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三国之群雄逐鹿 : 公元184196
0.00     定价 ¥ 39.8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打浦桥街道图书馆
  • ISBN:
    9787205090944
  • 作      者:
    宿巍著
  • 出 版 社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编辑推荐

什么人看三国?

不是英雄,不看三国

三国都看什么?

阴谋、阳谋;明战,暗战

群英荟萃,纵横捭阖

以史为镜,砥砺人生

强者并非为王,智者最终得势

为何三国*有看头?

一国为相对太平

二国为南北对峙

三国为谋略纵横

只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没有两强对峙,一伙中立

云诡波谲,雾里看花

英雄鲜活,血染大地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乱世精彩,谁主沉浮


展开
作者简介

天涯论坛煮酒论史作品

宿巍,男,80后,辽宁沈阳人。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硕士学历。曾任职于北方文艺出版社,现任职于抗美援朝纪念馆。先后出版《牌坊》(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年版)、《苍鹰之翼》(中华书局2017年版)。


展开
内容介绍

讲述的是公元184年,也就是中国东汉末年黄巾兵起直到196年曹操迎接汉献帝入主许县的历史。黄巾之乱开启了东汉末年乱世的大幕,之后,东汉朝廷经历了宫廷政变、董卓专权、关东联军起兵讨伐董卓的历史。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各路诸侯逐鹿中原,东汉名存实亡。其间,袁绍、曹操、袁术、公孙瓒、吕布、孙策、刘表趁势而起,各霸一方。曹操于群雄中独具慧眼,尊迎汉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来居上。


