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传李斯法书多是为秦始皇歌功颂德之刻石。始
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秦始皇东巡至山东济
宁邹城峄山,立下刻石,即李斯篆书《峄山碑》,也
是现存较早的秦篆刻石,原石后来被焚毁。杜甫有诗
云『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可见唐代
流传的拓本多为从枣木板上翻刻。宋代以后,《峄山
碑》又有多次翻刻,版本颇多,如『长安本』、『青
社本』、『邹县本』等。现今流传较广的『长安本』
刻于宋淳化四年(993),为南唐徐铉临写,郑文宝
重刻,现存于西安碑林。
《峄山碑》用笔藏头护尾、笔笔中锋,线条挺拔
圆劲、匀称玉润,形如『玉箸』;结构严谨、均衡对
称,横平且竖直,转笔婉而通;整体章法横成行、竖
成列,严肃之中见生机,静穆之中有飞动。
华夏万卷编的《李斯峄山碑》为彩色印刷,极大
程度地还原了原帖,适合广大书法爱好者、书法培训
班、书法专业院校学生选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