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趣说水浒
0.00     定价 ¥ 38.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打浦桥街道图书馆
  • ISBN:
    9787221131263
  • 作      者:
    齐光瑞著
  • 出 版 社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齐光瑞,高级政工师。先后在报社、杂志社从事新闻、编辑工作,历任记者、新闻中心主任、总编辑等职务。出版发行了长篇小说《绝对新闻》、《作协大院》,小小说集《精灵》,《齐光瑞文集》三卷本(小说集《万紫千红总是春》、散文集《挥斥方遒》、戏剧集《风流村》),古体诗集《网事情怀》,写作理论文集《纪实文学的写作艺术》等书籍。2004策划并编剧的电视连续剧《讨个老婆过新年之二〈四喜临门〉》,2006年策划并编剧及参加演出的电视连续剧《乡村网事》在中央电视台及全国近百家电视台播放,2008年被广电总局选为送西藏和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播映的优秀剧目之一。报告文学《2005,哈尔滨大停水》等作品均受到好评并获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水浒传》的故事家喻户晓,人们大多耳熟能详。但您知道那108条好汉绰号的来历吗?他们的绰号与他们的性格是否有关系?里边都含有怎样的寓意?与他们的人物命运和性格发展是否有照应?这些人的经历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翻版?他们对现实社会的我们有何启示?······看了这本书您就都会释然。

  这本书的编撰者齐光瑞先生从最初的爱好读水浒,到研究水浒,并把他的评介文字,用幽默俏皮的语言,调侃的叙事风格,将一些历史典故和自然常识以及民间传说等,巧妙地融入到点评中,并用现代人的视角,去审视梁山上的人性、情感和谋略与玄机,同时和当代挂钩,观点独特,发人深思。

展开
精彩书摘
  《趣说水浒》:
  可我们不能不服,虽然吴用老师常出昏招儿,可他也实在是个阴谋家。许是他看出了宋江在阴险狡诈这方面在他之上,自己斗不过老宋,才抛开那光腚娃娃朋友,厚道的老大哥晁盖,转投到老宋门下做幕僚。也不可否认,宋江先生也佩服吴老师的手段,两人半斤对八两,均是心机高深之人,于是乎,王八瞅绿豆对眼儿了,共同的目标,让他们迅速组合。
  从此,凡是老宋江出马,吴用老师必随左右,献计献策,虽说招儿损,但却无往不胜。而对老朋友晁盖就不再理会,你爱咋咋的,我将宝押在宋江身上了。在宋江和卢俊义因一把手的位置而攻城搞赌博时,他人在卢营心在宋,史进假借卧底之名去会老情人泡小姐,他早就断定“此去凶多吉少”。可既然已经胸有成竹地说“此去凶多吉少”,那为啥不早说?摆明了是将史进往火坑里送。卢俊义攻不下城池,上火上得嘴都起泡,他都不使计策,任由你老卢像热锅上的蚂蚁。可宋江一来,他就有计,让张清归顺了……由此可见他的心机和阴险。
  在谈论宋江时,我们知道当年为了让秦明上山,他采用了冒名顶替的方法,手段之下作,让人触目惊心,骂宋江是大阴谋家,可吴用呢,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为让朱仝上山,他竞指使大傻瓜李逵剁了人家四岁小儿郎,这真是连禽兽都不如啊!为防止呼延灼反悔,逼迫他反间破了青州城。最令人发指的是,就因为宋江欣赏卢俊义,他写了这样一首诗:“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这没有丝毫文采蹩脚的反诗,差点让卢俊义家破人亡,还拐带着让愣头青石秀也跟着坐了一回牢,想想都让人唾弃。
  人都说,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也真是的。宋江一死,他也跟着去了。表面上忠义,实际上又是他玩弄的权术之一。让后人只记得他的忠心耿耿,忘了他的恶行。这样的文人也真是虚伪到一定程度了。
  从吴用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些中国文人的典型特征:无知、无畏和无耻。正如有人说,中国最无聊的人就是所谓的自诩清高,像个老处女一样的“文人”。而最善于投机钻营的,又最无耻的也是那道貌岸然的“文人”。
  自古文人无行,《颜氏家训》曾告诫后人文坛险恶指出:好的名声是靠自己“德艺周厚”、“修身慎行”而取得的。沽名钓誉,贪图虚名,而实际上做不到,这种假名声终究长久不了。并要其写文章不能像有些人那样傲慢凌物,招致败损。好的文章“当以理致力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要求他的子女继承家风,文章典正,不从流俗。
  鲁迅先生也立遗嘱要自己唯一的孩子宁可织席贩履,也不做空头文学家。
  正所谓:良善每多屠狗辈,百无一用是书生。自从文艺跟政治有了微妙的关系以来,文人们对命运的选择便陷入了两难的处境。从历史上看,不但做个有骨气的文人难,就连做个歌功颂德的帮闲文人也很难。做个讲良心话的文人就更是艰难,因为这种类型的文艺家,大抵都是直陈丑恶,不满于现实的。这正触到了处于统治地位的政治家痛处。政治家是要维持现状,满足于现实的,所以,那些见不得人的东西,大概是要掩饰起来不让别人知道,而长舌妇般的文艺家却总是喜欢揭人老底,说人家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处处显得都比人家高一截。这哪能不让他们成为政治家的眼中钉呢?
  可悲的是,有些文人虽是草包,心却极其膨胀,不好好地习诗弄文,非要脑袋削个尖儿,硬往领导干部队伍里挤,就如大宋的秦桧和蔡京,两人同为权倾一时的奸相,绝对是文人中的文人。秦桧乃一代状元,开创了一代书风,蔡京的书法在当时也是首屈一指。但因为他们的奸诈,有好些作品就没有流传下来。
  估计吴用是受了他们的影响,不好好教书,闲暇时写几首风花雪月的诗文,玩玩情趣或泡泡妞儿,非要弄两条铜链习武,还和黑社会搞在一起,这哪是一个文人所为?
  如此作为,也就不难理解他这一生只能和所有有野心但不得志的草根文人一样的稀松平常了。
  文人们因为饱读诗书,满腹经纶,自认为就比平头老百姓更加高人一等,其实充其量只是个绣花枕头,不然怎会有“纸上谈兵”的成语流传?从历史上看,似赵括般只会玩文字游戏,其他的什么也不会的文人海了去了。
  很多文人都是因为官场上不得志才写出许多流芳百世的美文而扬名四海、妇孺皆知的,但你细一品品他们的作品就会发现,他们所写的作品,除了歌功颂德的外,其余有点艺术品位的无非是在发牢骚或勉励自己的诗文,如苏轼、柳宗元等。那些看似豪放不羁的,其实也大多为过官,比如李白、竹林七贤等等。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文人,还就是人家唐伯虎对官场不感兴趣,但那也是受奸佞排挤和打压而心灰意冷的。
  这样一分析,也就难怪吴用不好好教书而扯旗造反当强盗了。
  ……
展开
目录

