137
31.国际歌/141
32.夏先生就义/144
33.“种”人/148
34.瞄靶/154
35.中枪/159
36.“埋”进坟墓/163
37.手刃汉奸/167
38.智取炮楼(上)/170
39.智取炮楼(下)/175
40.联防大队/181
41.伏击鬼子/184
42.“包围”辩证法/187
43.日军“喉舌”/190
44.夜袭车队/195
45.黄金部队(上)/198
46. 黄金部队(下)/202
47.第一副班长/206
48. 力量悬殊的战斗(上)/209
49.力量悬殊的战斗(中)/212
50. 力量悬殊的战斗(下)/216
51.石雷的秘密/221
52.石雷的威力/224
53. 临死前的疯狂/227
54. 反“扫荡”/230
55.鱼沉海底/235
56.“山寨”武工队/239
57.五家连坐法/243
58.攻心为上/248
59.地狱(上)/254
60.地狱(中)/258
61.地狱(下)/263
62. 死刑陪绑(上)/268
63. 死刑陪绑(中)/272
64. 死刑陪绑(下)/276
65.日本八路/280
66.真假汉奸(上)/283
67. 真假汉奸(下)/287
68.救命的口号(上)/291
69.救命的口号(下)/294
下部 回归大地
70. 山里沦陷/299
71. 游击大队/303
72.建国口号变迁史/306
73. 对付“鲨鱼”(上)/309
74. 对付“鲨鱼”(下)/312
75.疯狂反扑/317
76. 反奸诉苦(上)/321
77.反奸诉苦(中)/324
78.反奸诉苦(下)/330
79.全面反攻(上)/335
80.全面反攻(中)/339
81.全面反攻(下)/343
82.原子弹/349
83.日本投降(上)/351
84.日本投降(下)/355
85.最后一战/36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