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描写了为了生存和梦想,复员回家的铁振国和兄弟铁头、高中一起到北京工地打工。在工地里,一点建筑基础都没有的铁振国忍辱拜师,苦练技艺,在导师马一方的教诲和自己的琢磨下,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工人。然而,一次意外事故又让他几乎丧失劳动能力,从事业的高峰跌入人生谷底,所有的梦想都濒临破碎。高中通过考大学重新进入城市,并成为一名建筑设计师,前途光明的他却在名利的诱惑下,一步步走上了不归路,甚至不惜与铁振国为敌。经历情感打击、兄弟反目,铁振国凭借身上那股不服输的劲儿重新回到曾经让他满身伤痛的北京,带领着一群家乡人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书写了一代建筑铁军的追梦之旅。
农村青年铁振国和兄弟铁头、高中一起到北京工地打工。在工地里,铁振国苦练技艺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工人。然而,一次意外事故让铁振国几乎丧失劳动能力,从事业高峰跌入人生谷底,所有的梦想都濒临破碎,在挫败中返乡疗伤。而铁头高中返乡复读参加高考并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前途光明的他却在名利的诱惑下,一步步走上了不归路,甚至不惜与铁振国为敌。在经历一系列挫折后,铁振国凭借身上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带领着家乡人重新回到北京创业。从疫情医院筹建到生态馆建设,铁振国不断更新建筑技术和生态理念,努力追求创业理想,用一种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实现了一代建筑铁军的追梦之旅,最终也跟自己一生所爱的春妮结合在一起。
第一章
铁振国豪情万丈的将中国地图挂在墙上,又在北京那颗红星上,画了一个醒目的圈。
你们看着,我一定会留在这儿。
半年以前,他还在江宁县上,是稳稳当当开了十年货车的老司机。然而命运就如多米诺骨牌依次推倒,当一个戴眼镜的少年抡着书包忽然冲到他车前,那一脚刹车,竟让他此后的人生有了波轮转动似的变化。
“你不要命了!”铁振国头一探,厉声喊道。
那白净男生一嬉笑,“二哥这技术,我有啥好怕?”他掸掸身上的土,绕过去拉开车门就跳上了副驾。
“二哥,今天没课,顺我去市里。”
“真的?”
铁振国环眼瞪着他这表弟,不想这厮已端端坐好看向前方,“快走啊,二哥。长这么大,我还没去过江宁。”
铁振国眉头一拧,探身往他那边一看,喝一声,“门关好!”
卡车轰一声发动了,铁振国微微一打方向,让过一辆四轮车,驶上正道。耳边风呼呼地吹,两边稻田一望无际,正是早春,新芽簇簇冒出,嫩绿喜人。
铁振国扭头一看,这少年已左顾右盼,兴奋无比。
“高中,你出来你爹知道不?”铁振国问。
“哪能让他知道!”这叫高中的少年一笑,看向前路,忽然大叫一声,“二哥,那有个大坑!”
“紧张个啥。”铁振国一把方向,载满货的卡车灵巧的一避,又稳稳当当向前驶去,“我早看到了。”
高中这才坐稳,视线却在铁振国身上移不开了。他痴迷地看着那方向盘在铁振国手上服服帖帖,又看着他脚在油门刹车离合器上一松一抬,简直像杰克逊的舞步一样自如。高中看了看手里的书包,忍不住感叹起来。
“二哥,当司机真爽,手握方向盘,脚踩油门,一切尽在掌握中啊。”
铁振国一笑,视线不转,“那是,你二哥我安全运营七百天,连车胎都没破过。”
高中啧啧摇头,一边又仔细看他操作,“还是当司机好,我天天读书有什么用。”
铁振国白他一眼,皱了眉,“你好好读书,将来什么都会有。”
“发展才是硬道理,不管黑猫白猫,逮着耗子才是好猫。我这高中读个没完的,真不如早早学车出去挣钱。”
铁振国一笑,仔细看路,不再理他。他这表弟母亲死得早,全靠铁振国的姑父一手带大,姑父一心要他好好读书考学,从名字都看得出,高中,是念第四声的“中”。
然而就是这名字邪气,他一连三年高考落榜,就留在了高中部不走了。
高中在一边终于按捺不住,轻扯着铁振国的袖子说,“二哥,这路上没车没人,让我开会儿。”
铁振国脸一虎,打掉他的手。“开车得有驾照,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开的吗?”高中不语,眼睛一转,又叫道,“二哥,停车,我要解个急!”
铁振国一皱眉,脚一抬松油门,慢慢将车靠边停下,“真是懒人屎尿多,快去。”
“不一起?”高中回头冲他笑。
“你还真当你五六岁呐!啥都要我陪?”铁振国嘴上吼着,还是下了车,与他一同往田间走了几步,他们弟兄俩自小就在一起,读书时上厕所都结伴,铁振国无奈一笑,没想他刚刚站定解扣,高中忽然转身就跑。
“二哥,我先给你发动了等你。”
“臭小子!”铁振国慌忙提起裤子就追,却见高中已跳上车,那车突突突启动,顿了一下,便直直向田埂冲去。铁振国慌忙喊刹车,却眼见得车方向一歪猛然一蹿,一声巨响,轰然倒向田间水渠,车斗上的蛇皮袋哗哗往外泄。
铁振国几步冲过去,见高中歪在驾驶室中,正战战兢兢看着他。
“你怎么样?伤着没?”
高中木然地摇了摇头,“二哥,怎么办?”
“你先爬出来!”铁振国探过手去。
“中国变得越来越城市化,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而进城务工人员每天依然在劳作,付出了汗水、青春甚至生命,我们应该记住他们。”——《春天里》总编剧梁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