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继承与发展--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理论探索与创新
0.00     定价 ¥ 11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1833782
  • 作      者:
    何自力,刘凤义,景维民,周云波,逄锦聚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3-01
收藏
作者简介
何自力,男,1957年7月出生于宁夏,1975年参加工作,1978年考入南开大学经济学系学习,1982年在南开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1988年在南开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97年在南开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7年晋升为教授, 2001年起任博士生导师。2002年1月至7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作访问学者。
展开
目录
总论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世界贡献和基本经验
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的历程和最新成果
二、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发展
三、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世界贡献
四、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
五、在世界大变局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进一步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一章 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济理论的渊源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济理论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济理论的意义
第二章 关于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
第二节 中国过渡时期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第三节 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意义
第三章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
第一节 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思想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第四章 关于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理论
第一节 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理论的理论渊源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思想
第三节 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理论的意义
第五章 关于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协调发展的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关于工农业关系的理论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工农等产业关系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 关于产业关系理论创新的意义
第六章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渊源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第三节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第七章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现代化的理论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
第三节 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第四节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第八章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
第一节 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
第九章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
第一节 经典作家关于经济制度的理论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索和理论创新
第三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意义
第十章 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
第一节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形成的历史和理论渊源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以人民为中心理论的创新
第四节 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第十一章 关于经济发展思想的创新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发展思想的意义
第十二章 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理论
第一节 经典作家关于政府和市场的认识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计划和市场关系认识的创新发展
第三节 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理论创新的意义
第十三章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理论
第一节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些基本范畴的继承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理论的创新
第三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创新的意义
第十四章 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关系的理论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四化”关系的探索与创新
第三节 “四化”同步发展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十五章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区域经济理论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区域经济的百年探索与创新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区域经济百年探索创新的经验和意义
第十六章 关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与“三权分置”的理论
第一节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与创新的理论渊源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探索与创新
第三节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十七章 关于实现高水平开放的理论
第一节 实现高水平开放的理论渊源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高水平开放理论的创新发展
第三节 高水平开放理论的意义
第十八章 关于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体系的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理论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经济全球化理论创新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经济全球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意义
第十九章 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
第一节 经典作家关于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思想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和共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