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好家长成就好孩子:现代合格父母过12关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6857779
  • 作      者:
    周煊著
  • 出 版 社 :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父母是孩子很重要的老师,《好家长成就好孩子:现代合格父母过12关》是关于如何成为合格父母的使用手册。作者周煊以其多年的教育、心理咨询及心灵健康治疗经验,以其声情并茂的笔触,用一个母亲的情怀将为人父母的良苦用心跃然纸上。书中的内容完全从实际运用的角度出发,书中所提及的内容均为现实生活中真实而又常见的问题,也许这些问题之前一直在困扰着很多父母,而《好家长成就好孩子:现代合格父母过12关》将会给你一个完全属于您自己的答案。

展开
作者简介

    周煊 ,国际NLP高级执行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灵性成长学高级咨询师,美国催眠师协会(ABH)认证催眠师。多家媒体心理亲历故事专栏作者。成立了全国一家NLP灵性成长俱乐部。 曾任幼儿园教师、园长,小学、中学、大学教师,报社记者、编辑,专刊中心主任,现任紫竹心理咨询工作室主任。 从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到一名新闻媒体工作者,再到一名心理咨询师,然后成为灵性成长学的推广者和实践者,在职业生涯的不断历练、充实和深化的过程中,对教育、对个人的成长、对人生的最终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她运用NLP技术,为数百名成人和孩子做过个案心灵治疗。设计主讲的《现代合格父母过12关》体验式训练讲座,正通过互联网服务于中国的千千万万个家庭。

展开
内容介绍

    父母需要“上岗证”,因为做父母是人世间一件艰难而复杂的事情。很多孩子的行为和心理问题,来自于父母的“不合格”。让我们脸红的一个调查结果:中国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排名被挤出前10名。而美国和日本的则位居。家庭教育是融理念、方法、心理、生活方式与亲子关系等于一体的综合工程。我想用家长、教师、心理咨询师这三个身份不同的角度去和大家探讨这个问题。12关正是基于以上这些想法,试图通过一环扣一环的有体验、有互动、有练习的过关训练,来帮助家长塑造自己的角色、开发孩子的生命潜能、保持孩子良好的生命状态、寻找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植入积极正面的自我意向。让家长在生动有趣的体验、互动和练习的过程中,找到成为一个“合格家长”的模式和感觉。

展开
精彩书摘
    检查你的教养方式
    
    当孩子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除了一些特殊的先天不足以外,他们的生命状态几乎是相似的。但是经过若干年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之后,他们开始呈现出不同的生命状态。
    是什么造成了孩子的生命状态往不同的方向发展呢?
    
    我们一起来做游戏
    
    在过12关的体验式讲座上,我一般会邀请一些家长来一起参与下面的游戏:
    
    游戏:“妈妈和孩子”
    先请一位家长来扮演第一种类型的家长。然后请下面所有的家长来扮演孩子。我用语言来引导所有的“孩子”以及游戏中的“家长”进入不同的场景。因为需要引导他们尽量能看到清晰的画面,所以在描绘画面的时候可以添入一些细节。
    
    场景1
    孩子:正坐在沙发上,一边吃零食,一边在津津有味看电视。他正被电视里的情节逗得哈哈大笑。
    妈妈:(从房间里走出来,看见孩子又在看电视,感到很生气,大声地对孩子呵斥)以后不准再看电视!成天浪费时间,赶紧去做功课!去背英语!
    
    场景2
    孩子:(磨磨蹭蹭地走到一架钢琴前,但是表现出很不耐烦地弹了几下琴键。)唉!又要弹琴,我最讨厌弹钢琴了,可是妈妈一定要我学钢琴,还说那样长大了显得很有修养。唉!
    妈妈:(看到孩子磨蹭的样子很生气,走到钢琴边指着琴谱说)别磨蹭了,赶紧把这个新学的曲子练十遍!下次回琴的时候如果你弹不好,妈妈在一旁也会很没有面子的!
    
