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幽兰飘香:昆曲之美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0478345
  • 作      者:
    刘静著
  • 出 版 社 :
    紫禁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刘静,1985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同年到北方昆曲剧院担任主要演员,一直活跃在国内外的舞台上。l995年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1996年,被意大利文化中心授予“罗马之泉”奖,以表彰在中西艺术交流中做出的贡献。并多次受邀到美国、意大利等国家演出和讲演。  
  2002年获得北京大学硕士学位后,受聘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从事艺术创作和研究工作,并担任研究生导师。参与撰写了《中国昆曲大典》和《中国昆曲艺术》,编写出版了《中国昆曲图鉴》。参与执导了《少林雄风》、《海峡两岸佛教音乐展演》。
展开
内容介绍
  昆曲,是我国古典戏剧的代表。自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后,全世界以神奇的目光注视着它,迅速广泛地兴起了一股“昆曲热”。随着这股“昆曲热”的发展,昆曲艺术的民族特征、昆曲的美学价值,将进一步为世界所认识,中国戏曲在世界戏剧中的地位,也将被世界戏剧史改写。作为这种“昆曲热”现象之一,各种介绍、论述、研究昆曲的出版物,也像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刘静女士撰写的《幽兰飘香——昆曲之美》一书,就是其中很有个性、很有特色的一本。全书十余万字,广泛地涉及昆曲历史、昆曲文学、昆曲舞台艺术的各个方面,并以演员的表演艺术相贯穿,成为这《幽兰飘香:昆曲之美》的显著特征。这个特征不仅体现在结构上,更体现在目的上,即它的现实针对性上。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寻梦春秋六百年
  第一节  昆曲的形成——迤逦之声起江南
  世界上有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其源流:一个是古希腊的戏剧,一个是古印度的梵剧,一个是中国的戏曲。中国戏曲是现在世界上唯一还活着的古老戏剧。在世界戏剧的艺苑中,中国戏曲这束独特的奇葩虽然很早就经历了萌芽时期,但与欧洲戏剧相比,戏曲从孕育到最终戏剧形态的完成,经过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发展阶段。中国戏曲从宋金的院本,到元代的杂剧以及南戏、传奇等,直到l6世纪中叶昆曲时代的到来,才逐渐成熟,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中国戏曲是融诗歌、表演、音乐、舞蹈、美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在近三百多个戏曲剧种中,昆曲具有悠久的历史,最能够体现出中国民族戏剧特色,是传统戏曲中一个影响极为深远的剧种。
  古老的昆曲原为昆山腔,后来又被称为昆曲或昆剧。早在元朝末年,宋元南戏流传到江南苏州的昆山地区,很快与当地的民间音乐相结合,经过音乐家们的努力和改进之后,产生了富有地方特色的一种新腔,这便是昆山腔。元末明初戏曲家顾坚,自号“风月散人”,昆山千灯人,后人称其为昆曲鼻祖。他精于南词,善作古赋。据魏良辅《南词引正》一书记载:“顾世居昆山,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为昆山腔创始人。当时的昆山腔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的四大声腔,它们都属于南戏的声腔系统。
展开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寻梦春秋六百年
第一节  昆曲的形成——迤逦之声起江南
第二节  昆曲的繁盛——雄霸剧坛二百年
第三节  昆曲的蜕变——曲终人散不复还
第四节  昆曲的重振——姹紫嫣红尽开遍
第二章 笛声悠扬梦回啭
第一节  婉转悠远——昆曲音乐
第二节  委婉细腻——水磨腔调
第三节  高亢豪放一北曲声腔
第四节  古韵留香——曲调格律
第五节  字正腔圆——润腔风格
第六节  清音流丽——伴奏乐器
第三章 幽兰雅韵千载传
第一节  则为你如花美眷——《牡丹亭》
第二节  一曲霓裳播千载——《长生殿》
第三节  桃花扇底送南朝——《桃花扇》’
第四节  千年不断诉琵琶——《琵琶记》
第五节  云水声寒一曲中
——《琴挑》《千里送京娘》《活捉三郎》
第六节  大江东去浪千叠——《单刀会》《林冲夜奔》
第四章 轻歌曼妙舞翩跹
第一节  粉墨春秋——生旦净丑
第二节  妙舞清歌——唱念做打
第三节  写意之美——舞台时空
第四节  载歌载舞——表演艺术
第五节  惟妙惟肖——特色身段
第六节  精彩纷呈——表演特技
第五章 赏心乐事谁家院
第一节  以简代繁——舞台布景
第二节  虚实相兼——砌末道具
第三节  五彩神韵——化妆造型
第四节  美轮美奂——戏装服饰
第五节  金珠翠羽——冠巾凤簪
第六节  玲珑雅致——戏靴彩鞋
第六章 姹紫嫣红春满园
附录
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选介
历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昆曲获奖演员介绍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