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欧洲古董珠宝通典(精)
0.00     定价 ¥ 19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4621129
  • 作      者:
    陶姜力
  • 出 版 社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先论述历史背景,再分析珠宝设计,逻辑系统的分析论述,让读者更容易理解特定历史时期下所出现的珠宝设计风格。《欧洲古董珠宝通典》从文艺复兴到拿破仑一世的珠宝讲起,继而分析辉煌的维多利亚时期,继续到迷幻的新艺术时期、风流倜傥的爱德华时期、凤涅重生的装饰艺术时期,还有“二战”前后艺术时期,以及波普艺术时期及当代珠宝。    《欧洲古董珠宝通典》针对每个时期的珠宝,逐一分析了典型风格、典型珠宝形象与款式、典型宝石材质,清晰明了。卡地亚、梵克雅宝、宝诗龙、蒂芙尼、迪奥等品牌,不再仅仅是奢侈品的代称,本书详细论述了这些品牌珠宝在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以及背后的社会历史原因。    《欧洲古董珠宝通典》汇聚作者的十年经验、五国经历,为设计需要的发散思维带来灵感。作者陶姜力本科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学习宝石,为硕士阶段在英国研究珠宝打下坚实基础。在英国读研期间,他获得了2012年的全球理论最佳奖安德森-班克奖,并参加过百余场珠宝拍卖,鉴赏过近万件古董珠宝。

展开
作者简介

陶姜力,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珠宝行业从业十余年,参加过百余场珠宝拍卖,鉴赏过近万件古董珠宝。知乎十万粉丝,珠宝话题 答主。英国皇家宝石学学会会员兼教育事务官。大英博物馆科学研究所珠宝历史学学会会员。英国皇家宝石学学会宝石学 奖安德森-班克奖(Anderson-Bank Prize)获得者。曾留学苏格兰,归国前在伦敦珠宝行业工作。拜访过英国诸多珠宝收藏世家,曾向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及艾伯特博物馆、卡塔尔博物馆、冬宫博物馆等专家学习珠宝历史知识。

展开
内容介绍

《欧洲古董珠宝通典》全书共分为七个章节,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讲述欧洲古董珠宝的历史。每一章都先为读者简要概述该历史时期中,对珠宝的演变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军事、时尚、社交生活等;之后再详列每个历史阶段里不同珠宝款式的风格,让读者能够分门别类地系统学习欧洲古董珠宝的设计思路和发展脉络。

展开
精彩书评

珠宝因其多重的功能属性,越来越多的成为了人们投资收藏,资产配置的选择。作为当代珠宝行业的从业者,学习以及研究古董珠宝,能够让我们追根溯源,从美学意义上真正赏析珠宝的价值,以及从人文角度更深入的理解珠宝与人之间的联系。

《欧洲古董珠宝通典》为中文出版物中系统性记录欧洲古董珠宝发展史的极少数著作之一,陶姜力老师在此书中完整介绍了在宏伟的历史进程中迸发出了的西方重要珠宝艺术时期以及其代表性的著名设计师及珠宝商,配合分析具体的珠宝作品,内容详尽而严谨,是古董珠宝初学者入门的理想书籍。此书涵盖的内容亦不止于珠宝学科,对所有研究某段历史时期以及其艺术的学者而言,都极具参考意义。

保利香港拍卖珠宝部专家 钱佑尔

对于行业内的学生而言,读这本书能够启迪学生的很多新思路;对工科类院校学生,这本书可谓是是人文社科方向的一本启蒙书,从历史的角度去解读和探索珠宝行业,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寻找更多的方向;对美术设计院校学生而言,这本书是他们寻找属于自己的未来设计之路的一座灯塔,读懂历史的发展规律可以帮助他们去发现生活中更多的创意思维起源,获得更多的灵感。

英国宝石协会( Gem-A) 亚洲及非洲区总裁   韩 洁

美人与珠宝,珠宝与时代,总是让人津津乐道,升起无限情思遐想。

当然,陶陶写珠宝不会像我这般以八卦为切入点,他是从社会发展、历史变化、工艺传承等角度去解析百年珠宝设计的发展历程。先从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入手,解读社会历史背景与珠宝设计的关系,分析艺术、技术、社会、经济等各种与珠宝设计变化相关联的因素,再去描述每个时期的每种珠宝设计的特色。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也是走入珠宝世界的一本艺术指南。

