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揭露了人性的虚伪、贪婪与自私,在无情地揭示人性之恶的时候,并没有对人性丧失信心。因为每个人身上藏着一个“魔鬼”的同时,也藏着一个“天使”。人性并不完美,而我们之所以要去了解人性之恶,是因为我们依然相信人性还有美好的一面,我们还没有放弃我们的人性。
乾隆初年,官场贪腐现象严重,买官卖官屡禁不绝,京畿富庶之地很严重。三朝老臣李卫,受乾隆皇帝密诏,前往直隶调查案件真相。
初到直隶,李卫便察觉出巡抚李柱器是个道貌岸然的贪官,但奈何其人十分狡诈,李卫几次三番地试探,均是无功而返。无可奈何之下李卫只好亲自乔装打入李柱器卖官系统内部,找到证据后上交皇上。
乾隆派钦差下直隶查案,李卫联合钦差大臣海望设下圈套,将李柱器的罪行一一揭穿,还大清一个清明浩然的官场!
精彩文摘:
★ 李卫正寻思着,李柱器已经迎了出来,口里连声道:“李大人一路风尘,辛苦了!”
李卫行个礼,道:“哪里,哪里。下官见过大人。”
说话间,李柱器已经将李卫引进签押房。此时,屋中已经坐了三四个官吏,见了李卫都站起来打招呼。
李卫抬头看见这几个官吏的穿着,顿时有些忍俊不禁。李柱器穿得衣衫褴褛本不奇怪,李卫对此人的习惯也早有耳闻,但屋里的这几位官吏穿得也是相当寒酸。有一位四品官穿得比李柱器还要惨不忍睹,帽子上的翎管明显是用一个烟料嘴子代替的,那帽子也不知是从哪儿捡来的,破了十几个窟窿,就像老鼠啃过一般;再看他身上,袖子上有一个大洞,露出内衣的颜色;身上还有一片布料落下来,飘飘荡荡,实在是让人忍不住发笑。
李卫强忍住了笑,与几个人见了礼,这才落座。李柱器坐了下来,却不再说话,只是拿眼睛盯着李卫,从头上看到脚下,再由脚下看回到头上,上上下下打量个不停,把李卫看得直发毛。
★ 胡图见公案上的状子渐渐多了,便选了个吉日开堂审案。
这一日巳时坐堂,第一件案子是张三和李四为争一只鸡。张三说李四偷了他家一只鸡,但李四说鸡本来就是他家的,两个人都在公堂上喊冤。
胡图也不嫌案小,细细问道:“张三,既然是你家的鸡,如何就跑到了李四家?”
张三道:“小的家和李四家的院子只隔着一堵墙,小的家里的那只鸡不老实,总是爱乱飞乱扑腾。今天飞到李四家,便让他逮住了。”
胡图说:“这么说你们是邻居?”
张三和李四点头称是。
胡图笑道:“既然是邻居,这案就容易办了。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是邻居就要和睦相处嘛,单为了一只鸡这么小的事,伤了邻里的关系,实在是大大的不值。你们说对不对啊?”
张三和李四不知胡图是什么意思,一齐叩头道:“县太爷说得是。”
胡图把胡子一捻,笑眯眯地说:“既然你们都认为本县说得是,我看这只鸡是个让你们邻里不和的孽障,我便替你们除去吧。陈班头,你去把鸡拿到后头厨房。”
陈班头答应一声,上前将鸡取走直接向后厨房走去了。
张三和李四一看着了急。
张三道:“县太爷那是我的鸡啊,您拿走了算怎么回事?”
李四也道:“老爷您要吃鸡,也不能吃这只鸡啊。”
胡图听了登时将脸一板,道:“废话!我不吃你的鸡还吃谁的去?我吃这只鸡是为了让你们邻里和睦,你们应当感激才是。还不给我退下。”
张三和李四一看县太爷变了脸,知道这只鸡一定是要不回来了,只好自认倒霉走下堂去。
★ 经过李不柱这么一折腾,李卫的寿典准备得还真像那么一回事。城内的新院子十分宽敞,屋高墙深,豪华气派。近百名下人进进出出,忙里忙外,如蚁般纷忙有序。府里各样东西都是崭新的,到处都有鲜艳簇新的装饰品,用的全都是好料。每根柱子上都裹了红绫,屋外搭着彩棚,一直沿路向两边
延出半里多地去。
李母乍见了这阵势,不但没觉着好,反倒被吓住了,她找到李卫问道:“你这是干吗啊?不就是过个寿辰吗?怎么把好好的一个家搞得像个龙宫似的,这要花多少银子啊?”
