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欧洲为何需要一部宪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00055184
  • 作      者:
    曹卫东编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编辑推荐

  四位欧洲著名的政治领袖,五位中外权威学者,共同讨论《欧洲宪法条约草案》存在理由,探寻欧洲一体化的途径与前景。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欧洲宪法条约草案》的中文译本,另一部分则是中外学者就欧洲制宪或《欧洲宪法条约草案》所作的各种不同的论述。

 

展开
作者简介
  曹卫东,1968年5月生于江苏阜宁,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助理、文艺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香港《社会理论学报》编委、德国普莱斯纳学会会员。有《交往理性与诗学话语》、《中国文学在德国》、《权力的他者》、《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等多部译著。
展开
内容介绍
  《欧洲为何需要一部宪法》是一部研究讨论欧洲宪法的政治和法律思想的论文集,关注的重点是欧洲宪法内容及其法理依据、现实意义。第一部分是中外学者欧洲中外学者就制宪或《欧洲宪法条约草案》所作的各种不同的论述,有从法学的角度,有从文化理论角度,也有从现实政治的角度,见仁见智,第二部分是《欧洲宪法条约草案》的中文译本,这是汉语世界最早的关于《欧洲宪法条约草案》的完整译本。
展开
精彩书摘
  哈贝马斯这里的表达很容易就让我们联想到他的理性观:“多元声音中的理性同一性”。不管哈贝马斯多么强调和突出差异性和多元性,但最终都归于同一性,因而难免会夹杂着普遍主义和中心主义的成分。这是题外话,我们还是言归正传。哈贝马斯的疑义没有得到格林的有力回应,交锋也就不了了之了。哈贝马斯和格林之间的交锋虽然没有继续下去,但这并不等于说“欧洲是否需要一部宪法”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或消失了。相反,这次交锋的中断在某种意义上恰恰说明了这个问题的尖锐性、复杂性和敏感性。
  事隔五年后,“欧洲宪政化”这一话题再次引起广泛的关注。不过,这次的始作俑者不是思想家,而是政治家。争论的层面也从思想界转到了政界。2000年5月12日,应柏林洪堡大学的邀请,德国外长菲舍尔发表专题演讲,讨论欧盟的东扩和改革问题。归纳起来,菲舍尔的演讲主要有这么四个方面的内容:
  1.尼斯会议提出了一揽子的欧盟改革措施,以便迎接即将加入的新的成员国。但是,这些改革措施还很不到位,也就是说,即便这些改革措施全部得以落实,也不能使欧盟充分应对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因此,欧盟的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下去。
  2.欧盟进一步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欧洲联邦。而且,这个联邦不是形式性或象征性的,而是实质性的,必须选举产生一名欧洲的总统和一个欧洲的政府。设在斯特拉斯堡的欧洲议会也不能再做橡皮图章,而应当名副其实,真正成为欧洲联邦的立法机构和议政机构。
  ……
展开
目录
编著前言
欧洲宪法的现实意义
从国家联盟到联邦:对欧洲一体化最终形式的思考——在洪堡大学的讲话
与菲舍尔的对话
神秘莫测的变化——《明镜》周刊谈话
给欧洲一部宪法——《与德洛尔的对话
欧洲是否需要一部宪法
政治文化和现代社会的集体认同
后民族民主与欧洲未来
欧洲宪法中的原则
欧洲宪法条约草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