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创新力:中国媒体人的文化实践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8223928
  • 作      者:
    葛继宏
  • 出 版 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3-01
收藏
编辑推荐

知名媒体人葛继宏教授十大教科书级案例破解中国媒体人的创新法则

这是传媒“小人物”拥抱未来,成为时代“弄潮儿”,最终“成功上岸”的励志故事 这是兼具传媒创新实践和理论指导,对中国文化传媒工作进行深度把脉的学术指南

这是在历史总结中提炼和反思,对未来文化发展具有启示意义的传媒创新宝典

这是创新思维的立体展示,揭示赢在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展开
作者简介

葛继宏,男,博士,教授,知名媒体人、策划人,中国第一位电视专栏节目独立制片人。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研究院院长,凤凰卫视中国大陆事务特别代表、凤凰卫视浙江公司总裁,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民盟浙江省委会文化专委会主任,杭州市人民政府参事,杭州市政协委员,首批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浙江省媒体优化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文化浙江建设创新团队负责人。 撰写的政策建议信多次获得国家领导人批示。荣获“纪念中国民主同盟成立80周年·优秀盟员”、浙江省政协系统第二届“最美政协人”等称号,荣获“第二十一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从中国知名媒体人葛继宏教授十大教科书级案例出发,破解中国媒体人的创新法则,思索和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传媒业的发展脉络,坚定弘扬“文化自信”,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中国媒体人的实践理念、主张、方案,向世界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正文以时间顺序为脉络,形成十章。每章以小见大,以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典型案例,聚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重大影响与价值传承,结合新闻传播学等学科权威专家评述,分析归纳总结中国文化发展中媒体人的成功经验,突出中国媒体人的创新实践意义,独特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


展开
精彩书评

葛继宏先生的这篇新著就是这样一部有担当、有智慧的描述、分析和研究当下传媒实践热点问题的力作。本书以时间为线,围绕作者本人的媒体和社会实践经历,讲述作者作为一个中国媒体人,自20 世纪80 年代末至今,自觉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新”俱来,与“变”同行,在文化和传媒多个领域和层面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并在此基础上所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喻国明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这本书是葛继宏多年传媒经历的集成代表作,也是一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媒体人的成长笔记,未来的媒体人细细品读其中的细节,一定会在轻松快乐中有所感悟。

杨立平

浙江传媒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在葛先生的书稿中,我不仅读到了一个传媒人发展成长、实践创新的故事,更是看到一个个体在时代的洪流中与国家共同前进的故事。我有理由相信,他在书中所描述的个人奋斗、砥砺前行的点点滴滴,一定会让每一位读者受益匪浅,难以忘怀。

余清楚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人民网原总编辑


葛继宏先生的《创新力——中国媒体人的文化实践》一书从自身的传媒创新实践中观察、思考,总结一些重要的思考和观点,并从理论的层面去探究曾经经历和正在发生的不同面向的媒体创新。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尽管技术驱动了创新,但是创新的内在动力,仍得益于人,媒体创新的源泉,依然是媒体人的主观能动性。

陈昌凤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新闻传播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用今天的专业术语讲,葛继宏先生的这一系列探索可谓是“颠覆式创新”,是对传媒机构的目标市场、价值链条、生产流程和盈利模式进行的全方位的创新和变革,其实这也对应书名《创新力:中国媒体人的文化实践》贯穿始终的核心主旨。

陆绍阳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对于职业记者来说,采访、写作并不难,难的是能够得到具有代表性人物的采访对象的认可、信任和热情接待。坦率地说,即使像人民日报记者,能够采访到那么多领导、专家,特别年事已高的老一辈革命家热情支持也殊非易事。这一切,在继宏老师的不懈努力下,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这样的案例几乎不可复制。

米博华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


葛继宏教授是新闻传播领域难得一见的跨界人才。在业界,记者、主持人、编导、制片人、广告人、总裁等职务他干了个遍;在学界,教授、研究院院长、中心主任、研究员等角色也都集于一身。因此,他这本总结传媒创新实践探索的力作显得格外引人入胜。

韦 路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


在《产学研融合》这一章中,葛继宏教授主要围绕传媒创新的理论想象、传媒创新的案例分析、传媒创新的指导意义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在我看来,该章体现出以下三个明显特点:第一,实践性强。第二,理论反思有深度。第三,具有传媒特色。

徐小洲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传媒学院校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教席主持人



葛继宏是跨越两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他与时俱进利用空余时间到大学研读硕士博士,由媒体人转进学术领域。过去是时代创造英雄的世纪,而现在则是英雄创造时代。身为葛继宏的好朋友,我很期待看到将来他如何创造时代。

蔡志忠

著名国学漫画家


葛继宏从一个媒体人起步,到如今的大学教师,传媒人和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身份决定着要无时不刻地与社会打交道,服务社会和心怀大众成为他职业生涯中的两件大事。这两件事做好了,不管职业角色发生什么变化,都不会偏离太多。在葛继宏身上,尽管前后职业类型发生了变化,但两份工作所需要的社会责任意识没有变——这也是长期在传媒一线工作的职业媒体人应有的素养。

李良荣

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基于多年媒体行业的实践经验,作者(葛继宏)以媒体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应有的责任担当,紧跟时代发展所需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问诊把脉,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怀亮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葛继宏明白这一个道理,所以他用自己的新闻实践和文化实践,努力在丰富人类的精神生活方便做出有益的探索,更提供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我喜欢他所言:“我应该会始终坚持在四方向上不断前进:一是坚持立足文化性;二是坚持探索创新性,三是坚持围绕教育性,四是坚持探求国际性。”这种永不停息的探索创新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吴 飞

浙江大学公共外交与战略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求是特聘教授,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面向大时代——投身传媒业

第二章 文艺节目初创——《名人热线》

第三章 独立制片人探索——《名人名家》

第四章 青少年人才培养——小记者模式

第五章 传媒事件策划——采访香港名人

第六章 产学研融合——对话市长

第七章 讲好中国故事——富春山居图

第八章 学习参政议政——最佳发言人

第九章 提升文化软实力——《遇见大运河》

第十章 共同向未来——小手拉大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