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少林武禅
0.00     定价 ¥ 56.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打浦桥街道图书馆
  • ISBN:
    9787516215456
  • 作      者:
    修崃荣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作者简介

修崃荣,吉林省通化人。1954年参加公安工作,就职于哈尔滨市公安局,系公安系统脱产作家。曾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市作家协会理事、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法制文艺委员会副会长。著有长篇小说《陈龙传》《狼巢匪影》《刑警的隐秘》,电视连续剧作《军火1946》《马迪尔绑票案》《寒江鬼女》及报告文学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少林武禅》是一部介于历史与武侠之间二者合一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20 世纪20 年代后期,其以少林寺生存发展的历史为背景,讲述军阀石友三部队和潜入中国为非作歹的日本武士与少林武僧之间展开的对少林“三宝”的盗夺与反盗夺的故事。故事描述了当年达摩祖师传下来的少林“三宝”(金版《坛经》、架裟和金钵)在其历史传承中所经历的百般劫难及少林武僧在反盗夺的斗争中,凭着坚毅、果敢、智慧和九死不悔的奋斗精神,用鲜血和生命保护了民族财宝,并最终使少林“三宝”完整地回归少林。


展开
精彩书摘
  《少林武禅》:
  坛经
  一
  要不是那天晚上月亮很圆,很亮,照着天泰寺山坡上的石阶路,躲在山门里的小和尚也看不见上山来的大兵。
  那些大兵都背着汉阳造的大枪,上着刺刀,月光把刺刀照得一闪一闪的。
  几十人排成一排,像一条长蛇似的正向山上蠕动,早就听说大兵要来寺院要一件什么宝物。
  这不就来了吗!
  小和尚吓得魂不附体,急慌慌地去找老和尚素垣。
  天泰寺也是依嵩山而建,规模不算太大,是一座三进寺院。当年,是为明代几位皇子陆续到嵩山出家而修建的。
  据说,因为明太祖朱元璋少年时候当过和尚,他的子孙后代中那些当不了太子的孩子,或是孩子的孩子,有的也选择出家,在庙里当上几年和尚,表明自己与世无争,对权力没有兴趣。
  这些龙子龙孙进了寺院,当然不能与普通的僧人一样对待,当地官员便筹资兴建了这座天泰寺,让他们在这里养尊处优。养尊,就是既不起早也不贪黑,像在家里一样时时有人伺候着。处优,就是不习佛法,不受戒律约束,酒肉女人应有尽有。
  “天泰”,这两个字就是选《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地天泰”卦命名的。意思是时来运转,“否极泰来”。也是希望这些人能够在这里度过背运时期,早日回到花花世界去。
  等到清军进关,江山易帜,姓朱的和尚都跑得没影了,天泰寺就成了少林寺的下院。
  这里的住持叫素垣,六十出头,是少林寺住持素恒的同门师弟。他十三岁出家,三十年后到天泰寺做住持,接替已经圆寂的老僧。这一接,就历经光绪、宣统和民国,收了三十多个徒子徒孙。每天诚心礼佛,专心诵经,是一位寺内、寺外都受人尊敬的高僧。
  本来,天泰寺和少林寺一样,几十年不论是历经晚清还是民国,都是相安无事。善男信女敬香施舍,僧人们打坐的打坐,参禅的参禅,习文的习文,练武的练武。种地的种地,烧饭的烧饭……一切都在素恒和素垣两位大师的安排下,井井有条,丝毫不乱。
  可是,近几个月来,骤然紧张的时局让人担心起来。
