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部自述<br>第一章家世<br>·我的爸爸妈妈<br>·童年<br><br>第二章成长<br>·抗战中的磨难<br>·南开中学<br>·大学教育和学问之道<br><br>第三章立业成家<br>·从事铁道事业<br>·爱人赵燕玲<br><br>第四章悲惨岁月<br>·稀里糊涂成了“右派”<br>·下放山东几乎饿死<br>·“文化大革命”中被抄家<br>·发配到大同机车厂<br><br>第五章转向经济学研究<br>·离开铁道研究院<br>·改变我命运的人<br>·开眼看世界<br>·在澳大利亚教书<br>·学术总结<br><br>第六章社会活动<br>·创办天则经济研究所<br>·扶贫与办学<br>·渐入老境<br>·对中国社会的反思和展望<br><br>第二部同道<br>第七章学界往事<br>·经济学探险<br>·“如兄之友,如父之师”<br>·怀念杨小凯<br>·留美经济学会<br><br>第八章播种观念<br>·《择优分配原理》的背后<br>·经济学传道士<br>·站在风口浪尖<br><br>第九章知易行难<br>·天则在民间<br>·一起为穷人办事<br>·公民社会行动者<br><br>第十章生活本色<br>·和青年人在一起<br>·陌生的朋友<br>·平凡是真<br><br>第三部立言<br>第十一章经济原理<br>·择优分配原理<br>附:茅于轼对择优分配原理的讲解<br>·一般均衡与“金钱万能”<br>·价格万岁<br>·交换创造价值<br><br>第十二章财富本质<br>·财富创造原理<br>·富国与穷国的差别<br>·投机的利弊<br>·财富如何被消灭<br><br>第十三章制度解析<br>·平等——市场制度的基石<br>·有特权即无人权<br>·民主的核心是宽容<br>·社会科学中的“牛顿定律”<br><br>第十四章道德思考<br>·从经济的角度看道德<br>·中国传统道德观的不足<br>·建立新的道德观<br>附:茅于轼对市场经济中<br>非自利因素的讲解<br>·人生的意义<br><br>第十五章未结束的争议<br>·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br>·反对18亿亩耕地红线<br>·建议取消经济适用房<br>·赞同高校学费涨价<br>·人民币升值的障碍何在内容摘要
第一部自述、第一章家世、我的爸爸妈妈、童年、第二章成长、抗战中的磨难、南开中学、大学教育和学问之道、第三章立业成家、从事铁道事业、爱人赵燕玲、第四章悲惨岁月、稀里糊涂成了“右派”、下放山东几乎饿死、“文化大革命”中被抄家和发配到大同机车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