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承担责任,青少年不做懦夫
章文和于强新到一家速递公司,成为工作搭档,他们工作一直都很认真努力。老板对他们很满意,然而一件事却彻底改变了老板对他们的态度。一次,章文和于强负责把一件大宗邮件送到码头。这件邮件很贵重,是个古董,老板反复叮嘱他们要小心。可到了码头,章文把邮件递给于强的时候,于强没接住,邮包掉在地上,古董碎了。
老板对他俩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老板,这不是我的错,是章文不小心弄坏的。”于强趁着章文不注意,偷偷来到老板办公室对老板说。老板平静地说:“谢谢你,于强,我知道了。”随后,老板把章文叫到了办公室。“章文,到底怎么回事?”章文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老板,最后章文说:“这件事情是我的失职,我愿意承担责任。”
章文和于强一直等待处理的结果。老板把章文和于强叫到了办公室,对他俩说:“其实,古董的主人已经看见你俩在递古董时的动作,他跟我说了他看见的事实。还有,我也看到了问题出现后你们两个人的反应。我决定,章文,你留下来继续工作,用你赚的钱来赔偿客户。于强,你明天不用来工作了。”
千万不要利用各种方法来逃避自己的过错,从而忘却了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人们习惯于为自己的过失寻找各种借口,以为这样就可以逃脱惩罚。有些人总是强调,如果别人没有问题,自己肯定不会有问题,于是借机把问题引到其他人身上,以减轻自己的责任,这都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承认它们,分析它们,并为此承担起责任,把损失降到最低点。面对过错,更重要的是利用它们,让人们看到你如何承担责任,如何从过错中吸取教训。拥有这种态度的人才会被别人尊重。
“影子真讨厌!”小猫咪咪和小花都这样想,“我们一定要摆脱它。”
然而,无论走到哪里,咪咪和小花都发现,只要一出现阳光,它们就会看到令它们抓狂的自己的影子。
不过,咪咪和小花最后终于都找到了各自的解决办法。咪咪的方法是,永远闭着眼睛;小花的办法则是,永远待在阴影里。
从这个寓言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小的心理问题是如何变成大的心理问题的。可以说,一切心理问题都源自对事实的逃避。什么事实呢?主要是那些令我们痛苦的负性事件,我们不愿意去面对那些痛苦的体验。但是,一旦发生过,这样的负性事件就注定要伴随我们一生,我们能做的,最多不过是将它们压抑到潜意识中去,这就是所谓的逃避。
但是,它们在潜意识中仍然会发挥作用。哪怕我们将事实遗忘得再迅速,这些事实所伴随的痛苦仍然会袭击我们,让我们莫名其妙地伤心难过,而且无法抑制。
发展到最后,通常的解决办法就是:要么,我们像小猫咪咪一样,彻底扭曲自己的体验,对生命中所有重要的负性事实都视而不见;要么,我们像小猫小花一样,干脆投靠痛苦,把自己的所有事情都搞得非常糟糕,既然一切都那么糟糕,那让自己最伤心的原初事件也就不那么让人痛苦了。
一个最重要的心理规律是,无论多么痛苦的事情,我们都不能逃避。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它、化解它、超越它,最后和它达成和解。如果你自己暂时缺乏力量,你可以寻找亲友的帮助,或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让你信任的人陪着你一起去面对这些痛苦的事情。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到责任的存在,但却很少看到有人主动地去承担它,而听到最多的却是“这不是我的错”“它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我也无能为力”“我家里有事,所以……”等,推脱的辞令。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所决定的,这可以理解,但有些人不仅不承担本应由自己承担的责任,还将它推给别人,要别人对自己的责任埋单,“这是他做的”“我当时就提醒他了”“他说是要这样做的”,在责任面前永远都是“他”。