谈古论今喻世明理001

孝道的魔术大师公孙胜001

厚道的大哥晁盖010

大阴谋家宋江014

不是无用的吴用022

典型的中国男人林冲027

让宋江玩弄于股掌上的卢俊义034

侠之大者鲁智深040

鲁莽的英雄武松047

才子朱武053

给祖宗丢脸的关胜058

厚颜无耻的呼延灼063

没心没肺的秦明067

风流又下流的董平070

活不出自我的花荣075

爱憎分明的朱仝079

风光的柴进085

做人当学李应090

机灵的燕青095

可怜又可爱的李逵100

悲哀的扈三娘104

情商高于智商的史进109

偷袭高手张清113

一招鲜吃遍天的徐宁117

混在江湖的李俊121

被职业特权害了的雷横125

豪横的阮小二129

给后人起名带来贡献的阮小五132

率性而为的阮小七136

急不出作为的索超139

为人圆滑的戴宗142

能参透杜甫诗蕴的张横146

不知低调做人的张顺150

奇貌的幸运者刘唐155

好人没好命的杨志158

三十六天罡中的牛皮匠穆弘163

拉大旗作虎皮的解珍、解宝167

一根筋的同性恋患者石秀170

称职的纪检书记裴宣175

见风使舵的鬼机灵侯健180

帅气也可作本钱的孟康184

值得尊敬的人物朱贵187

丢脸的独角龙邹润191

潇洒的时迁195

性无能者杨雄200

真实的男人王英204

自私的纨绔子弟施恩209

想当婊子又要立牌坊的周通214

误人子弟的吹牛大王李忠218

连亲戚都害的小人汤隆222

知法犯法的社会蛀虫蔡福226

懂人情的泼辣快女顾大嫂230

尊妻重女的张青235

女权主义者孙二娘239

叛徒变卧底的郁保四243

任人唯亲的受益者宋清247

可悲的叛徒白胜251

梁山上的几位大师级人物255

地煞系列中比较谦逊的同志262

地煞系列里绰号有趣的人271

地煞系列里的吹牛队伍299

不扛忽悠的方腊312

做官莫学宿太尉316

女人的榜样林娘子321

忧国忧民的李师师329

勤勉敬业的策划大师高俅336

性解放的祖师奶奶潘金莲34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