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昆仑阁
0.00     定价 ¥ 39.8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打浦桥街道图书馆
  • ISBN:
    9787509012383
  • 作      者:
    霍玉东著
  • 出 版 社 :
    当代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编辑推荐

  功成画麟阁,谁家麟阁上?这是一部西汉外交光荣史。解忧公主、女外交官冯嫽,郑吉等人打破地域、文化和种族界限,胸怀高远、富于冒险牺牲精神,抒写了一部为实现西汉大国梦,众志同心,极尽文韬武略、纵横捭阖的英雄史诗。

展开
作者简介

  霍玉东,男,20 世纪60 年代末出生于河南固始县,现供职于新疆阿拉尔市旅游局,市作协主席。曾于《人民日报》大地副刊、《芳草》、《中国西部文学》、《绿洲》等发表多篇文学作品。中篇小说《青丝》获胡北省网络文学大奖赛三等奖;散文《大漠兰》获第五届新疆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散文《田野恋歌》获第六届军垦文学奖。2007 年出版长篇小说《流失西天的河》(新疆人民出版社);2012 年出版长篇小说《飞天》( 中国文史出版社)。

展开
内容介绍

  故事以公元前103~ 前60 年的西汉历史为依托,从侍女冯嫽伴解忧公主赴乌孙和亲前夕着笔,至建立大汉西域都护,实际对西域管控收尾,历经武帝、昭帝和宣帝三朝。着力再现了女外交官冯嫽、解忧、郑吉、常惠、绛宾、弟史等人或真实、或演绎的绚丽人生。

展开
精彩书摘

  初二年(公元前103年)的一天,恢宏的大汉皇宫之中,群臣列队站立,一场别开生面的朝议即将展开。

  汉武帝刘彻一改往日的威严,面色轻松道:“今日朝议,主要内容是一位冯姓使者的上书!”

  大臣中有人小声嘀咕,姓冯的使者何许人也?上书里写的是什么?竟然劳陛下亲自为他主持这样一个朝议?

  其实,冯使者曾是太史令司马迁的学生,可称得上博古通今,早年游历天下,对诸多事物都有独到见地,尤其渴望异域建功。他曾随张骞出使西域,探寻过河源,在汉武帝钦定昆仑位置后,又孤身一人前往,游历探究。游历期间,冯使者患染寒毒奇症,病危之际,拟好了给汉武帝的奏书。

  这时,刘彻提高声音宣布:“冯使者的上书就是要朕赴昆仑封禅!”

  朝臣听后一片唏嘘。

  汉武帝自登基以来,通过兴太学、举贤良、改革币制、开疆拓土,使汉朝成为一个东方大国。他先后在东南方向收复了闽越,西南方向令朝鲜归顺,还派大将军卫青、霍去病多次在西北方向痛击匈奴,封狼居胥,战果辉煌,把匈奴赶到大漠深处,大漠以南再没有匈奴的王庭。同时,他还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出以运送丝绸为主,贯通中原、西域和其他遥远国家贸易大通道的丝绸之路。

  只听一位大臣小声道:“从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起,陛下多次赴泰山封禅,敬天祭祖,彰显德威。这位冯使者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竟然让陛下弃泰山而登昆仑封禅,他这是什么意思啊!”

  “这人也太胆大了吧?分明就是说陛下以前选择的封禅之地甚为不妥!”另一位大臣悄声附和。

  游历昆仑时,冯使者遇见昆岗部落酋长,得知昆仑山崖壁下有六幅昆仑天岩画,记录了我们祖先最早由来的原始符号。他恳请酋长,陪他登上昆仑,亲眼见证,并临摹了那六幅昆仑天岩画,上呈武帝。

