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静态分析
我们首先从静态横截面的角度考察相对于非集团公司,集团公司财务状况的变化情况。这个角度研究运用的数据来自于上述静态样本组。我们共获取了1378家企业9个会计年度10051个混合数据。其中我们界定的348家集团公司共有1961个观测值,非集团公司以及集团公司集团化之前的年度数据共计8090个观测值。
我们首先对各主要回归变量进行了分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的描述性结果来看,我们发现相对于非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样本组的经理人报酬及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占比均要高于非集团公司样本组。我们同时对这两个指标的均值和中位数的独立分组差异性检验显示,组间差异性均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集团化经营后,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集团化公司的资产规模均值水平(自然对数值)也显著‘高于非集团化公司,但前者销售收入增长率却大幅低于后者,侧面反映在实施集团化并购扩张之后,企业面临的投资增长机会有所下降。 而我们更为关注的是,集团公司样本组的R。E波动性明显高于非集团公司,其均值水平较非集团样本组高出50%以上。而与此同时,集团公司样本组的Altman Z—Score也远远低于非集团样本组,其均值水平仅相当于后者的70%左右。不但如此,我们发现非集团公司样本组的Z—Score的均值为2.885,根据Ahman(1968)研究结论,Z>2.675,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基本没有破产的威胁。但集团公司样本组的Z—Score的均值仅2.049,进入了Altman称为破产“灰色地带”的风险区间(1.8l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