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的数学原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74983
  • 作      者:
    谷兴荣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谷兴荣 ,代表作有《科技兴国的定量方法》、《科技转化方法论》等。
展开
内容介绍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的数学原理——数理科学技术学的三大理论研究》分为“科学技术的结构演变理论”、“科学技术的运行机制与功能理论”和“科学技术的传播发展与评价理论”三编,共计16章。全书对科学学理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科学学理论是从科学计量学分化出来的而且与经济学和管理学(特别是技术经济学,也有人称为科技经济学、科技管理学)密切相关。它是一个介于科学计量学、数量经济学和数学之间的“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基础研究领域”。
展开
精彩书摘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的数学原理》是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科学学理论的 相关问题。因此,它以科学计量学为中心,而且与经济学、管理学,特别 是技术经济学(也有人称为科技经济学)、科技管理学密切相关。因此, 本书是一本运用数学方法研究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运行机制、发展规 律、社会功能等问题的学术专著。 科学技术发展的计量研究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100多年以前。马克 思是揭示定量研究在科学演化中的作用和地位的第一人。他说,科学只有 她成功地应用数学的时候,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科学史表明,任何科 学都有自己的演化历史;任何科学都会在演化过程中产生自己的专门进行 定量描述的分支学科。 科学的定量研究,最早散见于19世纪中叶以后少数自然科学家的著 作之中。
展开
目录
目 录<br> <br> 前 言 1………………………………………………………………………… 第一编 科学技术的结构演变理论 绪 论 3………………………………………………………………………… Ⅰ 科学学的计量研究分科与数理科学技术学 3……………………… Ⅱ 科学技术发展计量研究的历史、现状、问题 9…………………… Ⅲ 理论创新与基本观点 33…………………………………………… Ⅳ 数理科学技术学是科技管理的理论基础 40……………………… 第一章 科学技术的要素结构及演变机制 48……………………………… Ⅰ 科学技术的指标、模型与推论 48………………………………… Ⅱ 经济发展的因素指标测算与回归分解模型 72…………………… Ⅲ 科学技术要素结构波动与研究效益变化规律 94………………… 第二章 科学技术的门类结构与作用机制 108……………………………… Ⅰ 科学技术门类的纵向分类法与管理创新 108……………………… Ⅱ 科学技术经济的起伏对应原理 117………………………………… Ⅲ 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供求平衡原理 124……………………………… 第三章 科学技术的学科结构及演变规律 132……………………………… Ⅰ 科学横向结构的渗透交叉规律 132………………………………… Ⅱ 带头学科、当采学科及其转移规律 143…………………………… Ⅲ 值兴技术群的形成发展与转移规律 158…………………………… Ⅳ 科学群落的梯度结构及其生产函数 168…………………………… 第四章 科学技术的知识结构及演变规律 177……………………………… Ⅰ 科学新知识单元的产生及其知识结构影响 177…………………… Ⅱ 科学知识增长的基因组衍生原理 187……………………………… Ⅲ 知识工作的结构特征对生产率的影响 196………………………… Ⅳ 科学技术成果质量结构的宝塔式动态稳定规律 205………………Ⅴ 从学位论文统计分析看知识管理研究现状 215…………………… 第五章 科学技术的区际结构及演变规律 222……………………………… Ⅰ 科学技术中予前取后的分化规律 222……………………………… Ⅱ 科学技术从高到低的梯度转移规律 231…………………………… Ⅲ 科学技术领域此起彼落的中心转移规律 238……………………… Ⅳ 科技发展区际关系三大规律的统一原理 248……………………… 第六章 科学技术结构的弹性替代关系 252………………………………… Ⅰ 科学技术指标的波动弹性与替代极限 252………………………… Ⅱ 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区域化与城市化 267………………………… 第二编 科学技术的运行机制与功能理论 第七章 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机制 281……………………………………… Ⅰ 科技中心转移的三大动力机制 281………………………………… Ⅱ 科技发展的逆反发展机制 295……………………………………… 第八章 科学技术的链锁代偿机制 302……………………………………… Ⅰ 科学技术作用社会的循环连锁机制 302…………………………… Ⅱ 科学技术作用社会的相互代偿机制 315…………………………… 第九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动能分析 327……………………………………… Ⅰ 科学成果的社会历史影响的评价指标 327………………………… Ⅱ 科技进步与社会平等的U形发展规律 334……………………… Ⅲ 科学技术社会化的线性发展规律 343……………………………… 第十章 科学技术的经济效能分析 350……………………………………… Ⅰ 效用系数与技术成果的经济功能评价 350………………………… Ⅱ 企业继续教育的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357…………………………… Ⅲ 科技投资的可能度与满意度的经验测算方法 361………………… 第十一章 科学技术的经济社会效益变化规律 367………………………… Ⅰ 科学技术研究效益演变的三大基本规律 367……………………… Ⅱ 科学研究效益的线性与非线性规律 374…………………………… Ⅲ 科学技术研究效益的最小要素限制规律 382……………………… Ⅳ 理论科学研究效益的三大变化规律 388…………………………… 第三编 科学技术的传播发展与评价理论 第十二章 科学技术传播与溢出效应 401…………………………………… Ⅰ 科学技术传播扩散的相关原理 401…………………………………Ⅱ 科学技术知识的区域溢出效应 406………………………………… Ⅲ 科学技术地域扩散范围的测度方法 414…………………………… Ⅳ 产业间R&D溢出效应的比较分析 423…………………………… 第十三章 科学技术的质能状态分析 433…………………………………… Ⅰ 相对引文率与科学理论成果评价 433……………………………… Ⅱ 技术密集度的指标体系与计算方法 443…………………………… Ⅲ 科技成果成熟度的度量 448………………………………………… Ⅳ 周期利用率与科技发展的宏观状况 453…………………………… Ⅴ 科技转化的质量指标与质量瓶颈诊断 457………………………… 第十四章 科学技术发展与代谢规律 468…………………………………… Ⅰ 科学技术发展的指数规律、周期规律与统一性原理 468………… Ⅱ 科学发展从大涨落向小起伏的转变趋势 485……………………… Ⅲ 科学技术成果的新陈代谢规律 491………………………………… Ⅳ 科学技术成果对接期与新陈代谢速度 500………………………… 第十五章 科技活动的三大基本法则与行为边界控制 505………………… Ⅰ 科学技术活动的三大基本法则 505………………………………… Ⅱ 科技创新行为边界及控制机制 518………………………………… 第十六章 科学技术评价的四大指标与四大环节 524……………………… Ⅰ 科学技术评价的意义、思路与方法 524…………………………… Ⅱ 科学技术研发的数量指标测算 528………………………………… Ⅲ 科学技术研发的质量指标测算 533………………………………… Ⅳ 科学技术研发的效益指标测算 544………………………………… Ⅴ 科学技术研发综合指标测算 552…………………………………… Ⅵ 科学技术研发效益测算的四大环节 564…………………………… 参考文献 58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