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成为厉害的普通人:松浦弥太郎的思考术
0.00     定价 ¥ 49.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9943740
  • 作      者:
    松浦弥太郎
  • 译      者:
    张佳东
  • 出 版 社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出版日期:
    2021-10-01
收藏
编辑推荐

重新点燃你生活热情之书。

(1)范玮琪、张德芬、郑秀文一致推崇的作者,影响数百万日本年轻人的生活美学大师松浦弥太郎,全新作品;金句频出,干货满满,为你的人生填充能量!

(2)精装小开本,时刻充电

便于出行携带与随行阅读;内容轻松、简单清晰、条理分明。适应地铁、公交等场景时常拿出来翻阅,或置于枕边。

(3)风靡亚洲,数万读者诚挚推荐

松浦弥太郎经典“人生进阶”系列:把自己当方法,将自我技术当作人生进阶方法,适应变化,成为更厉害的普通人。

(4)松浦弥太郎Z新“思考术”秘诀公开!为现代人揭露“上网即知答案”的弊端,强调独立思考对与自身、生活、社会的推动作用。与日常发生的事件吻合度高,只要用心阅读,就能有收获,也能立马实操起来。时常钻研日子里的小秘密,做个会理性分析的好大人!

(5)停下来,做个细心的人,找到重新前进的动力。慢下来,掌握思考的关键因素!


展开
作者简介

松浦弥太郎Matsuura  Yataro

     著名出版人,特立独行的思想家,生活美学的先行者,被誉为“Z懂生活的日本男人”,著作中处处透着生活的智慧,观念十分贴合现代思潮,受众颇广,市场认可度高。著有《Z糟也Z棒的书店》《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100个基本》《自在的旅行》、“生活中的巧思与发现笔记”三部曲(《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谢谢你》《崭新的理所当然》)等作品。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记录了松浦在生活中对“思考”的一些新发现。

     如今是一个无须思考,万事万物都能搜索查询到的时代,因此许多问题在我们自己动脑思考之前就已经清楚了。这是一件可怕的、令人得不偿失的事,人们将愈发远离“思考”本身。为此,松浦弥太郎在书中提出“做什么、怎么做、以怎样的形式”,为思考加上“钻研”要素,鼓励人们关注自身成长,适时从日常工作中暂时解脱出来,继而认清并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寻找重新启程的契机。


展开
精彩书评

喜欢松浦好多年了,每次读他的文章都能获得许多生活能量。

——范玮琪

 

松浦弥太郎教我们的,从来不是什么“处世原则”,而是“生活风格”的实践。

——王聪威(小说家)

 

相对于世界的“大”,每个人是“小”的,松浦弥太郎教我们学会拿捏各种事物的大与小,过更好的生活。

——林正文(《小日子》杂志执行长)

 

生活如写作,练好基本功、以简驭繁,不需要太繁复的修辞;松浦弥太郎就是写生活的高手,以简单的信念,看待酱缸般世界,过不简单的人生。

——吴钧尧(作家、幼狮文艺杂志主编)


展开
精彩书摘

      也许有人认为,思考就是从0到1的过程。我不这么想,我认为思考是从1到3、从1到100,甚至是从1到1亿。

      从零开始创新并非不可能。话虽如此,想要每天都做到这一点很难,有些人一辈子也只有一两次。但是,不要过早地下结论,认为“思考是没有用的”。因为通过思考来实现从1到3、从1到100,甚至是从1到1亿并不少见,其中的秘诀就在于钻研。

      我们对万事都有自己的看法。对于自身的情况和工作,也会有“何时该如何思考”的固定模式。这种模式的具体表现就是我们平常的行事风格。

      这是我们自己熟悉的思维方式,得出的答案也是自己认可的。但考虑过各种情况和缘由的答案依然不算是最好的,甚至不算是最周全的。

      继续思考,或许就能发现其他途径;继续思考,或许就会出现转折。

      若是灵光一现,发现了新的思路,就朝着这个方向继续思考吧。我认为这就是在钻研,就是在更新自己平常的思维方式和行事方法。

     为了找到新的思路,保持“怀疑”的态度很重要。

     这样的做法真的是最好的吗?这样想真的对吗?

     即使过去取得了成功,也要敢于质疑自己深思熟虑后得出的答案。

     即便认为“原则上就是这样,没有别的办法”,也要尝试着去怀疑它。

     对我来说,“怀疑”是一种积极的行为,能够激发出许多新的可能性。怀疑是一种为了寻找更好的方法,追求更好的自我、更好的思维方式所付出的努力。

     努力钻研新的思维方式,这就是我所说的“发明做事的方法”。

     这里说的发明并不是指从0到1,像爱迪生和牛顿那样颠覆世界价值观的发明。

     如果将找到更好的方法视为一种“发明”,我们每个人每天不都有发明吗?这样一来,人人都可以成为发明家。

     我非常喜欢“纽扣与扣眼”的比喻。

     纽扣原本就像胸针一样,只不过是一种装饰品。但是后来有人发现了纽扣可以将布料固定在一起的功能,于是曾经只能用带子系在一起的衣服便发生了改变。仅仅在衣服上开扣眼这件小事,也 算得上是大发明了。

     这就是日常生活方法的钻研,人人都能做到。只要想到纽扣与扣眼,便觉得自己也能发明无数的方法,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

     因此,钻研思维方式也能让我们收获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喜悦。

    思考要诀

·生活与工作中隐藏着“更好的创意”。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思考与钻研

第1讲·尝试独立思考

所谓钻研,就像“纽扣与扣眼”

所谓工作,是和善、诚意与钻研的结合体

劳动的核心永远是愿景

如何改变现状?勇气比能力更重要

寻找缺乏热爱之处,用自身特长弥补

寻找用来逃避现实的事物

不将“自己”作为动机,为社会做出实际贡献

所谓“贩卖”,是在为未来做打算

 

第2讲·实践就从今天做起

需要输出的不是信息,而是感动

归根结底是要熟悉、理解他人的心情

成为任何人,尝试任何事

时间与金钱的用法

寻找工作的方法,主动做出保证

不冲突、不愤怒,始终保持冷静

为失败投资

 

第3讲·让它成为你每日的习惯

创造时间,规划时间

为优先程度排序,20%的挑战

提前注意、提前发现、提前接触

单人头脑风暴,用文字管理状态

发明的微调,念头的变体

以汇报高手为目标,当策划者和指导者

验证没人做过的事,令伙伴得利

 

第二部分·思考与实践

那是比如今好一点点的解决或应对方法吗?

那是会让人不太满意,或想修改的回答吗?

那是令人哪怕花钱也想得到的事物吗?

那是能令人忘却一切烦恼、感到幸福的事物吗?

那是简单易懂、立刻就能做到的事吗?

那是每个人都理解、熟悉,身边就有的事物吗?

那是能令人忘却孤独、排遣寂寞的事物吗?

那是能令人消除焦虑、忘记恐惧的事物吗?

那是为重要之人提供的事物吗?

那是不同年龄段的人能够共同分享的事物吗?

那是令人觉得开心、有趣、新奇的事物吗?

那是能够帮助到他人的事物吗?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