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写意牡丹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1445081
  • 作      者:
    周清波著
  • 出 版 社 :
    辽宁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牡丹入画可以追溯到东晋顾恺之的名作《洛神赋图卷》,在南北朝时期亦有杨子华画牡丹的记载;到了唐代,据董首《广川画跋》记载:“边鸾所画牡丹,妙得生意,不失润泽。”五代南唐时(923—936年)徐熙画的《牡丹图》用笔清秀,意趣生动,堪称一绝。到了明代,徐渭、陈道复创作的牡丹用笔放纵,水墨淋漓,气势酣畅,并称“青藤、白阳”。清代的八大、石涛、恽寿平、李蝉的牡丹画作形神兼备,荡气回肠,皆为牡丹画作中的精品。乃至近代的吴昌硕、虚谷、任伯年、王雪涛等人所创作的牡丹画也各具特色,白成各家。清代恽寿平画牡丹,润秀清雅,而绘画大师齐白石画的牡丹画,用笔简练,常常是寥寥数笔,却生机盎然。
展开
精彩书摘
  (4)重新蘸白粉、曙红、少许胭脂,画朝向我们自己的画瓣(它的透视变化可以理解为多个瓷盘摞在一起,朝向我们最近的瓷盘边缘)。用笔尖和笔肚朝一侧果断横拖,形状呈长三角形,笔笔挤衬,使花瓣之间有一定的向心力,呈半弧状,或长或短,不宜太多,点到为止。重新蘸上面所讲的颜色,画出花头两边和下托的大花瓣,笔要一掀到底。笔尖蘸曙红和胭脂,水少色重,挤衬出花头中间的花瓣。注意要果断有力,画出花瓣的形状特点,花头外形边缘要整体处理,略呈方形,切忌画成圆形。
  (5)等半干,笔尖蘸曙红和胭脂调整花芯处的花瓣。注意小花瓣的变化。总体来说,画花头如果是中间花瓣略显模糊,周围花瓣就得交代清楚。从而表现出牡丹的丰满、滋润、多层的量感和质感。
  盛开的花头一般看不到花蒂的大花萼,或只看到一点。小花萼可看到两三片,在下面画花萼、花苞时再具体讲述。
  3.花蕊的结构和画法
  花蕊在花朵中占重要地位,犹如人的眼睛。在颜色上起对比、提神作用。画好花瓣、花萼后,再点以花蕊,才能组成完整的花冠。
  花蕊分雄蕊和雌蕊。雌蕊位于花芯中央,形状如小石榴,愈长愈裂,开谢时已形成大料瓣形。画雌蕊要根据花心方向,在花芯处先用浓墨加胭脂点出竖的椭圆形,干后用石青或石绿在其上面点出五裂雌蕊。雄蕊位于雌蕊四周,初开时花蕊丰满,排列整齐,呈中黄色,盛开时蕊露于外,较初开灵活,色为淡黄。雄蕊由蕊头和蕊丝组成。蕊丝上接蕊头下接蕊芯。蕊头形似米粒。画法是:用藤黄加白粉点蕊头,在雌蕊四周呈向心状,有大小、起伏变化,用白粉或淡黄色接蕊头向花芯拉出蕊丝。注意笔头颜色的水分不宜过多,色稠能覆盖下面的红色,画时有聚有散,大小长短对比,不要拘于一蕊一丝。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