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括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指定阅读的中国神话内容,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推荐的官方版本,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100种优秀图书之一;文字经过修订,深入浅出;加注拼音,全彩印刷,特制大字护眼版式,适合小学低年级儿童阅读。畅销超300万册!
战国末年,强大的秦国次第消灭其他诸侯,建立了大一统的秦国。在秦国的发展壮大过程中,以及后来的秦朝统治期间,先后修筑了许多城市。围绕这些城市,流传着许多神话故事,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龟城、马邑,以及陷入水中的长水城。
大家都知道,四川省省会成都,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特大城市。这座城市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了。在我国城市家族中,它是唯一一座两千多年来城名未变、城址未动的古城。
最早修筑成都城的,是秦惠王时期的张仪和张若。
那是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张仪和张若在原蜀王城的东南方向新筑了仿咸阳城制式的大城,这是严格意义上的成都城的伊始。
据传,张仪修城之初,民工们筑起的围墙屡建屡塌,张仪为此心烦不已。这天,他在城墙工地上皱着眉头发愁时,突然看到前面的江边有一只很大的乌龟在慢慢爬行。
张仪觉得那乌龟的眼神很特别,像是思考的哲人一样深邃而冷静,就不由自主地跟着乌龟往前走。走了好长一段路,那只乌龟突然双眼一翻,倒地而死。
张仪万分奇怪,就向旁边一位老人打听。老人告诉他,这是一只神龟。如果沿着乌龟爬行的路线筑城墙,就一定不会再倒塌。半信半疑的张仪听从老人指点,城墙果然再也没有倒塌。
于是,人们就把龟城的绰号送给了成都。
到了秦朝初年,北方的匈奴不时南下侵袭。为了抗击匈奴,秦始皇想了许多办法——比如修筑万里长城,比如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驻守边疆,比如兴建马邑城。
今天的山西大同一带,是秦朝与匈奴对峙的前线。当时,这里被称作武周塞,又名武州塞。
这里地势险要,举目都是崇山峻岭,城池只能依山就势,建在高耸的山坡上,城墙迂回环绕。这种地理条件下,城墙修建起来十分困难,多次发生了在城快要筑完的时候,城墙却倒塌的情况。
负责筑城的将领十分着急,因为秦始皇很残暴,若是没能按期完成任务,所有人都要被处罚,轻则发配,重则处死。
一天,这个将领爬上山坡仔细观察,企图找到对策。无意之间,他看到一匹黑色的马从远处奔跑过来,反复绕着一个不大不小的圈子打转。最初,将领并没在意。后来,黑马一边绕着圈子打转,还一边嘶鸣,像是在提醒他注意。
将领深觉奇怪,他看着黑马跑的圈子,心里一动,便吩咐工匠们按照马跑的脚印筑城墙。城筑好后,再也没有发生过倒塌事件。
为了纪念这匹黑马,人们便把这座新城称为马邑。
在今天的浙江嘉兴境内,曾有一个古老的县份,叫长水县,后来改名由拳县。
长水县地处江南水乡,湖泊星星点点,河流密如蛛网。秦始皇时,人们常听到孩子们唱童谣:城门有血,城陷为湖。
城里人听了,并没有在意,只有一个老妇人觉得情况不妙,天天跑到城门口去察看。守门小吏很奇怪,问她为什么天天来这里东张西望,老妇人就把童谣的事说给小吏听。小吏听了,也觉得是不祥之兆,便把狗血涂在城门上。
因为,在古人看来,狗血可以破除妖术。老妇人看到城门上的狗血,感到城市安全了,从此不再来。
一天早晨,红日当空,天气晴朗,人们却听见头顶上滚过一阵阵雷声,他们好奇地抬起头,原来是无数鸟儿从远处飞过来,纷纷落在城里那些地势较高的地方或是楼阁顶上。
这时,城楼上瞭望的小吏突然看到,一道几丈高的洪水,正从远方向城市猛扑过来。小吏惊呆了,急忙跑到县衙报告县官。县官惊讶地看到,大堂里突然闯进来一条大鱼,这大鱼的声音和小吏一模一样:“大人,洪水来了,城市就要被淹没了。”
县令惊问:“你是谁?”
小吏说:“我是守城的小吏某某。”
县令又问:“你怎么变成了鱼的模样?”
小吏笑了起来:“大人,你照照镜子吧,你也变成了鱼的模样。”
县令不信,取出铜镜一看,果然自己也变成了一条大鱼。
就在这时,洪水冲进了县衙,平地水深三丈,县令和小吏都从水中游了出去。
整个长水县就这样陷入水底,成为一片烟波浩渺的湖泊。
愚公移山
孔子与鳀鱼精
千日酒与金陵小乙
秦时古城
来丹复仇
扶余国与百济国
文昌帝君
陈抟老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