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一场火引发的千年纠缠<br> 对不少人来说,在2005年8月,卡特里娜飓风发生时,才开始思考高碳和气候变化这些问题。但如果你看到2007年11月7日《洋葱新闻报》刊登的一篇《秋天将在30亿个季节后消失了》的文章时,文章提到“秋天已经从3个月缩短为可怜的两周,并且来得越来越晚……”你会开始惶恐,开始从自身找原因,但其实,人类社会的碳基史,早在千年前,就已经开始了。<br> 2.1.1 千年前的因与千年后的果<br> 众所周知,火之于我们的功效很多。火可以用来烤熟东西,可以带来温暖,可以进行工业制造;但是火也可能带来灾害,自从有了火,火灾就像噩梦一直跟着我们。但这不是最重要的,可怕的是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了“碳基社会”,并且随着日积月累,一发而不可收拾。<br> 在古代中国流传着很多关于火的传说:钻木取火、火神祝融大战共工、凤凰涅巢以及彝族的火把节的传说……在燧人氏教人们钻木取火之前,中国人对于四时昼夜或许还不甚了解。在那个黑夜是黑夜、白昼是白昼的时代,突然晴天一个霹雳,雷电打在树木上,熊熊大火开始燃烧。“劈里啪啦”树木被烧着后发出的声音、动物奔跑逃命的嘶叫声、高耸入云的火焰、漫天遍野的灰尘、高温、摧枯拉朽的破坏力,人类睁大了眼睛,里面满是惊恐。<br> 但当大火过后,一股诱人的香气从废墟上传来。我们的祖先,拿着树枝、木棒等简陋的工具,在废墟中寻找,终于被他们发现,原来经过烧烤的兽肉是如此美味。于是从他们开始,人类尝试接近火、保存火、利用火。<br> 然而天火终究是难以捉摸的,靠天吃饭不是长远之计。距离祖先开始尝试保存天火之后的很久很久以后,一个叫燧人氏的人,很善于观察,一次他偶然发现鸟啄燧木能发出火光,他想:假如人类学习鸟儿的样子啄燧木,会不会也有火光产生呢?于是最早的仿生学应用就发生了。他拿了一根木棍,不停地在燧木上来回摩擦,慢慢地有烟冒出来了,烟越来越浓,再加一把劲儿,第一场人类自酿的火种就诞生了。<br> 然而,此时围在篝火旁,又唱又跳的老祖宗们,并不曾想这其实是个因,种下了千百年后一个果。那时候,没有科学只有图腾,否则以祖先的聪明,定会知道,燃烧会产生碳,碳会污染空气。但知道也没用,因为量变到一定程度才能形成质变。谁能想到,利用煤炭作为动力的蒸汽机,能在一夕之间改变延续了几千年的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此后人类以火箭般的速度奔向现代文明,也以同样的速度掉入高碳的深渊。<br> 2.1.2袅袅炊烟时代<br> 人类对能源的利用,最早是从火开始的。火,说到底只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物质燃烧过程中散发出光和热的现象,是释放能量的一种方式。翻看历史资料得知:从100多万年前的元谋人到50万年前的北京人,都留有用火的痕迹,但人类真正用火的开始,是在继石器制作之后的50万~60万年前。那时,原始人开始掌握火这种强大的自然力,促进了他们自身的体制和社会的发展,而最终把人与动物分开。<br> 原始人发现火后,最早是燃烧树枝杂草来煮食和取暖。这样,他们不但可以随时都吃到熟食,减少疾病,促进大脑的发育和体制的进化,熟食的推广,还扩大了食物的来源和种类,使原始人最终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代。有了火来取暖,原始人的活动范围自然扩大,他们不再害怕寒冷与黑夜,不再受气候和地域的限制。原始人开始从一个相对温暖、水草丰沛的地区,向寒冷、贫瘠的地区扩散,于是“世界”不断形成。<br> 火也是原始人狩猎的重要手段之一。做成火把,用它来驱赶、围歼野兽,这很有效,提高了狩猎力,增加了食物来源。一场天火后,有被焚烧的草作为肥料的土地,格外肥沃,原始人从中领悟到奥妙,开始有意识地焚烧草或者庄稼茬子,作为肥料促进野草或庄稼生长,这些方式被后起的游牧部落所继承,至今在一些农村地区还被沿用。最初的农业耕作方式——刀耕火种,就是依靠火来进行的。至于原始的手工业,更是离不开火的作用。弓箭、木矛都要经过火烤矫正器身。高温制陶、高温冶炼,没有火的能量,这些都无法进行。<br> 但火也有失控的时候,如火山爆发引起的大火,雷电使树木等燃烧产生的天然野火,我们称之为火灾,危害很大。那时候,人们也有消防意识,因为房子是木头和草搭建的,那时候没有消防队,只有现在经常在电视剧里看到的“打更人”,他们每到了时间交替的时候,就在街上敲锣打鼓地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br> 岁月悠悠,匆匆而过。从远古直至中世纪的漫长岁月里,人类最先进的交通工具不过是马车而已。不存在汽车尾气,更谈不上污染。那时,在人们的生活里,柴火是第一位的主题能源。这种最接近自然的原始文明,在长达几千年的岁月中,用袅袅炊烟给我们留下的是充满诗意的画面。<br> 上山砍柴、卖柴,一度是中国人简单也是最艰辛的赚钱方式,还记得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搞的“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是身上穿的衣服,口中吃的粮食。但在卖炭途中却被宫使给截了,“一车炭,干余斤”,最后只落得个“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br> 但其实,白居易时代已经发现了煤炭——一种与柴薪相比能量更高的能源。资料显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国家,《山海经》中称煤为“石涅”,魏、晋时称煤为“石墨”或“石炭”。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首次使用“煤”这一名称。辽宁省新乐古文化遗址中,已经发现有煤制工艺品,在河南巩义市也发现有西汉时用煤饼炼铁的遗址。同时文明古国的希腊和古罗马也不甘落后。希腊学者泰奥弗拉斯托斯在公元前约300年著有《石史》,其中记载有煤的性质和产地,显示了希腊也是用煤较早的国家。而古罗马史料中也记载,大约距今2000年前,古罗马也已开始用煤加热。<br> 尽管发现煤炭很早,但古代中国人也仅是用于冶炼等很少的行业中。即使应用于近代工业,也是在鸦片战争后。<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