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发文集:要命》:
李玉一听也为他着急,马上说:“好办,你的课时我用来上语文,你快走吧!”
秦小健便骑上车子飞出了校门。
第三节就是物理课。然而李玉只去班上说了声“上自习”,就急匆匆走出教室,去了办公室隔壁的仪器室。他想找陈大芝实施他的计划。
陈大芝原是一个山村小学的民办教师,只有高小文化,教学不咋样,却摊了个好丈夫。丈夫董青阳先干农村团支部书记,后脱产干公社团委书记,而后干秘书,干组织委员,1984年机构改革时当了镇长。前年,董镇长听说地区级先进教师能转正,就指示文教助理报了陈大芝。陈大芝荣获地区先进教师称号之后马上转了正,随后也被丈夫调进了镇办中学,住上了有着三间正房、两间厨房的院子。董镇长也住在这儿,每天去镇政府上班,骑着车在学校出出进进,让全校师生都颇感自豪。可惜陈大芝文化水平太浅,教什么课都不行。校长说:“你管仪器吧。”就把一间屋腾出来,将各位老师使用的总共一二十件教学仪器放进去,让陈大芝管理起来。老师们献疑道:“就那么几件破仪器,为啥非让她管?放我们手里还方便一点。”校长说:“伙计们哎,你们睁眼看看陈大芝是谁,得让她有个活儿干吧?得罪了董镇长,咱们还办不办学啦?咱们的工资还发不发啦?”众老师幡然醒悟,就乖乖交出仪器,每逢上课时再屁颠屁颠地去领。
陈大芝当了石桥中学仪器管理员之后,想不断进步,评职称时非要报一级教师不可。董镇长除了向万校长发指示,还积极地跑县教育局,无奈杠杠卡得太死,只批了个二级教师。董镇长问:“就没有例外了吗?”局长说:“例外也有,那必须是脱颖而出的。”镇长问:“怎么个脱颖?”局长说:“例如,发表论文什么的。”陈大芝得知后马上动笔写论文,但写了两行害头疼,就想找李玉帮忙。李玉当即说:“对不起,我擅长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活儿干不了。”把陈大芝气得直翻白眼。
现在李玉越想越后悔,直骂自己“书生意气”“鼠目寸光”。
这时,陈大芝正在仪器室里打毛衣。手里竹针一攮一攮,她腮边胖肉也就一哆嗦一哆嗦。
李玉走进去说:“陈老师,秦小健回了家,这节课就不来领仪器了。”
陈大芝听了把毛衣线团一收:“正好,没事俺回家磨豆子去。”
“磨豆子干啥?”
“老董整天在外边陪客,叫大鱼大肉享倒了,要我做顿小菜豆腐给他吃。”
“噢,我正好没有事,就帮你去磨吧!”
磨豆沫需要力气,陈大芝正有点害愁,见有这么个棒小伙子要帮忙,便愉快地领他回了家。
搬出那片小石磨,李玉就拧着把儿转动起来,陈大芝则往磨眼里添豆子。二人一边干活一边说话,说着说着李玉就把话题引到了职称问题上。
李玉说:“现在的政策实在不公平,你陈老师四十岁了才弄个二级教师,实在叫人生气。”
陈大芝感动地说:“李老师你可说了公道话,真是个大好人,可人家不批咱有啥法子?”
李玉说:“你就争取去发表论文,弄个‘脱颖’名额。”
陈大芝拍拍臃肿的肚子:“可是这里面光是花油。”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