展开
精彩书摘
  《三国之群雄逐鹿》:
  (一)荒唐皇帝
  汉灵帝光和六年(183),一个看似十分平常的年份,犹如一潭湖水波澜不惊,仅仅一年后,一个激荡百年的乱世“汉末三国”即将开启。
  这是一段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历史,这是一段千载流传经久不衰的传奇。
  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一个豪杰辈出的时代,英雄、枭雄、奸雄纷纷登场,阴谋、阳谋、权谋大行其道,庙堂之中尔虞我诈,疆场之上浴血搏杀。
  百年乱世、三国纷争,烽火连年、干戈不休,却也因此涌现出许多英雄豪杰、谋臣名将:白脸的曹操、红脸的关公,雄姿英发的周郎,鞠躬尽瘁的诸葛:他们的故事被写进小说、编入戏剧,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历代不乏歌咏三国的诗词,其间佳作不胜枚举,但鄙人以为明代大才子杨慎的《临江仙》最得其妙,《三国之群雄逐鹿》即以此开篇,揭开三国大幕。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自汉光武帝刘秀“光武中兴”重建汉朝定都洛阳,汉朝复兴。继光武之后明、章二帝萧规曹随,东汉帝国达到鼎盛,出现了一个并不逊色于“文景之治”的盛世。
  但犹如历史上的诸多王朝,盛世之后,帝国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转折从汉和帝刘肇开始。这是一个年纪轻轻便体弱多病的皇帝,却有一位热衷政治工于权谋的皇后:邓皇后。汉和帝不出意料地英年早逝,邓太后则从幕后走到前台,如愿以偿地成为帝国的实际主宰。太后掌权、外戚干政,一切由此而起。
  汉安帝(107—125年在位),邓太后临朝,哥哥邓骘掌权
  北乡侯时,阎太后临朝,哥哥阎显掌权
  汉桓帝(147—167年在位),梁太后临朝,哥哥梁冀掌权
  汉灵帝(168—189年在位),窦太后临朝,父亲窦武掌权
  汉灵帝之子少帝刘辩继位后,何太后临朝,哥哥何进掌权
  女主当权,外戚势力把持朝政,为便于控制与长久掌权,往往喜欢迎立未成年的小皇帝。
  可小皇帝终究有长大的一天,当他发觉自己虽贵为九五之尊、真龙天子,实际却只是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时,愤怒与不满与日俱增。皇帝想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却发现外朝早已是外戚的天下,只有依靠内朝的宦官与之抗衡。
  此后,外戚与宦官轮番掌权,几乎每一次权力交接都伴随着血腥的杀戮。
  东汉一朝自刘秀后,仿佛陷入诅咒,继任的皇帝,很少有活过五十的,皇帝“着急”去见列祖列宗汇报工作,剩下皇后,无依无靠,只好找娘家人商量,于是乎,外戚的机会就来了。
  女主临朝,外戚干政。外戚喜欢册立“少儿”皇帝,好把持大权。长大的皇帝就利用宦官夺权,同样模式的宫廷政变在洛阳宫廷反复上演。东汉帝国就在这无休止的内耗中走向衰亡。
  汉灵帝刘宏,也是一个被外戚迎立的皇帝。皇位本轮不到他,只是前任汉桓帝只有女儿没儿子,而汉桓帝的老婆窦太后与其父窦武为长久把持朝政,便自作主张将只有十二岁的刘宏接入宫中立为天子。
  后来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提及这位仁兄,刘备与诸葛亮谈起前朝往事,每次说到汉灵帝便只有摇头叹气的份儿。
  夸汉灵帝的人实在不多,骂他的人着实不少。汉灵帝得以“扬名”后世多亏了一个人:罗贯中。拜这位明代小说家所赐,汉灵帝的“光辉事迹”得以历经千年仍为人们广为“传颂”。作为历史上昏君的代表之一,汉灵帝刘宏继承了以往昏君的“光荣传统”,贪酒好色不在话下。据说他后宫佳丽三千,远超其父祖,表现出不甘人后的“奋进精神”。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有创新,总能玩出新花样,真正做到了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满足于美色享乐的刘宏干过的荒唐事实在太多。
  刘宏治国理政乏善可陈,但纵情声色,享受荣华却很有天赋,他干过的荒唐事也个性飞扬、标新立异,“坚决不走寻常路”。
  汉代公卿贵族出行多用马车,并有严格的等级限定,不同级别的人只能使用与自己身份相符的车,车是不能乱坐的。搞错了,非同小可,要吃牢饭的。
  对帝国皇帝刘宏而言,他不必担心这些,可以随心所欲。刘宏喜欢坐马车,还喜欢自驾,不用驭手。自驾马车的感觉虽好,但时间一长刘宏也玩腻了。
  一天,刘宏突发奇想,将驾车的马换成驴,马车改驴车。当然他用的不是普通的黑驴,而是白驴。不久,人们就看见皇帝亲自驾着他那心爱的驴车在皇宫里四处兜风,那种“飘逸”“洒脱”,望之似神仙,真是羡煞众公卿。
  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很快,驴车便取代马车迅速风靡京城,成为时尚贵族男女竞相追捧的对象。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京师的驴价飞涨!一时间,平时不起眼儿的驴子成了贵宠,被洛阳城的宗室贵戚抢购一空。个别买不到的,一心急,甚至拦路抢驴。没错,你没听错,就是抢驴,不抢钱也不劫色,只要驴。这帮人都疯了。
  这时候要是有一辆驴车,那是相当有面子的事。曾经的贱畜如今成了“国宝”,被紧跟流行风的公子贵妇们驾着在洛阳街头招摇过市。
  很快,京城的大街小巷便到处弥漫着驴车奔驰而过扬起的滚滚烟尘。有人感叹:贱畜贵宠、贤愚倒置,执政者皆如驴。
  就在京城的贵胄子弟驴车玩得不亦乐乎之时,亲自引起这场流行风的汉灵帝刘宏却又对驴车失去了兴趣。看着皇帝不开心,宦官们深感自责,觉得没陪皇帝玩好,实在是失职。
  为了哄皇帝开心,这些人别出心裁,将狗打扮一番,给狗戴上进贤冠,穿上朝服,佩上绶带,俨然一副士大夫的扮相,然后牵着被精心打扮的狗狗大摇大摆地去“上朝”。
  当汉灵帝刘宏见到穿着朝服的狗一摇一摆走进来的滑稽相,忍不住大笑,叫道:“好一个狗官。”
  皇帝和他的侍从们在拿那些只知逢迎拍马中饱私囊却从不留心国事的草包朝臣开心,也无怪乎灵帝嘲笑这些人,此时朝中百官多是只求俸禄富贵迎合外戚的奴才。市井百姓对那些占着位置却不办事的大臣也有发自内心的评价:在位者都是狗。
  执政者皆如驴,在位者都是狗。一个混账皇帝加上满朝“狗”官,瞧瞧这世道,不乱才怪!
  且说皇帝锦衣玉食,不愁吃穿,但并非没有遗憾,正所谓得不到的往往是最好的。贵为天子却只能每日居于深宫之中,皇宫虽好,时间长了也没什么新鲜,刘宏反倒对民间市井生活产生了兴趣。他想体味一下当布衣百姓在集市上与人讨价还价的乐趣。
  为此,刘宏在宫里专门办了一个市场,一切模仿民间集市,外面有的这里都有,且更豪华更气派,布店、米店、鲜鱼店、裁缝店、珠宝店、古玩店应有尽有。
  刘宏让宫女宦官扮成客商、小贩在其间“买卖”,为了演得逼真,甚至专门有人扮成市井无赖打架斗殴,他自己则一身富商装扮,游走其间,以此为乐。
  刘宏整天忙“娱乐”,对朝政自然不上心。
  皇帝不上心,但朝里向来不缺“热心”人,想替皇上“分忧”的大有人在。
  皇帝当甩手掌柜,外戚和宦官却为争权斗得你死我活。各派势力你争我夺,轮番上台,群魔乱舞,乌烟瘴气。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乱世前兆——朝政昏乱黎民苦

第二章  “围剿”黄巾——主力会战决雌雄

第三章  西北狼烟——烽火四起照长安

第四章  储位之争——家事国事天下事

第五章  董卓进京——军阀当国乱天下

第六章  讨伐董卓——关东诸侯举义兵

第七章  关东火拼——各怀鬼胎的盟友

第八章  远交近攻——袁氏兄弟的策略

第九章  逐鹿中原——各显神通争徐州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