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说自己是中国人?中国文化的根底
在哪里?我们中国人安身立命、生生不息的精神资
源是什么?
历史的颠簸和挫折,使得中国文明丢失了不少
本来有的好传统。在《中国文化的精神(精)》中
,许倬云先生把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看作一种多元互
动的秩序,重新反省“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中
国文明,从天、人、群、己各个角度呈现中国文化
的精神,希冀在文明的土壤发掘养分,追寻和唤醒
那些被遗忘的精神余沥,滋养和灌溉当代中国人的
内心。
中国人日常生活中饮食、医药、居住,所重视
的多元和谐,求均匀而忌偏差,趋中和而不过分,
种种观念,依旧可见于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中。一
代代中国人美好高贵的精神、真实的人性,多不在
四书五经和二十四史,而在市井陋巷、山野乡村,
街谈巷议、共话桑麻……从开天辟地到江湖豪侠,
从男女私情到精怪现象,涵盖范围相当广泛,代表
了中国一般老百姓的喜恶与褒贬。他们的历史观,
就是这些故事串联在一起的一套评价体系。
展开