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不同施肥模式双季稻田土壤碳氮循环微生态研究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9298637
  • 作      者:
    唐海明,石丽红,孙耿,等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村读物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唐海明,男,湖南江永县人,1980年生。2008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作物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主要从事稻田土壤微生态与农作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入选2013年(首届)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湖南省“121”创新人才和湖南省湘西特聘专家,荣获第十七届“湖南青年五四奖章”和湖南省农学会青年科技奖。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理事、湖南省土壤肥料学会秘书长、湖南省作物学会理事;湖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项目。出版学术专著9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3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获得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0件;制定湖南省农业技术规程4项。
  
  石丽红,女,湖南湘阴县人,1981年生。2007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田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湖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资金等项目。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与编著学术专著1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省(部)级奖励1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得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3件。
  
  孙耿,男,湖南邵阳人,1984年生。2010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壤生态与质量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湖南省土壤肥料学会副秘书长。先后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地厅级重点项目和湖南省市场监管局项目。出版学术专著4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1项;制定湖南省地方标准1项;制定湖南省农业技术规程2项;获得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件。
展开
目录
前言

1 绪论
1.1 不同施肥模式稻田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研究进展
1.2 不同施肥模式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水解酶活性研究进展
1.3 不同施肥模式稻田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研究进展
1.4 不同施肥模式稻田土壤功能有机质组分研究进展
1.5 不同施肥模式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进展
1.6 不同施肥模式稻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研究进展
1.7 不同施肥模式稻田根际土壤自养固碳细菌研究进展
1.8 不同施肥模式稻田土壤固氮细菌群落结构研究进展
1.9 不同施肥模式稻田土壤氮矿化和胞外酶活性研究进展
1.10 不同施肥模式稻田土壤腐殖化粒级真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群落结构研究进展
1.11 不同施肥模式稻田植株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1.12 不同施肥模式稻田生态系统净碳汇效应及经济收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 不同施肥模式双季稻田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不同施肥模式大麦-双季稻试验设计
2.3 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3 不同施肥模式双季稻田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研究
3.1 土壤容重
3.2 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储量
3.3 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
3.4 土壤碳库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
3.5 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占有机碳比例的冗余分析
3.6 施肥模式与双季稻田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关系
3.7 施肥模式对双季稻田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影响的分析
参考文献

4 不同施肥模式双季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水解酶活性研究
4.1 土壤水解酶活性
4.2 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
4.3 土壤酶活性与SOC含量、活性有机碳组分的相关性
4.4 施肥模式与双季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水解酶活性的关系
4.5 施肥模式对双季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水解酶活性影响的分析
参考文献

5 不同施肥模式双季稻田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研究
5.1 土壤微生物碳效率
5.2 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类型外源碳源的代谢特征
5.3 施肥模式与双季稻田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关系
5.4 施肥模式对双季稻田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影响的分析
参考文献

6 不同施肥模式双季稻田土壤功能有机质组分研究
6.1 土壤基本理化特性
6.2 土壤功能性有机质组分的分布
6.3 土壤功能性有机质中的有机碳含量
6.4 土壤有机碳分布
6.5 土壤有机质功能组分中有机碳含量与总有机碳含量的关系
6.6 水稻产量变化
6.7 施肥模式与双季稻田土壤功能有机质组分的关系
6.8 施肥模式对双季稻田土壤功能有机质组分影响的分析
参考文献

7 不同施肥模式双季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
7.1 土壤基本理化特性
7.2 土壤细菌分类分布
7.3 土壤真菌分类分布
7.4 土壤细菌和真菌a多样性
7.5 土壤细菌、真菌丰度和土壤特性冗余分析
7.6 施肥模式与双季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关系
7.7 施肥模式对双季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影响的分析
参考文献

8 不同施肥模式双季稻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研究
8.1 土壤基本理化特性
8.2 土壤细菌多样性
8.3 土壤细菌分类分布
8.4 施肥模式与双季稻田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关系
8.5 施肥模式对双季稻田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的分析
参考文献

9 不同施肥模式双季稻田根际土壤自养固碳细菌研究
9.1 根际土壤细菌c66L和16S rRNA基因的丰度及RubisCO活性
9.2 根际土壤细菌f66L和16S rRNA基因多样性
9.3 根际土壤c66L细菌群落结构
参考文献
……

10 不同施肥模式双季稻田土壤固氮细菌群落结构研究
11 不同施肥模式双季稻田土壤氮矿化和胞外酶活性研究
12 不同施肥模式双季稻田土壤腐殖化粒级真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群落结构研究
13 不同施肥模式双季稻田植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14 不同施肥模式双季稻田生态系统净碳汇效应及经济收益研究

附录 缩略词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