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高级宏观经济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09028430
  • 作      者:
    袁志刚,宋铮著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1
收藏
内容介绍
  《高级宏观经济学》的上篇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新古典综合宏观经济学、非瓦尔拉斯均衡宏观经济学、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对产出、就业和价格等宏观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既梳理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也在一个比较统一的框架内分析了各个流派的特点和不足。《高级宏观经济学》的下篇对消费、投资、货币、失业和经济增长等五个宏观经济专题进行了考察,介绍了当代宏观经济学界的最新成果,同时也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高级宏观经济学》不仅是一本适合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高级教材,同时也是一本跟踪宏观经济学前沿的专著和中国经济学工作者研究主流经济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展开
精彩书评
  凯恩斯在《通论》的前言中这样写道:“我们所争执的对象,其重要性可称无以复加。不过,如果我的解释是对的,则我必先说服我同行经济学家,然后再及群众……这种意见分歧,使经济理论在目前几乎丧失了实际重要性;意见分歧一日不去,实际重要性便一日不恢复。”这里的“争执对象”用凯恩斯的话来讲就是“何种决定力量使得总产量与总就业量改变”。凯恩斯也许不曾料到,他与经济周期理论家之间的争执开创了一门全新的学科,即宏观经济学。
  凯恩斯也许更不曾料到,这场争执一直延续到六十多年后的今天,凯恩斯与庇古和哈耶克的徒子徒孙们依然令人吃惊地继续着比较信念与智力的斗争。
  曾经占据绝对优势的凯恩斯帝国大厦在卢卡斯这个芝加哥天才的打击之下一度显得摇摇欲坠。卢卡斯确信:“要想在一致的和有用的宏观经济理论方面取得最迅速的进展就必须接受经济周期理论家对问题的陈述,而非试图进一步修正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给予我们的粗制滥造的结构。(Lucas,1977)”卢卡斯进一步警告说:“如果经济周期理论家是正确的,那么现在许多宏观经济学家所关注的短期操作只会使我们不再去注意对实际上可能有效的稳定政策的讨论;这一延缓将伴随着非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学有用性之信奉的逐步但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丧失。”不过,以卢卡斯为代表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总是让人觉得有些极端。正如一位聪明但又颇受争议的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家曼昆所言:“智慧的思想总是潮起潮落。大多数经济学家并不情愿支持建立在市场出清基础上的经济周期理论。因此,对于凯恩斯思想在1980年代的重新崛起并占据主导地位不必太过惊讶。(Mankiw,1993)”这些持续至今的有关宏观经济学基本问题的分歧虽然尚无定论,但人们对于宏观经济学重要意义的认识却远不像凯恩斯和卢卡斯所预想的那么悲观,因为在反反复复的争论当中,经济学家获得了许多激动人心的研究成果。也许这些研究成果还不成熟,有时甚至可能是错误的,但它们的确扩展了我们认识这个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的视野。
  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的中国经济学人似乎对当代宏观经济学缺乏系统的认知。许多院校的宏观经济学专业培养计划中仅仅包含围绕凯恩斯和弗里德曼展开的中级教程,不少专业人士甚至认为宏观经济学迄今尚未走出“如何解释失业和通货膨胀之两难问题”的局面。这些遗憾促使我们决定撰写一本旨在系统介绍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的著作。我们原本以为缺少必要的数学训练是造成目前这种落后状况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在两年前完成的初稿中采取了以数学方法为主线、以相应的研究成果为实例的介绍方式。然而,在与同行和学生的交流中,人们常常对比较抽象和枯燥的数学望而却步,力求严格和完整的介绍相关的数学方法往往会挫伤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我们逐渐认识到数学其实并非限制人们理解当代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因素,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宏观经济学的科学性及其采用的科学方法的藐视。“推导和计量只不过是经济学家们在故弄玄虚罢了”是大家经常听到的声音。我们当然并不否认有相当数量的经济学研究的确存在形式主义的弊病,但这种片面的态度无疑极大地影响了学习效果。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对原稿作了大幅度的调整。首先增加了对于经济学方法论和经验研究成果的介绍,我们相信这将有助于人们更加客观地认识这门新兴学科。其次,改写了除经济增长以外的
  涉及最优控制的所有内容,把连续时间的最优控制问题转换为可以使用古典方法进行处理的微积分问题。经济增长则被安排到最后一章,以便读者无需掌握最优控制方法也能比较顺利地了解当代它观经济学的大部分内容。最后,完全删除了介绍随机最优控制的内容。对于应用这一方法的研究成果,我们转而使用简单的微积分方法显现其隐含的经济学含义。虽然我们做了一些简化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难以简化和不应简化的内容。我们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即把这些内容放进附录。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继续阅读,而跳过附录也不会影响对于以后内容的理解。
展开
目录
第一章导论
1.1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1.2宏观经济学的兴起
1.3宏观经济学的革命
1.4反思