如果,拥有之后还是得去了解珠宝的历史,那不如,了解之后再去拥有它的美好。

作家 安意如

从古至今漫长的发展史里珠宝无处不在,从这个角度看,珠宝史何尝不是一部世界史。与时装、建筑相比,珠宝更易于保存和流通,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我们回到过去,探寻文化与人类的发展。

陶姜力老师的这本书,在专业内容介绍的同时,还分享那些在珠宝历史上鼎鼎有名的珠宝品牌和珠宝设计大师对于特定时期珠宝风格的影响以及发展做出的贡献,把珠宝艺术的研究放到更宏大的政治、文化环境中去,不仅可以满足相关爱好者欣赏和了解古董珠宝的需求,还可以供相关设计师和艺术家们参考,以从中获取经验和灵感,进行再创作。

北大资院GIA深圳教育中心 教育经理   张巧玉 


展开
精彩书摘

故此,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艺术家开始了金银制品、金属器制作的职业生涯,并借此来更好地了解线条的准确表达性和风格的明确性。而这种职业上的变换,也使得画家和雕塑家们能够与金匠密切合作,并且能够将文艺复兴的肖像画完美地在珠宝作品中诠释出来。而这些珠宝作品的保存和流传,也让那些因战争、历史变革而没能够保存下来的绘画、雕塑作品,及其表达的形象和主题得以留存下来。
   刚经历了中世纪战乱的欧洲贵族们发现,参与战争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而在当时没有纸币流通的情况下,金币、银币等贵金属等作为流通货币,虽然有很明确的交换价值,但因重量问题极不方便携带,同时大量的金币运输也是盗匪的目标。在文艺复兴时期,珠宝就因其较小的体积、极高的价值以及在上流社会里的流通便利,被公认为是可方便携带的财富。当时典当行业中对珠宝的记录,也为现在进行社会历史研究和珠宝款式历史研究提供了大量珍贵的信息。
   那些幸存下来而留存至今的珠宝作品,向现在的人们展示了当时非凡的手工艺制作水平,但是,如上所述,对文艺复兴珠宝的全面了解还是需要通过该时期的绘画和雕塑作品,才能真正知晓该时期珠宝作品的辉煌。金匠们在金工交易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某些特定工艺的大师,他们因超高的技艺和不可复制的作品而出名,这些大师的工艺随着贸易的流通在欧洲也享有极高声誉。
   相对其他时期来说,辨别文艺复兴时期珠宝作品的生产制造地域比较困难。这是因为中世纪过后的欧洲处于复兴阶段,各国工匠之间的工艺和创意之间的频繁交流,使得珠宝制作更具国际性,有时候甚至会出现由一个国家的艺术家设计出的珠宝草图,被另一个国家的工匠制作完成。这种频繁的国际性工艺交流使得欧洲l不同地域的珠宝风格也相互融合,最终产生了这种很难判别制作地域的结果。
   随着1 6世纪上半叶绘画及雕塑新风格的出现,珠宝设计的改变也渐渐从意大利扩散到法国,之后再到德国和英国。微雕珠宝作品成为受大艺术环境影响的重要产物。另一种极重要的珠宝作品,是当时的画家开始设计制作雕刻并着色的珠宝作品,结果这种作品在欧洲得到极为广泛的传播使用。这些着色的珠宝作品在500年后的今天,都依旧保存完好,并向人们展示出了与矫饰主义风格极为紧密的联系。
   1494年,当哈布斯堡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在米兰迎娶比安卡·玛利亚.斯予昌尔扎时,宫廷便向整个意大利艺术敞开大门。文艺复兴风格在神圣罗马帝国缓慢地传播,而哥特风格的珠宝直到16世纪末期依旧非常流行。德国工匠大师在16世纪中期采纳文艺复兴风格,并且德国也吸引了大量的欧洲珠宝设计师和制作工匠。奥格斯堡最终成了最重要的珠宝制造城市。    17世纪初,一种新的珐琅工艺被发明使用,而在这期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装饰风格。珠宝设计风格也变得更倾向于自然主义,并且宝石的排列符号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到此时,浪漫主义便让位于巴洛克风格。
   P8-10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从文艺复兴到拿破仑一世
第二章 辉煌的维多利亚时期
第三章 迷幻的新艺术时期
第四章 风流倜傥的爱德华时期
第五章 凤涅重生的装饰艺术时期
第六章 「二战」前后艺术时期
第七章 波普艺术时期及当代珠宝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