李卫漫不经心地道:“不多,一万多两银子吧。”
李母听了差点儿没晕过去:“啊!一万两!过完了寿辰,你以后的日子是不是就不打算过了?你有那么多银子吗?”
“我已经从安庆府各官那里借了银子。”李卫把李母搀到椅子上坐下,给李母倒了一杯茶。
李母哪里喝得下茶去,她把茶杯一推,道:“那咱能还得起吗?你是不是抽风发癔症了?咱们李家哪有这么过寿的?”
“这是我请的大总管李不柱的主意,银子也是他替我借的。”
“你从哪儿捡来的这么一个败家总管,要照他这么闹腾,还不把家都败光了啊。”
李卫听李母这么说,也笑道:“这小子的确是个败家子!不过,也不知道他是败谁的家呢。”
李母听着糊涂,刚要细问,却被李卫打着哈哈,搪塞了过去。
★ 傅恒面带悲戚地走进东暖阁。此时的乾隆正在激动之时,竟没看到傅恒有些反常,对傅恒笑道:“你来得正好,朕听说李卫病了,正要去李卫府上看望他。你与朕一同去吧。”话说半截,却见傅恒忍不住哭出声来。乾隆奇怪地说,“怎么?出什么事了?”
“又玠,他已经寿终啦。”
“啊!”这个消息太突然了,乾隆只觉身子一晃,王廉急忙上前将他扶住。
乾隆好一会儿才稳住了心神,心中突然像是被什么掏空了一般。他突然回身,走到案桌前拿起笔。
王廉见乾隆要写东西,急忙喊来两个小太监,铺纸研磨。
乾隆略思考了一下,提笔写下了几行字。写罢将笔一丢,背手走到窗前,向窗外望去。
这时,外面已经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雨声在黑漆漆的暗夜中“沙沙”响着。
过了好一会儿,乾隆才道:“李卫啊,自朕登基以来,你治水察案从来没有歇息过,是朕累坏了你啊。”
傅恒虽然哭红了眼睛,但忍住悲痛上前一步,劝道:“皇上不必过分自天下第一怪吏责,身为人臣,李卫所做之事,皆为本分。”
“可是天下像这样能尽本分的官吏太少啦。”乾隆走回到案头,将方才写下的字递给傅恒,“今晚你就将这副挽联送到李卫府上,并高挂在李卫的灵堂之上,我要让百官看看,什么样的官才是朕想要的。”
傅恒双手将挽联接过,却见上面写着:
上联:一生嬉笑怒骂,终成百官典范;
下联:半世俭朴勤芝,普传万世嘉风。
横批:天下第一怪吏。
目录:
第一章:雨夜受命
第二章:张良计与过墙梯
第三章:风流债
第四章:李卫送亲
第五章:真假李卫
第六章:小鬼打架
第七章:糊涂县令
第八章:歪打正着
第九章:吃腥的猫
第十章:求官之路
第十一章:周瑜打黄盖
第十二章:英雄救美
第十三章:引蛇出洞
第十四章:试探
第十五章:赌圣和赌仙
第十六章:卖官玄机
第十七章:查抄明皇寺
第十八章:两虎相斗
第十九章:叶藏于林
第二十章:窝里斗
第二十一章:李柱器进京
第二十二章:砸场子
第二十三章:老骥伏枥
第二十四章:进宝斋之谜
第二十五章:亦邪亦正
第二十六章:智斗飞贼
第二十七章:李卫过寿
第二十八章:趁火打劫
第二十九章:两封密折
第三十章:钦差下直隶
第三十一章:作茧自缚
第三十二章:天下第一怪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