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北斗司(上)》:
午夜,乌云当空,半盏新月半遮半掩地隐在云后,往日清冷的月华在今夜却显得有些诡异阴森。
乱葬岗上雾气缥缈,微寒的夜风中,星星点点的幽绿磷火在坟头间飘荡起伏,照亮了周围稀稀落落的灌木丛。
黑红色的灌木似已干枯,树身上有如血管般扭曲的暗红色藤条紧紧缠绕,好似一条条狰狞可怖的水蛭正在一刻不停地吸吮着树血。
“沙……沙……”
干枯的草地上传来若隐若无的脚步声,雾气中,一个身着青白儒衫、背着书箱的年轻书生,正提着灯笼行色匆匆地朝乱葬岗走来。
书生二十上下,身材挺拔,面貌清秀而俊逸,只是脸色苍白,头发稍有些凌乱,神色中更是透着淡淡的疲惫,显然这一路走来并不轻松。
呜……”一阵夜风吹来,书生打了个冷战,手中灯笼里暗淡的火苗也跟着颤了颤。他连忙停下脚步,伸出手臂,用宽大的衣袖护住灯笼,以免烛火被夜风吹灭。
等夜风过去,书生才松了口气,抬起手臂,用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渍,放眼打量周围。
可这一眼看去,他不由得心惊肉跳。
这是什么地方?阴森的雾气,幽幽的磷火,诡异的灌木枯藤,林立的坟头,破碎的墓碑……
书生心中惊惧,左顾右盼了好一阵,这才咬牙深吸了口冷气,强打起精神,举着灯笼,战战兢兢地迈步朝前走去。
“呱!”
突然,夜空中传来一声诡异的尖叫,紧接着一只乌黑的夜鹰扑棱棱地飞起,朝远处飞快地遁去。
书生吓了一跳,猛地止步,惊恐地朝周围打量。好一阵后,终于确定并无不妥,他这才颤巍巍地继续迈步朝前走去。
可就在他刚迈出一条腿时,身后草丛中突然传出一阵“沙沙”的轻响。书生浑身僵住,额头上豆大的汗珠缓缓滴落,不等他壮起胆子转头看去,就见一个巨大的黑幽幽的影子从身后蔓延而来.仿若一只庞大的怪兽正在他身后缓缓地直起身子。
书生惊惧万分,身体颤得像抖筛子般,上下牙齿咯咯直碰。看着脚下阴影越来越大、越来越近,他的眼睛猛地睁大,似乎要暴出来一样。
很快,草丛中“沙沙”的响声越来越近,似乎那怪兽正朝着书生缓缓走来。他再也忍不住了,也不知身体里从哪个角落突然涌出了一股力量,猛地大叫一声,拔腿就跑。但也不知是他时运不济,还是心神不定,以至于连手脚都不听使唤,刚跑了两步,脚下就一绊,“啪”的一声扑倒在地,连手中的灯笼都被甩了出去。
“呃!”书生闷哼一声,整个人趴在地上,一时竟无力起身。
抬头看去,那阴影却越来越近,书生惶恐地转身,以手撑地,臀部用力,一边倒退着躲避阴影,一边紧闭双目,不敢睁眼去看。
“别吃我,别吃我,我不好吃,我不好吃……”书生嘴里语无伦次地哀求着,额头冷汗直冒。
身前传来一声清脆的叫声。
书生愣了一下,整个人都僵住了,随后小心而警惕地眯眼看去,就见身前不远处,一只尖脸圆耳、尾巴蓬松、毛色雪白,只有一尺多大的狐狸,正歪着脑袋看着他。
书生眨了眨眼,呆呆地看着那白狐。
那白狐也是奇怪,似乎不怕人,见书生看着自己,它也盯着书生,眼中好似也透着股好奇。
一人一狐竟然对视了足足半炷香的时间,谁都没动。
“呼——”终于,还是书生先反应过来,长吁了口气后,整个人像摊烂泥般软在地上,同时抬起手一边拍着胸脯,一边满脸庆幸地自言自语,“吓死我了,幸好不是妖怪,也不是鬼!”
书生喃喃自语几句,扭头看去,不远处的地上,灯笼中烛火暗淡,似乎就要熄灭。他连忙强撑起身,爬过去找灯笼,又从地上捡起一根树枝,挑了挑烛火,见火光稳定下来,才松了口气,抹了把额头上的冷汗,转身朝白狐看去。
想到之前丢脸的模样,他大为羞恼,举起灯笼朝白狐来回摆动,嘴里骂道:“死狐狸,滚开,快滚开!”
白狐被灯笼中的火光吓了一跳,整个身体猛地朝后弹去,月光下,一身银白色的长毛如剌猬般奓了起来。
等它回过神,原本好奇的眼神一变,变得森冷而狰狞,狠狠地盯着书生。与此同时,它整个身体半伏在地上,像一只嗜血的凶兽般咧开长嘴,露出两排森白的滴着口水的牙,喉咙中更是发出骇人的“呜呜”闷吼声。
书生举着灯笼的手一僵,看着原本还算可爱的白狐突然变得狰狞,特别是缩小的瞳孔中透着冰冷和嗜血的意味。他猛打了个哆嗦,一时间竟不敢靠前,更不敢再用灯笼驱赶。
好在他身材高大,而白狐身长不过一尺有余,见他未动,白狐倒也没有主动进攻。
这一人一狐竟然又这么对峙了起来。
好一会儿,就在书生胳膊开始发麻时,那白狐的鼻子忽然轻轻耸动一下,似乎闻到了什么味道。它犹豫了一下,咧嘴朝书生恐吓似的又轻吼了一声,然后一扭身朝不远处跑去,眨眼间就消失在草丛中。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