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我活在人间 : 陈漱渝的八十年
0.00     定价 ¥ 78.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打浦桥街道图书馆
  • ISBN:
    9787531745471
  • 作      者:
    陈漱渝著
  • 出 版 社 :
    北方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编辑推荐

一个文化人的八十年光阴

若干个时代的浪涛涤荡其间

他活在风波浩荡的人间

留给了呕心沥血的文字

陈漱渝先生精心增订《沙滩上的足迹》

于耄耋之年倾情呈献《我活在人间》


可以从作者的人生经历中看到不同时代的投影,以及不少著名现当代学者亲切的面影,书中也保存了文坛是非恩怨的记录。对于学人而言,又能从中获取中国当代学术转型期的一些历史资料,特别是当代鲁迅研究史的第一手资料。

展开
作者简介

陈漱渝,曾任鲁迅博物馆副馆长兼鲁迅研究室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信息特邀员,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国家文物局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中华文学史料学会副会长,中国丁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南社及柳亚子研究会顾问,中国现代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著述颇丰。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为资深鲁迅研究专家陈漱渝的自述文集,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回顾自己的一生。本书的前两版书名为《沙滩上的足迹》,此版为其增订版,更名为《我活在人间:陈漱渝的八十年》。“我活在人间”五字取自鲁迅《华盖集•题记》。

展开
精彩书摘

《南开大学学报》

               ——我的鲁迅研究的发祥地


我研究鲁迅是从“文化大革命”后期开始的;搜集了一点资料,写了一点笔记,主要是为了寻求精神支撑,完全没有考虑发表、出版,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名利荣辱。凡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都不会误认为我是在虚情表白,故作姿态。

但发表这些成果的机遇终于降临到我的身上,这不能不感激《南开大学学报》及其负责人之一罗宗强先生。凡属我的文章都是由他约稿、审稿。罗先生在互联网上的履历中没有提及曾在学报工作,估计是这一经历对于他后来的事业并不重要,可以忽略不计;但对我而言却恰恰相反,《南开大学学报》的确是我的鲁迅研究事业的发祥地。

1975 年11 月下旬,同年级校友董兴文带着宗强兄到复兴门中居民区3 栋3门的寒舍造访,不巧我外出。11 月24 日,他给我写来一信,说他正在南开大学编学报(双月刊),明年想多发一些鲁迅研究方面的文章,论文、史料均可,长可万字,少可三四千,一次写完或分期连载均可。明年第一期12 月底截稿,以后各期分别是2 月中、4 月中、6 月中、8 月中、10 月中截稿。信中言辞恳切,于

是我赶快寄出一文:《鲁迅与“三一八惨案”》。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941—1945)

第一节 在日本飞机的轰炸声中,我呱呱坠地 003

第二节 钟灵毓秀凤凰城 005

第三节 外公王时泽与辛亥革命 010

第四节 命途多舛的母亲 018

第二章 求学生涯(1945—1962)

第一节 从三一小学到会春一小 031

第二节 雅礼中学的“丑小鸭” 035

第三节 南开回忆三章 042

第三章 粉笔春秋14载(1962—1976)

第一节 走出寒夜,当了中学老师 057

第二节 王震夫人王季青 062

第三节 梦魇般的“文革”岁月 066

第四节 《南开大学学报》 072

第四章 吃了32年“鲁迅饭”(1976—2008)

第一节 我被调到了鲁迅研究室 079

第二节 鲁迅研究室老主任李何林 082

第三节 鲁迅研究室的顾问们 088

第四节 钱谷融先生的真性情 100

第五节 犹恋风流纸墨香 110

第六节 我所了解的《鲁迅研究资料》 120

第七节 我与《鲁迅研究月刊》 123

第八节 我的短文上了《新闻联播》 135

第九节 我编的书进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140

第十节 一个艰苦浩大的文化工程 142

第十一节 怀胎30 多年的《鲁迅大辞典》 170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