  连续几天,嵩山地区炮声隆隆,河南当地的军队调动频繁,有几次调动的部队还在少林寺住过几天。据当兵的说:冯玉祥跟张作霖正在打,咱们河南当年的建国军司令樊钟秀趁机拉起了队伍,春天,樊司令指挥部队连克七八个县,最近又占了临汝、偃师,包围郑州,直逼洛阳。眼看着这樊司令就要当上“河南王”了。
  可眼下的战事,对这位樊司令好像不大有利。本来,这位樊司令原本是冯玉祥手下的部将。后来,樊司令投靠过蒋介石,两个人从此反目,不得不兵戎相见。可是,也有人说樊司令的闲话,两个人再有嫌隙,也不该趁老长官跟奉军交战无暇兼顾的机会,抄了他的后路呀。
  眼看郑州被围,洛阳吃紧。冯玉祥急调山东的石友三,陕西的宋哲元两支嫡系部队驰援河南,夹击樊钟秀。眼下,石友三的队伍一路披靡,直杀得樊司令的大军节节败退。
  前几天光听到炮声,听不见枪声,说明战场距离这里还远。可是这两天不仅炮声没断,连机关枪的枪声都听得清清楚楚,说明这战场就离这天泰寺不远了。更准确的消息是,昨天,石友三的先头部队已经攻进了嵩山脚下的登封县城。
  这不,昨天他还派一位姓郭的副官,带着七八个扛大枪的士兵来到天泰寺,指名道姓要面见素垣。
  干什么?
  他们要向素垣大师要一件东西。
  什么东西?
  天泰寺的镇寺之宝,唐代留传下来的无价之宝:黄金打造的《坛经》。
  许多人都知道,当年,禅宗六祖慧能留下一部《坛经》。《坛经》是佛门修身的重要经典。一千多年来备受佛门弟子重视。
  古代的经卷有的刻在石头上,有的写在竹简上、纸上、绢帛上,这什么时候又有个黄金打造的《坛经》呢?
  天泰寺真的保存有从唐朝流传下来的黄金版的《坛经》吗?
  回答是肯定的,有。
  肯定还是唐代的。
  敢说两个肯定,就是根据十足。
  要问根据,这得从汉传佛教传到唐代鼎盛时期出现的两位佛门大师——神秀和慧能说起。先说神秀大师。
  据说他年轻的时候出家当的是道士,几十年钻研《道藏》。五十岁的时候,到湖北黄梅县的双峰山东山寺,拜禅宗五祖弘忍为师,受具足戒。
  他在寺中曾从事打柴、汲水等杂役长达六年。吃苦耐劳,又肯帮助别人,受到众僧爱戴,弘忍见他既有道学根基,又肯研修佛法,日有精进,便对他愈加器重,称他是“悬解圆照第一”,擢升为“神秀上座”,让他做“教授师”,替自己为弟子讲经说法。数年后,弘忍年迈体衰,为了传授衣钵,他命弟子们各自写一个学佛心得。
  神秀做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可是,弘忍见到这个偈帖,却暗自摇头。他认为神秀虽然学法刻苦,却一直拘于书面理论,未见本性,没有达到他所期望的境界。
  就在当天晚上,一个人寺数年,同样在做烧火做饭差事的广东籍的弟子慧能,看了神秀的偈帖之后,也做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展开
目录

缘起     / 001

一  坛经  / 001

二  香囊  / 012

三  明儿  / 016

四  法会  / 056

五  传法  / 071

六  劫难  / 084

七  女侠  / 105

八  坚守  / 115

九  剃度  / 133

十  鬼魅  / 147

十一 行纳  / 157

十二 破戒  / 173

十三 擂台  / 180

 

十四  德汉  / 194

十五  闭关  / 206

十六  探察  / 210

十七  腹语  / 223

十八  头陀  / 235

十九  行悔  / 253

二十  剑气  / 263

二十一 紫梅  / 267

二十二 祸水  / 288

二十三 争夺  / 294

二十四 肃众  / 317

二十五 月娇  / 328

二十六 魔考  / 344

二十七 火厄  / 366

二十八 擒石  / 377

二十九 英花  / 387

三十  鬼魂  / 402

三十一 琴儿  / 417

三十二 请柬  / 437

三十三 德明  / 479

三十四 中毒  / 50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