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岁时的母亲安静而祥和,生长在那个玉兰花飘香的大院里。大院里有蟋蟀、云雀和金黄的向日葵,还有嗡嗡飞舞的蜜蜂。她跟自己的母亲我外婆住在一起。那是一个美丽的成熟女人,来人总恭恭敬敬地称她一声林夫人或是林太太。
外婆终日和姨娘坐在窗前,一边做着新布鞋,一边小声地嘀咕着。谁也不知她们嘀咕什么。只有院里的门一响,那两条法国大狼狗一叫唤,她们才停下话头,伸长脖子向窗户里眺望。等一切都安静下来后,她们又开始嘀咕。有时母亲从她们身边走过,她们也不避话头。只是她听不懂那些话,她还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姑娘。
外公是个大忙人,不知在外面忙什么,偶尔和一些陌生的人回来一趟,用马车拉着大包的东西,好像在做什么大买卖一样。外公每次回来都要给他越来越漂亮的女儿买一些时髦的东西,比如高跟鞋、露肩的洋裙子和蝴蝶发夹。外公回来总待不了几天,每次都在母亲香甜的睡梦中悄然离开。
十五岁时的母亲总觉得自己很孤独,心爱自己的父亲常年不在身边。她不太喜欢自己的母亲,就是那个经常坐在堂屋的窗户前和姨娘一起做布鞋的女人。不知为什么,她总觉得自己的母亲很严厉,坐在那里,不慌不忙地穿针引线,那美丽的秀发和脸颊像刻在大理石上一样,光亮,冰冷。外婆有时也对母亲笑笑,远没姨娘那样亲切。她的一举一动都带着大家小姐的庄重和优雅,从来不会像姨娘那样把她抱在怀里,任她撒娇,淘气。用姨娘的话说,虽然女儿都已经十六岁了,但她还觉得自己是大小姐,还没习惯去做另一个小姐的母亲。
十五岁时的母亲还喜欢像往常一样,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坐在窗前的椅子上,双手托腮,任思绪信马由缰,自由驰骋。她经常闭上眼睛,幻想自己是窗外白玉兰树上自由飞翔的鸟儿。她这样想的时候,就感觉自己背上已经长出翅膀。她挥动双臂,空气在身后滑翔,白云在头顶飘过。她激动地看着眼前这个新奇的世界,打量着通向丛林的小路,想看看总是神神秘秘的交通员四爷到底躲在草丛里在干什么。
想起四爷她就笑了,四爷的模样总是让她忍不住想笑。四爷留着八字胡,那是他多年前留学日本时养成的习惯。因为四爷长得像日本人,又能说一口纯正的日语,每回遇上鬼子,四爷总是能神奇地化险为夷。
四爷总在夜里回来,又在夜里离开,背着那些做好的鞋呀什么的,向山林里钻去。听四爷说,山林里还有好多人,他们围着火堆唱歌、跳舞和吃烤肉,困了就睡在草丛中。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有时她还会想起比她大两岁的孙小猛,孙小猛是姨娘的儿子。他们一块长大,一块偷偷跑出去在田野里捉过蝴蝶。她记得他那时从来不穿鞋,赤着脚跑来跑去。就这样,他经常挨他母亲的打。尽管如此,他还是不喜欢穿鞋。他跑出门后,把鞋脱下来,用绳子系在脚间,跑进丛林中,为她逮蝴蝶,为她摘野果子。等玩耍够了,他们悄悄地溜回来。在走近大院时,他藏在一棵树后,悄悄把腰里系的鞋取下来,穿上鞋,拉着她的手朝大院里跑去。他把脑袋伸进门缝里,打探里面的动静。结果姨娘和她的母亲总藏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把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等他们一进去,刚好逮个正着。
她每回都害怕得发抖,孙小猛总是把过错扛在自己身上。他的母亲,姨娘用荆条抽他屁股的时候,他还向她调皮地眨眼睛。她通常被罚关在阁楼的房间里不准出来。他拖着红肿的屁股,跑到丛林里采来野花、野果子,有时甚至会抓住一只可爱的松鼠。然后他爬上院内那棵高大的白玉兰树,把这些东西从窗户传进来。她在伤心的梦中或是发呆的间,感觉那是生活中出现的奇迹。
孙小猛在三年前离开大院,听姨娘说是打鬼子去了。那时他已壮实得像一头牛。他还是冒冒失失,做起事来往往凭一时冲动,有时不顾后果。姨娘再拿荆条抽他时,他会一把抢过来,瞪着眼睛望着他的母亲。后来他被四爷带走了,再也没回来过。
通常这么一走神,她就会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连姨娘走进来的声音也听不见。姨娘推推她的胳膊,她一下回到现实中,脸变得通红,羞愧得要死。姨娘的眼里带着一丝疼爱,笑着说:“又发呆呢!”这时母亲会站起身,想做点什么事掩饰过去,结果总是撞翻椅子,要不就会冒冒失失地打碎桌上的茶杯。每到这时,姨娘都会说:“傻丫头,快醒醒,你娘叫你呢!”
母亲深深吸一口气,调好呼吸,步调沉稳地下楼,向她的母亲走去。她从不敢在外婆面前蹦蹦跳跳。在她长得像个小姑娘时,外婆就告诉她:“大户人家的小姐绝不会像个急躁的驴子那样蹿来蹿去!”从此,在外婆的注视下,她学会了迈小步,学会了慢声细气地说话,学会了喝莲子粥时不发出呼哧呼哧的声音,学会了她母亲要求做到的一切。
她走到外婆身边。每天这时候,外婆都要叫她。她胸有成竹地走过去,外婆说:“教给你的唐诗会背了吗?”她点点头,张嘴背了出来,表现得让她母亲很满意。姨娘从厨房里跑出来,端着一盘杨梅对她说:“哎哟,我们的大小姐真聪明,快吃点杨梅醒醒脑子。”她看见外婆点点头,便拿了杨梅又安静地上楼,回到自己的小房间。她关上门,总要莫名其妙地发发脾气。她不敢踢椅子,不敢碰那些家具,害怕弄出声响,只好使劲地攥口袋里的手绢,或用拳头拍打枕头。一会儿,她的那股气便烟消云散。她听见窗外玉兰树在风中低语,画眉鸟在歌唱。她兴奋地趴在窗户前,静静地待上一上午,或整个一天的时间。
……
展开
——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著名评论家刘大先
曾皓的小说有一种飞扬恣肆的想象力,这想象力被生活逻辑和小说逻辑微妙地牵引融合,繁衍出弹性十足的张力和幽暗斑驳的寓意。
——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张楚
曾皓的小说,总能干净利落地切入现实人生的疑难处,想象清奇,叙事通透,品质俊逸,在对碎片的擦试中,铸就骨力和正景。
——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协副主席罗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