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0.00     定价 ¥ 54.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打浦桥街道图书馆
  • ISBN:
    9787549256525
  • 作      者:
    林欣浩著
  • 出 版 社 :
    长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作者简介

林欣浩,国内出色的文史哲类知识普及作者,已出版《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哇,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等畅销作品。近期在《罗辑思维》平台推出《数学有意思》课程,获得相当的市场影响力。擅长逻辑思辨,读书喜欢较真。相信一切外表高深的知识都要遵守简单的逻辑,用浅白的话可以讲清楚复杂的道理。擅长跳出通常的思维定式,用风趣浅显的语言,将复杂的人文类知识变得难以置信的简单易懂。


展开
内容介绍

和尚能算命吗?如何用佛教理论将一位正在向你推销开过光据说能转运的佛像、法器的“高僧”怼到无言以对?——放生就一定能得到福报吗?当一群大妈手提各类生猛海鲜准备在公园绿地里开一场“水陆大会”的时候,你如何有底气地向她们侃侃而谈:“大妈,其实你们的行为并不符合佛教的某某说法……”——禅宗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它的理论从哪里来,它的宗旨又指向何方?当你的朋友向你端来一碗热腾腾的“禅宗小感悟”牌鸡汤时,你如何给它撒上一把名为“理性”的胡椒面?

作者相信,一切看似高深莫测的学问,都能通过逻辑和理性来一一厘清其脉络。佛学这门深深写入中国文化基因的学问,它的发展与流变是怎样的?当我们说出“有缘”“报应”这些来源于佛教的词汇时,它们本来的意义是什么?从白马驮经的竺法兰到为求真经不惜“偷渡”的唐三藏,驱使他们的动力究竟是对宗教的虔诚,还是对知识的渴望?佛祖当初究竟说了些什么,让一代代高僧和佛学家从中推出了一个逻辑严谨却又光怪陆离的佛学世界——想成佛就不要做善事?因为“一念三千,十界互具”,所以导人向善的佛陀本身却“性具善恶”?不守戒律,不念佛经,呵佛骂祖,反而能明心见性,顿悟成佛?我们本着“严守逻辑,科学抬杠”的务实精神,对一切有关佛学的问题,都一一追问到底。


展开
精彩书评

●自《明朝那些事》获得巨大成功后,通俗讲史类读物一直方兴未艾,而其内容大多局限于中国古代史范畴。而宗教史、佛学文化一直是讲史领域的蓝海,本书正是凭借其知识性、趣味性、逻辑性,成为这一领域的dian峰力作。

●本书2014年由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第一版,便获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2015年立刻行销香港地区,由香港中华书局出版繁体版。

●用哲学家般的理性思维来推演佛教理论,用畅销书作家的幽默笔调来介绍佛教知识的社科科普类读物,本书第一版在中文图书、影视评论的交流网站——豆瓣上获得了8.7分的极高评价。评论打分呈现无水军无炒作的F型状态,4、5星率高达89%,评分真实可信。可见本书在高知识层次的忠实读者中拥有极好的口碑。

●在初版后的几年中,作者林欣浩老师对本书进行了认真的修订,大量删改了第一版中趣味性不强、自己不满意的段落,并融入了近年来对哲学、佛学的革新思考成果。修改幅度较大,无论对上十万老读者,还是对初次接触本书的新读者,本书都是值得珍藏的经典读物。

展开
精彩书摘
  可能很多年轻人觉得,所谓信佛,指的就是老头老太太、土大款们到庙里烧香磕头,往“功德箱”里放钱。成天用手机聊天打游戏的我们基本接触不到佛教。
  其实,佛教早已经融入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两个恋人如胶似漆,有时会说:
  “我下辈子还想和你在一起!”
  ——这个“下辈子”,就是来自佛教的概念。
  佛教和印度的其他一些宗教都认为,人死后会轮回为其他生物。比如牛啊、马啊、人啊。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没有这种观念,那时候中国人以为人死后只能变成鬼。“下辈子”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才有的概念。
  再比如,今天两个熟人在意想不到的场合见面了,我们会说:
  “嘿,咱俩真有缘啊!”
  ——这个“有缘”也是佛教概念。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其中一种原因,就是“缘”。比如两个熟人的意外相遇这件事,在唯物主义者看来是随机发生的,但在佛教看来,是有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把这两个人聚到了一起。这个超自然的力量,就叫做“缘”。
  再比如,我们要看到坏人倒霉的时候,会说:
  “活该!真是报应!”
  ——这个“报应”也是佛教概念。比如某人打了别人,按照佛教的理论,这个打人者早晚也得被别人打,这就叫“报应”。
  这么看来,中国人生活中到处都是佛教的影子,中国人应该很熟悉佛教喽?
  这么说也不对。
  很多中国人自以为信佛,其实和真正的佛教信仰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