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碳达峰与碳中和(中国行动)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322971
  • 作      者:
    金佩华,杨建初,贾行甦
  • 出 版 社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7-01
收藏
精彩书摘
  《碳达峰与碳中和(中国行动)》:
  一、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清洁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协同推动新能源设施建设。因地制宜积极开发陆上风电与光伏发电,有序推进海上风电建设,鼓励新能源龙头企业跨省投资建设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加快推进浙江宁海、长龙山、衢江和安徽绩溪、金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开展浙江磐安和安徽桐城、宁国等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研究建立华东电网抽水蓄能市场化运行的成本分摊机制。加强新能源微电网、能源物联网、“互联网+智慧”能源等综合能源示范项目建设,推动绿色化能源变革。
  《关于做好新能源配套送出工程投资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高度重视电源配套送出工程对新能源并网的影响,加强电网和电源规划统筹协调,允许新能源配套送出工程由发电企业建设,做好配套工程回购工作,确保新能源并网消纳安全。
  《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发展智慧能源。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部署区域能源管理、智能计量体系、综合能源服务等典型应用系统。结合5G等通信设施的部署,搭建能源数据互通平台,提高电网、燃气网、热力网柔性互联和联合调控能力,推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高电网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调控能力。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优化发展方式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促进存储消纳、高比例利用可再生能源,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可再生能源,健全体制机制、市场化发展可再生能源,坚持开放融入、深化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展望2035年,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在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0亿吨标准煤左右,“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占比超过50%,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3.3万亿千瓦时左右,“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达到33%左右,可再生能源电力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达到18%左右,地热能供暖、生物质供热、生物质燃料、太阳能热利用等非电利用规模达到6000万吨标准煤以上。
  《“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提出,重点发展先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及综合利用技术,聚焦大规模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研发更高效、更经济、更可靠的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以及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先进发电及综合利用技术,支撑可再生能源产业高质量开发利用,攻克高效氢气制备、储运、加注和燃料电池关键技术,推动氢能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重点发展新型电力系统及其支撑技术,加快战略性、前瞻性电网核心技术攻关,支撑建设适应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电源友好并网、源网荷双向互动、智能高效的先进电网,突破能量型、功率型等储能本体及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满足能源系统不同应用场景储能发展需要。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建设重要绿色能源基地。一是强化能源安全高效绿色供给。加强沿海电源点及电力、油气输送通道规划布局,统筹建设海上风电、沿海LNG接收、煤炭中转储运、核电基地。推进深远海风电试点示范和多种能源资源集成的海上“能源岛”建设,支持探索海上风电、光伏发电和海洋牧场融合发展。推进沿海天然气管网建设,合理规划建设沿海电网过江通道和天然气过江通道,打通长江北翼绿色能源和天然气输送通道。规划建设连云港石油储备库。依托沿海港口推进煤炭中转储备基地建设。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利用核能,稳妥推进核能供热。二是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推进风电全产业链布局和光伏产业集群化发展,建设盐城国家级海上风电检验中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加快突破光伏产业关键技术,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研究风电制氢储能。推广新能源应用,建设新能源应用示范城市。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统筹高比例新能源发展和电力安全稳定运行,加快电力系统数字化升级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迭代发展,全面推动新型电力技术应用和运行模式创新,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以电网为基础平台,增强电力系统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推动电网主动适应大规模集中式新能源和量大面广的分布式能源发展。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智能高效的调度运行体系,探索电力、热力、天然气等多种能源联合调度机制,促进协调运行。以用户为中心,加强供需双向互动,积极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加快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突破。研发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开展新能源发电并网及主动支撑、大容量远海风电友好送出、柔性直流、直流配电网、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V2G、虚拟电厂、微电网等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气候变化与气候行动
第一节 温室气体和气候变化
第二节 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第三节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第二章 碳达峰与碳中和
第一节 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内涵和外延
第二节 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现状
第三节 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标准

第三章 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第一节 中国积极参与气候行动
第二节 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第三节 中国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

第四章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第一节 推进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
第二节 大力发展新能源
第三节 因地制宜开发水电
第四节 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第五节 合理调控油气消费
第六节 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第七节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的进展

第五章 节能降碳增效行动
第一节 全面提升节能管理能力
第二节 实施节能降碳重点工程
第三节 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
第四节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
第五节 节能降碳增效行动的进展

第六章 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
第一节 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
第二节 推动钢铁行业碳达峰
第三节 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
第四节 推动建材行业碳达峰
第五节 推动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
第六节 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第七节 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的进展

第七章 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
第一节 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
第二节 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
第三节 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
第四节 推进农村建设和用能低碳转型

第八章 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
第一节 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
第二节 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
第三节 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第九章 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
第一节 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
第二节 加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
第三节 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第四节 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
第五节 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的进展
……

第十章 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
第十一章 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
第十二章 绿色低碳全民行动
第十三章 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