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人文课精讲/北大百年讲堂精华》:
争执不如交流
“急不择言”的病源,并不在没有想的工夫,而在有工夫的时候没有想。——鲁迅
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在生活中,人们常常忘了这个道理。当你用不恰当的方式表达出对别人的指责或否定,都会让对方产生不悦的心情。同样的道理,当被别人否定与批评时,相信你心里多多少少都会有些不悦,即使对方是一番好意,但由于对方的表达不当,会让自己觉得难堪、没面子,进而不想接受和采纳,甚至以恶言恶语相对待!
有时候,人们喜欢用主观意识去评断别人,例如:别人做了某事和自己的设想有所出入,就会说对方错,这样的做法并不妥当!我们应该先将这件事好好分析,听听他人的解释,即使对方做得不是很好,也不要急于批判。
每个人都不是度量不凡的超人,更不是修炼到家的圣人。所以说,每个人都有着复杂的情感和情绪,在交流中很容易主观地去否定一个人,不经意问就会流露出偏见、傲慢和虚荣等。
在人们的心中,都是渴望得到尊重,希望得到肯定和认同,一味地对他们否定,只会为彼此的沟通增添障碍。
所以,当别人和自己意见不一样时,即使你觉得自己是对的,也不要急于否定别人,用强硬的语气和不友善的言语强迫别人接受你的想法和见解。此时,你只要将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表达清楚即可。直接否定别人,那是对别人的智商、自尊心赤裸裸的打击,这种直面的攻击,只会让对方产生敌意,令他想要反击。
众所周知,庄子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想找到一个能够和他论道的人实属不易,这世上也只有他的好朋友惠施能够与他辩论。
惠施即惠子,著名的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是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他和庄子是好朋友,经常聚在一起辩论。俩人虽然时常交锋,但是关系很好。
一天,庄子与惠施相约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水里游来游去的鱼儿使得庄子心生感叹:“小鱼儿真是快乐啊,无忧无虑地游来游去!”
惠子却不认同,反问道:“你又不是鱼,怎么会知道鱼是不是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会知道我不晓得鱼的快乐?”惠子辩说:“是啊,我不是你,所以,我不知道你的想法,那么以此类推,你也不是鱼,你当然也就不知道鱼的想法了,这是同样的道理啊!”
庄子不甘,继续说道:“既然这样,那咱们从头说起,你说我不知道鱼的快乐,也就是你知道了我的意思,所以才这样质疑我。那么,以此类推,我在濠水的桥上也就能知道鱼的快乐了。”
两个人各持己见,争执不下,不断地依据对方的言论提出反驳。不过,双方只是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言辞中也保持风度,不急不躁,从不直接彼此否定对方,说对方说的是错误的,他们都是想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而不是靠嗓门,靠耍赖。
也许正是因为君子的辩论方式,才会让两位一直成为好朋友,从来不会因为讨论某事而伤感情。惠子和庄子的这种友谊十分难得。惠子离世以后,庄子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当庄子路过老友的墓地时,不禁感叹道:“先生丢下我一人,从此我便再也没有可以好好辩论事情的朋友了,好孤独啊!”
人们总是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绝对真理”,对别人的意见不屑一顾。其实,真理都是靠时间沉淀的,而不是一句对与错的评判话语。要改变别人的观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可能单凭一些理论、大道理就可以改变别人。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