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目听劲
咏春拳发力中,往往强调“一力降十会”与“一巧破千斤”。
“一力降十会”讲的是以周身刚柔相济的整劲发力击敌,则内劲汹涌澎湃,沛然莫之能御,即便是身强力壮之人,也经受不住穿透性的轻轻一击,瞬间失去作战能力;“一巧破千斤”指的是以极其敏锐的皮肤感应力听劲卸力,以轻灵的技巧变化破去对手力重千斤的攻击,令其失重失势。“一力降十会”与“一巧破千斤”并不矛盾,属于内劲发力的两种应用,两者相辅相成。
运用咏春技法遇敌搏斗时,咏春拳手常常以150角、300角或450角的手法、腿法变化,来听劲卸力、败形制敌。无论对手的攻击距离多长(多短)、速度多快、劲力多沉重,我方却始终以一个极小、极其刁钻的角度切人,在与对手接触的瞬间,以一点半点的细微差别,赢得搏斗的胜利。
故而,咏春歌诀云:“只谈线位,力与角度;以弱胜强,始是功夫。”这便是咏春藕手听劲发力的应用之道。
总而言之,咏春各种劲力的获得与应用,皆源自“双人藕手”的长期盘练。
通过“双人藕手”的长期盘练,可以将人体阴面肌肉放松,阳面筋骨放长,获得“鹤形龟背”般的内劲发力结构。此时,阴松阳紧而全身劲力贯通,腿力、腰力、背力、臂力聚于手上,肩、肘、腕、胯、膝、足大个部位同时用力,产生一种聚周身之力于一点的合力,临敌之际多角度、高速度变化而合力不失,永远以整劲打人,而己方不受力,这便是六合力。
当习拳者六合力大成之时,无论敌手如何攻击,我方皆可听劲、变劲、化劲,一切以本能反应应对,将“一力降十会”与“一巧破千斤”完美地融为一体,千招万式应激而发,却又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令对手茫然受制、四顾不暇。
故而,“双人藕手”是咏春内劲发力之源、技法应用之本,须常年盘练,方能得技法与发力之神髓。
本章专门讲述“双人藕手”中“闭目藕手”的应用之法,属于最高层次的听劲训练法门。
“闭目藕手”的实战盘练如下(下图演示动作未经任何排练,纯属本能反应,演示者中以厚布蒙双眼者为王斐师傅,配手为刘靖师傅):
一、闭目藕手第一节
(1)王师傅与刘师傅均以二字钳羊马正身马姿势相对而立,左手伏手均搭在对手右手摊手之上,双方四臂放松相接,手肘归于身体中线,周身劲力自手臂连接处指向对方中线,感应对方桥手上回传过来的腰马回击之力。
瞬间,王师傅首先发动螺旋攻势,左臂向左下方翻滚,同时右臂向上翻滚,左手伏手在下,右手变膀手居上,其圆转劲力自桥手相接处冲击刘师傅中线;刘师傅即时反应,左手伏手与右手摊手黏住王师傅双臂,随旋转之势向前发力,吃住王师傅劲力。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