    场景3
    孩子:(正在欣赏一枚刚刚搜集来的邮票,很开心很珍爱的样子)呵呵,再差一枚我就可以集满这整套的邮票了。
    爸爸:(从外面走进来,看见孩子又在玩邮票,显得很生气)我给你的钱你都花到这些没有用的地方去了,叫你不要玩这些又浪费钱又浪费时间的东西,你就不听,把邮票统统拿给我!等以后你长大了再还给你!
    
    当游戏中“家长”和“孩子”在表演完这三个场景以后,请所有的“孩子”自由表达一下自己内心的感受。
    “不好”、“不舒服”、“很难受”……这是“孩子们”的真实感受。不过,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是否我们也曾经把这些“不好”、“不舒服”、“很难受”的感觉通过我们的方式传递给孩子呢?
    而上面几个场景是可以从生活中截取到的三组真实的镜头。
    我们再来看看,上面这些情景中,家长们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在对待孩子呢?
    是的,也许你已经判断出来了,这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父母类型——命令型的父母,命令型的父母总是很喜欢主观地向孩子下达命令和要求。
    也许你在游戏中的感受已经告诉你了,当你以“孩子”的身份去体会这份感受的时候,一种被动接受父母“发号施令”的不舒服感、难受感油然而生。不过如果此时你是家长的话,你是无法体会这些感受的。相反,你可能还会感觉很爽,很有做家长的感觉呢。
    我就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朋友,她很痛苦地告诉我,每天晚上回到家里,她肯定会对着孩子大喊大叫几回,尽管她在事后也会后悔,但是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而且让她感觉自己很恐怖的一点是:每次对着孩子大喊大叫以后,她都会感觉特别爽,因为她感觉一天工作中所有的委屈和疲惫都发泄出来了。
    除了命令型的父母,还有哪些类型的家长也会让孩子们常常感觉到不舒服和难受呢?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一些例子:
    “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啊?成天就知道玩网络游戏!”——指责型父母(总是对孩子进行责怪、责问、挖苦的父母)。
    “妈妈真是被你气死了,你是我们所有同事孩子中学习最差的,真是让妈妈感到丢脸!”——攀比型父母(动不动拿自己家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如果这次考试成绩不进入前10名,那就取消你的旅游计划!”——威胁型父母(总是对孩子发出各种警告和威胁)。
    “给谁打电话打那么长时间啊?是不是又在和那个女孩子打电话啊?小小年纪,是不是在谈恋爱啦?”——怀疑型父母(时时刻刻对孩子保持高度警惕,总是怀疑孩子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钥匙这么重要的东西你也敢丢?你实在是太不小心了啊!好了,你的压岁钱被妈妈没收了,就算是对你的惩罚!”“你又偷偷那家里的钱?今天我非要揍死你不可!啪!啪!啪!”——惩罚型父母(对孩子不满意的时候动辄惩罚或者体罚)。
    “我的小宝贝,你想要什么尽管说,妈妈花再多的钱也给你买!”——溺爱型父母(对孩子的欲望不分青红皂白地无限制地满足)。
    “我的小祖宗啊,拖地这样累的活怎么能让你干呢?你呢,什么事都不用干,你只要吃好睡好,妈妈就已经很满足了。”——娇惯型父母(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动手,什么苦都不让孩子受)。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关:整合你的角色
第二关:了解孩子的生命状态
第三关:检查你的教养方式
第四关:舞动信念的“魔棒”
第五关:用接纳打开孩子的心扉
第六关:“好习惯”是这样炼成的
第七关:鼓励有方,称赞有度
第八关:和孩子一起玩转智力魔方
第九关:和孩子一起做情商训练
第十关:发挥文字的神奇魔力
第十一关: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第十二关:在潜意识里坚定“合格父母”的信念
附1:海玲案例
附2:家庭教育问题调查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