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ⅰ
导 言 文明、城市、历史与中国特色 1
文明的定义 3
文明与城市:城市的兴起是文明形成的基础 8
文明、城市与历史 11
文明的分类、“文明冲突”与“文明衰落” 13
关于中国城市文明史的主要观点 16
本书的组织 23
第一章 序幕:中国城市文明的起源及分期 25
中国文明与城市的土生性 27
多元的先民文化 31
中国何时跨进文明门槛? 36
第二章 新石器中期:从原始聚落到初城 41
原始文明 43
仰韶晚期的聚落 46
结论:初城是文明的前夜 56
第三章 新石器晚期:龙山时代的城邦 59
什么是城邦? 61
西方古文明的城邦 62
龙山时代的社会 64
龙山聚落和城市 68
龙山城市的结构和功能 73
结论:龙山时代的城市文明 83
第四章 夏代:青铜时代初期的城市文明 89
中国文明奠基于夏代 91
古籍及考古发现中的夏代 92
夏代开拓了中国文明新纪元 101
夏代的地域空间组织与城市体系 104
二里头反映的夏代城市文明 108
结论:中华文明新阶段—世袭封建王朝与青铜时代的开端 114
第五章 商代:青铜时代鼎盛期的城市文明 119
中国有现存文字的第一个朝代 121
先商人的来源与商代“家天下”世袭王朝 122
商王朝治国理念、疆域、制度与社会 126
早商的城市体系 134
晚商的主要城市 144
结论:商代已建立封建特色的中国城市文明的基础 147
第六章 周与战国:典章制度的成熟期 151
中华文明与历史的分水岭 153
三代的理想:周王朝及其统治理念 155
典章制度与教化 163
《考工记》与中国城市规划中的文明印记 166
战国:铁器时代开始,封建体制变革 175
东周和战国的新城市文明 178
结论:中国城市文明新阶段与城市的礼乐代表意义的定型 183
第七章 秦汉:大一统集权体制与行政型城市 187
秦开创新型王朝及奠定了中国的概念 189
统一大国下的新行政和新经济 191
汉代的城市与城市化 197
汉代的城市结构 201
结论:行政型城市主导了统一帝国的城市文明 208
第八章 唐代:儒家模式的黄金期 211
魏晋南北朝的分裂至隋唐的大一统 213
唐代政治体制与社会 219
唐代的城市化和城市发展 224
唐代的城市结构 226
结论:唐代体现了中华大一统下的城市文明特点 237
第九章 宋代:工商业发展与新城市文明 239
中华文明的又一高峰 241
两宋社会的特点 242
宋代城市文明的新动力 248
新市民社会的出现 252
宋代城市案例 256
结论:概念与制度创新促进了城市文明发展 265
第十章 明代:中华城市文明的重建 267
元代是中国城市文明的黑暗时代 269
重拾自信与复兴中华文明 275
明代的城市化 282
明代城市案例 284
结论:中华城市文明的重建 290
第十一章 清代:由新儒学到西力东渐 293
清代:中国城市文明又一分水岭 295
清代前期的城市化:传统的中国城市文明 300
清代后期的双轨城市化:半殖民地城市的出现 307
清代城市案例 315
结论: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 326
第十二章 现代中国:中华文明的社会主义探索 333
寻找中国问题的解决办法( 1949 年之前) 335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城市( 1949—1981) 337
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城市化( 1949—1981) 341
改革开放前出现的城市文明( 1949—1981) 344
向市场经济转型:转型期的中国城市( 1981—2005) 358
深圳:中国首个转型城市案例( 1979—2005) 364
2005 年后的发展:和平崛起 365
结论:中华文明的复兴 369
第十三章 回顾与前瞻:中国城市文明史的启示 371
城市是文明的载体 373
中国城市文明发展历程 374
城市功能与结构的变化 380
探讨中国现代城市文明的路向 383
参考文献 393
出版后记 410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