  武帝示意侍者把冯使者绘制的昆仑天岩画当殿依次打开,请众臣仔细观看。

  六幅昆仑天岩画分别传达出不同的信息。

  第一幅,洪水滔天,大地汪洋,拔地而起的巍巍昆仑变成无垠大海之中的孤岛。昆仑成了各种动物的避难所,也是人类祖先唯一的逃生地。

  第二幅,洪水之后,在昆仑的东南方,有一片很大的内海,气候非常温暖湿润,四周分布着茂盛的森林和成片的沼泽地,是各种动物繁衍生息的天堂,也是人类祖先生活的乐园。

  第三幅,不知过了多少年后,原先那片内海下火山忽然开始喷发,大火蔓延到四周的森林和沼泽地,动物四散逃命,人类祖先也被迫逃离那里。

  第四幅,人类祖先逃到昆仑的西北方,发现那里同样是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沼泽罗列,动物遍野,是人类理想的栖身之地。

  第五幅,不知过了多少年后,人类祖先生活的昆仑西北方,绿洲严重退化,流沙大肆蔓延,赤水流淌,人类被迫再次迁徙。

  最后一幅表现的是,人类祖先为了寻找合适的生存之地,再次从昆仑西北方迁徙,穿越大流沙,经由昆岗,开始分为三支:一支蜿蜒经湟水进入中原,一支长途跋涉抵东南海滨,另一支就近到了西北大漠草原。

  以上六幅昆仑天岩画合在一起,传达出一个非常原始而清晰的信息:赫赫我祖,来自昆仑!

  冯使者由此认为,昆仑不仅是匈奴、乌孙人等的守护神,同样是华夏祖山。人类祖先走下昆仑后,沿湟水定居建国的,就是中原华夏;在大漠草原游牧建国的,就是后来的西北戎狄;滨海渔猎建国的,就是所谓“东南蛮夷”。如今中原华夏,虽由秦始皇统一,但国界尚未超过长城,汉人的足迹也罕至昆仑,不仅是因为通往那里的路途漫长,极不好走,也因为有匈奴和众多西域国家的阻挡。

  上书中建议,收服匈奴势力,统一西域各国,将昆仑纳入汉朝版图,实现中原、西域和谐共处,西上昆仑山举行封禅大典,才算真正的敬天祭祖,彰显武帝的德威!冯使者指出,这听起来虽有些遥不可及,但凭陛下的大志和能力,一定能够实现“天下一家,四海统一”,届时,陛下之功劳,当乃冠古绝今,秦始皇亦不能相提并论!

  游历昆仑时,冯使者行至一个名为“公主堡”的小国。当地国民都相信,他们是“汉日天种”,即汉人和太阳神的后代,自认为母亲是汉人,父亲是太阳神。那里人的相貌,确实像中原人,但穿着打扮却是狄人的装束……冯使者认为,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不论是匈奴人,还是乌孙人、龟兹人等,其实内心都希望与汉人交融交往。诸如“公主堡”这样的西域国家,之所以把与华夏联姻看作非常光荣的事,是因为他们以游牧为主,居无定所,吃不饱穿不暖,不懂文明礼仪,还处在蒙昧未开时期;而汉人长期居住生活的中原,沃野千里,物产丰饶,人人崇文尚礼,所以他们向往中原的华夏文明。冯使者进而指出,大汉天子离开狭隘的中原到西域昆仑进行封禅,必然会把华夏文明和先进技术传到西域,这也正是西域各国的人心所向。纵然一些西域小国与汉朝时有冲突,但这更像兄弟翻脸、姊妹怄气。只要汉朝像手足般真诚以待,西域何愁不归附汉朝?天下又何愁不太平呢?!

  冯使者游历昆仑时,亲眼看到西域一个名叫“尼雅”的小国,却虔诚地供奉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汉朝元年,“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首次出现,五星真的在中原东边的天空聚齐了,从此开启了汉朝兴盛。冯使者强调,西域出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正是武帝封禅昆仑所需的祥瑞之兆。

  刘彻面朝众臣,隐隐透着一丝喜色道:“诸位爱卿,现可就上书内容各抒己见,所陈内容朕全部免责,尽管直言不讳!”片刻安静。


展开
目录

昆仑画001
正篇
昆仑殇011
尾篇
昆仑阁27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