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美国独立电影
0.00     定价 ¥ 79.8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打浦桥街道图书馆
  • ISBN:
    9787313172938
  • 作      者:
    (英)约翰·贝拉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编辑推荐
  美国独立电影是美国电影洪流当中特色鲜明、气质迥异的一个支流——那些或是吉灵精怪、或是口味超重的影片很难用“类型电影/作者论”、“商业电影/艺术电影”这样纯粹的二元对立视野将它们服服帖帖地归类研究。它们徘徊在主流电影的边缘。“独立”这个名头对于它们和其创作者来说更像一枚别在胸口的勋章——那是一种对“叛逆”气质的认可和“不媚俗”精神的表彰。
  《美国独立电影》是一本汇集了众多影评人详细记录美国独立电影的影评集,更是一本美国独立电影发展史。全书以类型为依据,涵盖了美国黑人电影、酷儿电影等14个独立电影全类型,通过昆丁·塔伦蒂诺、吉姆·贾木许等30多位伟大的独立电影人、150余部影片的精彩演绎,贯穿起整个美国独立电影史。细述了美国独立电影的发展趋势、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国际奖项和票房背后的内在价值观念。通读《美国独立电影》虽然不能让你一夜之间就变成一个美国独立电影的行家,但却可以真实地将你带入一个新奇而丰富的电影世界。
展开
作者简介
  约翰·贝拉(John Berra)电影研究课程的讲师,著有《独立宣言:美国电影及独立制片的偏爱》。他同时也是《世界电影目录:日本》的编辑,以及《电子羊》、《国际电影》、《银幕和视野:电影研究在线杂志》的撰稿人。
展开
内容介绍
  《美国独立电影》是一本供查阅推荐影片列表的索引,更是一本美国独立电影发展史。通读这《美国独立电影》虽然不能让你一夜之间就变成一个美国独立电影的行家,但却可以真实地将你带入一个新奇而丰富的电影世界。《美国独立电影》的编辑团队组成包括学者、记者和电影从业者等,体例构成除了影片简介和影片评论,还有导演小传和采访录,从创作者、观众到评论者的不同视角展现对独立电影的认识和看法。
展开
精彩书摘
  梦境当然永远不能与好莱坞争光彩,但本着美化坏品位的“造作”精神,沃特斯打造了一个“垃圾美学”,与好莱坞电影竞争。这个策略完全利用了巴尔的摩的堕落特征。沃特斯在《冲击值》一书中写道:“你可以到处去找,但你永远找不到一个比巴尔的摩更奇怪的风格如此极端的城市。”虽然他的《穿黑皮夹克的哈格》、《浪漫烛光》,以及《吃掉化妆品》等早期电影里表现出纽约地下电影的影响,沃特斯也开始利用“垃圾美学”方式推广其电影的“巴尔的摩出品”特征。《浪漫烛光》的广告传单把它描述为一部“垃圾故事片”。沃特斯的第一部长片甚至更出格,他称之为《垃圾世界》。这部电影由与沃特斯早期电影联系最密切的迪万(Divine)主演。迪万本名哈里斯·格伦·米尔斯特德,体重300磅(约136千克),反串演女性,他的厚重假发和极端化妆完美表达了巴尔的摩的极端风格。
  20世纪70年代,沃特斯设计出供迪万和梦境人在银幕上表演的更加骇人的动作,将垃圾提高到污秽的水平,将坏品位推到极致。吸毒、裸体、犯罪和变态在沃特斯的电影中随处可见,但他制造电影争议的万能灵药是将不正常的性行为与宗教热情混为一体。迪万的名字是沃特斯取其宗教含义特别选择的,他是梦境制片厂的宗教争议挑拨人的典型。作为天主教徒,沃特斯在美国天主教影响最大的城市之一长大。巴尔的摩是美国第一个主教区所在地,拥有第一个主教和第一座大教堂,其所在州也是拥有最后一个实际运行的审查委员会的州。20多年来,马里兰州审查委员会的女王是一个意大利天主教老奶奶,名叫玛丽·阿瓦拉。她出名既是因为与约翰尼-卡松、麦克·道格拉斯、迪克·卡威特等人一起上电视脱口秀节目,也是因为她在审查委员会预算问题重提时总会出现在马里兰州参议院。阿瓦拉会用手指着那些立法人,用她浓重的巴尔的摩口音问道:“你喜欢污秽吗?”她对沃特斯电影的反感四海皆知,但在《冲击值》一书中,沃特斯称阿瓦拉为“我能获得的最好的宣传员”。作为一个天生的表演者,沃特斯认识到,对他的反主流文化的观众而言,阿瓦拉的谴责相当于强烈推荐。
  《疯狂人生》中,迪万扮演一个性变态表演团的凶残团长。从独特的天主教角度看,这是沃特斯最污秽的一部电影。迪万在巴尔的摩一条小巷被强奸后,看到了布拉格圣婴耶稣,他引领她进入圣塞西莉亚教堂。在那里,她遇到放荡的修女明克。明克一边念叨《苦路14处》,一边对迪万做“念珠工作”,电影则在写实的耶稣受难场面和迪万在教堂长凳上的性兴奋之间切换。该片被禁止在巴尔的摩上映,直到1981年马里兰州审查委员会解散,但20世纪70年代初,“十二号放映厅”连锁影院才拿到这部片子,在16个城市巡回放映。该片在旧金山获得的成功最大。在《冲击值》中,沃特斯宣称,“《疯狂人生》确实帮助我驱走体内的天主教信仰,但我认为你永远不可能完全失去它……做一个天主教徒总是让你更做作。”
  ……
展开
目录
年度电影:《拆弹部队》

产业聚光灯:对亚当·格林和韦恩·克莱默的采访
亚当·格林专访
韦恩·克莱默专访

文化路口:约翰·沃特斯与巴尔的摩

电影配乐:《穆赫兰道》

导演
斯图尔特戈登
查理·考夫曼
大卫·林奇

美国黑人电影
《大流氓》
《杀夫记》
《科菲》
《冷酷的世界》
《川流熙攘》
《杀羊人》
《她说了算》
《冲出布鲁克林》
《斯维特拜克之歌》
《黑皮肤的白人》

美国噩梦
《美国精神病人》
《女巫布莱尔》
《灵魂狂欢节》
《月光光心慌慌》
《杀手的肖像》
《蜜月杀手》
《干尸屋》
《干尸屋2》
《猛鬼街》
《活死人之夜》
《德州电锯杀人狂》

毒品世界
《酒心情缘》
《绝色惊狂》
《不羁夜》
《迷幻牛郎》
《浪子回头妙事多》
《半个尼尔森》
《毒海鸳鸯》
《梦之安魂曲》
《迷途》
《受影响的女人》

犯罪电影
纪录片
美国剥削电影
问题家庭
混乱叙事
在路上
酷儿电影
美国乡村电影
都市浪人
郊区电影
美国地下电影
撰稿人简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