第二章总需求和总供给
第一节总需求分析
1.1总需求不足下的IS-LM模型
2.2比较静态分析
第二节宏观经济模型:比较与发展
2.1古典宏观经济学模型
2.2菲利蒲斯曲线与总供给曲线
2.3新古典综合模型
第三节非均衡宏观经济学
3.1基本概念
3.2巴罗-格罗斯曼模型
结束语
附录

第三章理性预期
第一节适应性预期
1.1附加预期的菲利蒲斯曲线
1.2自然率假说
第二节理性预期
2.1理性预期假说
2.2宏观理性预期假说
2.3理性预期模型的解
第三节信号提取
3.1不完全信息
3.2信号提取
3.3卢卡斯供给曲线
3.4卢卡斯-贝纳西模型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第四章真实经济周期
第一节经济周期中的一些特征事实
1.1方法
1.2特征事实
第二节真实冲击与拉姆齐模型
2.1冲击的持久性
2.2真实冲击
2.3一个增长模型
第三节真实经济周期模型
3.1固定劳动供给模型:一个解析解
3.2固定劳动供给模型:数值解
3.3劳动供给的跨期替代
3.4可变劳动供给模型
第四节批评与回应
4.1劳动供给
4.2工资、货币与价格
4.3传导机制、真实冲击的测量以及真实经济周期模型的评价方法
结束语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第五章名义刚性与真实刚性
第一节交错调整
1.1工资的交错调整
1.2价格的交错调整
1.3对于交错调整的讨论
第二节菜单成本与近似理性
2.1菜单成本
2.2近似理性
2.3综合
2.4经验证据
第三节真实刚性
3.1真实刚性与名义刚性
3.2边际成本与真实刚性
3.3边际收益、需求弹性与真实刚性
结束语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第六章消费
第一节确定情况下的消费理论
1.1凯恩斯消费函数
1.2跨期最优
1.3永久收入假说
第二节不确定情况下的消费理论
2.1预期
2.2基准模型
2.3随机游走假说
2.4经验研究’
第三节消费理论的一些新发展
3.1预防性储蓄假说
3.2流动性约束假说
3.3入假说
第四节利率、税收、公债和政府支出
4.1利率
4.2税收与公债
4.3政府支出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第七章投资
第一节确定情况下的投资理论
1.1加速原理
1.2新古典投资理论
1.3调整成本模型
1.4托宾q
1.5固定调整成本模型
第二节不确定情况下的投资理论
2.1线性二次型模型
2.2一个扩展
2.3不可逆性与等价价值
2.4维纳过程与伊藤引理
2.5模型
2.6经验研究
结束语
附录A
附录B

第八章货币
第一节货币需求
1.1迭代模型
1.2现金先行约束
1.3其他的货币需求理论
1.4经验研究
第二节通货膨胀
2.1成因分析
2.2预期
2.3铸币税
第三节货币超中性
3.1托宾效应
3.2希德劳斯基模型
3.3争论
第四节最优货币数量
4.1弗里德曼定律
4.2铸币税与最优货币数量
4.3最优铸币税与最优货币数量

第九章失业
第一节贝弗里奇曲线
1.1概述
1.2结构性失业
1.3摩擦性失业
1.4经验研究
第二节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与工资的确定
2.1工资合同
2.2效率工资
2.3内部人和外部人
2.4二元劳动力市场
第三节失业回滞
3.1概述
3.2两种解释
结束语
附录

第十章经济增长
第一节新古典增长理论
1.1索洛模型
1.2最优控制理论与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模型
1.3技术进步
1.4经验研究
第二节内生经济增长
2.1AK模型
2.2一个扩展
2.3宇泽-卢卡斯模型
2.4外部性
2.5创新与增长
2.6创新增长模型
2.7经验研究和一些新的研究方向
结束语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