其实,在责任面前任何狡辩都是徒劳,因为责任必须有人承担,即使你花言巧语,可以一时蒙蔽别人的眼睛,而侥幸逃脱,可是真相最终是要浮出水面的。
当真相最终摆在面前的时候,你颜面何存?面对千夫所指,你尊严又何在?这时你所承受的责任可就不仅仅是过失,而是对责任的逃避。那么为什么一开始你不给自己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呢?爽快地告诉大家“我错了,我对此事负责”,可能一时你会被错误压得喘不过气来,但是你无须抱怨,因为那
是你应得的,可是你拾获的却是尊严、人格。你可以坦诚地面对大家,因为你不曾亏欠任何人,你无须承担任何心灵上的压力或者是谴责,坦坦荡荡,何其开阔;不用把自己逼到一个阴暗的角落,窥视着世人的眼光。
生活中的事情没有尽善尽美的。每一天,我们都可能会遇到麻烦。有时你就会想:“为什么倒霉的又是我呢?”你犯了错误、判断失误、记错事情、受人干扰分了心,你没办法做到无所不知,因而有时会在常识方面有所欠缺。诚然,有许多在所难免的错误可以澄清、解释并改正,但是在应当承担责任时却编造借口以逃脱惩罚是万万不可取的。如果指责无关痛痒,人们就不必为那些小小的失误或错误行为解释开脱了。
但是,指责往往会引起不快和惩罚。为了避免这些不快与惩罚,许多人想尽办法逃避责任,比如转移批评、推卸责任、文过饰非等。有些人在逃避指责时,经常会含糊其辞,或者故意隐瞒关键问题,或者干脆靠撒谎来逃脱批评与惩罚。
如果是这样,你就应该勇敢地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你作出决定,就理应承受相应的责备与赞扬。但是有时,人们在作决定时确实会受到种种客观情况的干扰:比如信息不通、缺乏常识、时间紧迫或者精神不够集中等。当然,如果你真是无辜的,你便能够通过事实、证据和逻辑驳斥对你的指责。但是,如果你真的有责任,就应该接受别人的责备,为自己的错误埋单,这样你才能真正地成长。
责任是一种障碍,如果没有人承担,它就会永远横在前行的路上,阻碍我们前进。与其推来推去,找人来承担,让时间、精力白白地浪费,不如担起责任,这样别人会佩服你的勇气,欣赏你的果敢。在同等条件下,你的机会就会比别人多很多。如果我们对责任认真,责任也同样会对我们认真。责任除了带给我们尊重、机会外,还带给我们人生的经验。
对于责任的承担,其实是我们生存的义务。从你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你就开始肩负着生命的责任,成长、进步、付出、收获等。面对责任,我们就应该勇于说出“我来承担”四个字。或许有人说责任太苦,可是我要说,那是因为你把生活想得太甜,你错误地理解了生活的含义。在我看来,你没有承担责任之前,没有付出之前,生活应该是苦的。
很多人不喜欢听“因为”两个字,因为在“因为”之后跟的总是理由。但事实上,人们所讨厌的不是“因为”两个字,而是“因为”出口后的那种逃避的态度,编造借口,博取同情,免受处罚,然后自鸣得意。这种态度是非常危险的,一旦这种编造借口逐渐习惯成自然,撒谎的技巧便渐趋熟练了,你也就积习难改了。这其实也是一条不归路,因为从你开始编造那一刻起,你就很难再有其他的选择了。你将不会自我完善,犯过的错误依然会再犯;你将不会得到别人的谅解,因为你没有诚信;你将辜负同事对你的信任,因为你曾经的欺骗。所有的后果、恶果都会接踵而来,因为你不敢承担责任,因为你是懦夫!太多的因为,太多的借口,会让你陷入其中无法自拔。所以在责任面前,能承担就承担,不要讲理由;不能承担,讲再多的理由,也无济于事,这样只会降低你的人格,贬损你的自尊!先别愤恨、逃避生命中所遭遇的困境,它们也许将为你打造出不同凡响的人生!
责任是一种障碍,如果没有人承担,它就会永远横在前行的路上,阻碍我们前进。与其推来推去,找人来承担,让时间、精力白白地浪费,不如担起责任,这样别人会佩服你的勇气,欣赏你的果敢。在同等条件下,你的机会就会比别人多很多。如果我们对责任认真,责任也同样会对我们认真。责任除了带给我们尊重与机会外,还带给我们人生的经验。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