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中国文学传播的方式与媒介
文学传播,是研究文学应当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传播的方式和媒介有所改变,并更加丰富,这对文学作品的流传,进而对文学创作都产生了直接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古代文学传播的方式与媒介多种多样,本章只能选其比较重要而且有趣的若干方面略作说明,实际上是带有举例性质的,希望引起读者对这个问题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第一节口头流传与演唱
口头流传或者说口耳相传,是最古老的一种传播方式,至今仍然没有废除。上古时代的文学作品,无论神话、诗歌,都是先在口头流传,然后才用文字记录下来。那些上古的歌谣,如《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相传是黄帝时的歌谣,记录在《吴越春秋》这部书中。再如《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相传是伊耆氏时的歌谣,记录在《礼记》这部书中。又如《候人歌》:“候人兮猗。”相传是大禹治水时,他的妻子涂山女等候他时所唱的,记录在《吕氏春秋》这部书中。姑且不论这些歌谣的时代是不是真的那么遥远,但可以肯定的是从口头流传到用文字记录下来,经过了一段很长的时间。《诗经》中的那些诗歌,原先也是在口头流传的,到了春秋中叶才经过整理并用文字记录下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